首页 -> 2008年第3期

给学生留出时间来思考

作者:宋艳梅




  走进今天的中小学课堂,我们不难发现,整个教学过程有个明显的特征就是:教师教得多,学生学得多而思得少,学生没有喘息的余地、思考的空间,教师讲得神采飞扬,津津有味,学生却“茫茫然”,“不知其所以然”,满脸的困惑,满脑子的疑问。一些学生的独特见解、另类思维和创造性观点往往受到压制和歧视,造成了课堂的单调、枯燥和乏味,课堂没有了活力,学生对学习也失去了应有的兴趣。试问,这样的课堂怎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呢?
  “为学之者,必本于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之。”学了但不对其进行思考、消化吸收,学了也等于白学。作为学习者,思考必不可少,也至关重要。爱因斯坦讲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众所周知,学生对知识的真正掌握和能力的切实提高,靠的不是灌输,而只能靠自己对学到的东西进行思考、理解和体味,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自身的主动发展。在强调“学生发展为本”,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组织者”的教育改革潮流中,教师是否应该转变一下教学方式,给学生更多一点时间用于思考呢?雅斯贝尔斯曾讲过这样一段话:“我眺望风景,仰望天空,观察云彩,常常坐着或躺着,什么事也不做。只有静下来思考,让幻想力毫无拘束地奔驰,才会有冲动,否则任何工作都会失去目标,变得烦琐、空洞。在我看来,谁若每天不给自己一点做梦的机会,那颗引领他工作和生活的明星就会黯淡下来。”不做梦的人是少见的,不思考的人也几乎没有,而若要取得大的成就或发现,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思考就十分必要了。试想,如果牛顿仅看到苹果落地的现象,而不花费时间进行深入的思考,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者还是他吗?要使新的课程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在学生身上得到真实的体现,就有必要认真学习领会下面几段话了。
  “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育,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新意识水平的提高、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的形成和发展以及被动接受、死记硬背学习方式的转变都离不开学生自己对学习内容的积极主动思考,离不开教师的合理引导。“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实现自主发展越来越离不开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学会思考越来越成为学生发展的重点。给学生留出时间思考教师讲解的知识内容,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也越来越成为教师专业素质的一部分。
  
  一、调整课堂时间结构,因材施教
  
  众所周知,传统的中小学课堂为每节课45分钟,这45分钟如何安排决定着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习惯于“满堂灌”,也就是说课堂45分钟几乎让教师给全占用了,其结果是教师累,学生也累,整个课堂死气沉沉,没有了活力。学过心理学的人都知道,人对某一事物的注意时间是有限度的,超过这一时间,其他做的都是无用功。学生的时间是耗不起的,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干尽可能多的工作,让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东西,这就需要合理分配课堂时间,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思考所接受的知识。在思考过程中进行消化吸收,实现真正的高效学习。比如,教师可以用25~30分钟的时间传递过去45分钟传递的信息,留下20~15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在这个时间里,教师可以因材施教,个别指导,同学之间可以进行讨论分析,对于共性问题。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讲解或再讲解。这时的讲解是在学生有所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因而留给学生的印象会更深。
  
  二、进行合理高效的教学设计
  
  课堂时间结构的调整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等于说教师要在更少的时间里完成更多的工作。因此,教师进行高效合理的教学设计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备课(教学设计)就是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加工,对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和选择,并要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具体来说,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加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使教材内容心理化
  新课程实施更强调的是让教材内容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认知欲望,使教材内容同学生的经验与体验建立联系,搭起教材内容通向学生生活世界的桥梁。总之,要使教材内容更切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激起他们的联想和创意。为此,教师就不仅仅是备教材,更重要的还要对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了解,既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内容,又不失去“引导者”的角色。
  
  2.使教材内容问题化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操作:把教材内容变成问题的“链接”,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努力(尝试、探索、调查、实验、合作等)一个个地进行问题“求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发思考,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并生成更多、更深刻的问题。通过问题的逐步解决,培养学生的思考意识和思维习惯,提高其思维能力。教师在提问时要给学生适当地引导,同时,提问后要让学生有准备的时间,即教师提问后要有停顿,让学生有思考的时间,以期达到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思维的目的。
  
  3.使教材内容具有可操作性
  “只有手到心到才是真正地做。”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思考。要通过学生的“主动性作业”,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意义”要科学地设计多样化的练习系列。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到怎样才能使学生真实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怎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思考,在思考的基础上真正理解和吸收学到的知识,怎样才能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4.使教材内容结构化
  我们在教某部分知识的时候,要注意“瞻前顾后”、“左顾右盼”,使前后知识之间建立有机联系,而不是人为地将其割裂、分化。也就是说,要使所要传授的知识层次分明。联系紧密,不管是纵向的还是横向的。总之,教师要根据教学的目标任务、教材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提炼内容的精髓,建构必要的知识背景,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使学生能以最少的时间最大限度地掌握课程内容。
  
  三、变“精讲多练”为“少讲多思”
  
  学生多练固然是好,但更重要的是思考。不思而练是盲目的练,不可能使学生举一反三。知识得不到迁移。有的教师为了应付考试,要求学生把所有的题型都练一遍,恨不得练完天下所有的习题,结果是把学生弄得晕头转向,辨别不了方向,有时越来越糊涂。可见,练习也要建立在思考的基础上,练习中要引导学生思考,而且练习的数量也要恰当。才能腾出时间来让学生思考。
  
  四、教给学生正确的思考方法
  
  “学会学习”是时代的主旋律,对学生来说则更为重要,尤其要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分散与集中、求同与求异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会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在“教”与“学”中掌握正确的思考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自觉地、高效合理地利用时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是为了不教”。使学生克服对教师的依赖习惯,消除其依赖心理。养成独立思考、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责任编辑 张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