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作者:李晓颖 赵 倩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灵魂。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社会学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方面来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通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可以了解该民族的历史、文化、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没有足够的文化底蕴,我们的语言表达会空洞而苍白无力。我们学习语言是为了交流,为了了解另一种文化。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有必要涉及文化教育。
  
  一、文化导入英语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语言与文化相结合,教授语言的同时要有意识地传授对象国文化知识——这些认识与实践起始于上世纪70年代初。70年代以后,交际语言教学(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CLT),也称概念功能观(notional functional approach)诞生了。CLT的特点是在注意语言结构的同时,更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交际语言教学(CLT)的广泛采纳,为语言和文化在教学上的统一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在国际上,上世纪70年代是各国交往与冲突同时激增的时代,尤其在欧洲,欧共体为了“相互依存”提出了“文化和教育的合作”,而且“使用发展新的语言教学法则给予优先地位的考虑”。这样,外语教学就被提到了空前重要的地位,而且把学习外语的主要目的放在了交际方面,而交际本身又是一种社会行为,所以在教学中就离不开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基于以上理论和认识,在过去的20多年间,当外语教学由以传统的以语法和词汇为中心转向培养交际能力为目的时,文化开始悄悄地进入了外语教学的课堂。
  
  二、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对于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应遵循“实用性、适合性和阶段性”的原则,对文化导人的内容取其精华,作出必要的取舍。实用性原则是指文化导入要注重与日常交际的主要方面紧密联系,对于那些干扰交际的文化因素,应该详细讲解,并做到学以致用。适合性原则要求导人的文化内容与教材的内容有关,或者是教材的拓宽。文化教育尽可能地利用教材中的语言材料,与语言教学同步进行,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阶段性原则要求教师应该向学生系统地、循序渐进地讲授西方文化。文化教育的内容应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注意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逐步扩展其范围。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遵循了以上几个原则,通过对东西方文化差异和文化历史背景的循序渐进介绍,加深了学生对教材中涉及到的文章内容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主要途径
  
  1.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培养文化意识
  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因素很多,其中,学生对英语社会文化的了解——英语文化意识,对其学习效率和交际能力的提高尤为重要。英语文化意识包括理解英语中的英语文化内涵和由于民族文化差异而形成的表现在思维方式和表达形式上的差异。在英语教学中,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历史背景、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极易引起学生们的兴趣。教师在传授语言的同时,要注意就教材中涉及的文化背景内容进行讲解,指明其文化意义或使用中的文化规约。通过讲解说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之处,帮助学生扩大文化知识量,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
  在跨文化交流方面,中国学生之所以会犯错误,有以下几种原因:首先,缺乏对跨文化交流的了解,缺乏对不同文化因素的差异的了解和理解;其次,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移植到英语表达中,或把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等同起来,忽略了文化差异。当一个文化成员观察另一种文化时,他往往用本族文化模式来理解和解释所观察的现象,认为对方文化行为和本族文化行为表示同样的目的和意义。当两种文化表达的方式和意义产生差别时,这些学生就很容易根据本族文化的模式来理解和表达,因而常常产生误解。其次,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由于受传统教学法——翻译法的影响,我国的英语课堂教学成了教师的“一言堂”,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只是盲目地记笔记,被动地接受语言信息。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它本身应该是充满活力、丰富多彩的,但学生学起来却觉得枯燥无味。师生之间即使有些交流,不少教师用的也是如下这样的中国式英语。
  ——Good morning,teacher!
  ——What did you have for breakfast?
  实际上,英语国家的人们在问候他人早晨好时,往往根据语言的具体环境说:Good morning,class!
  Good morning。body!Good morning,Mr/Mrs/Miss/Ms Smith.而teacher是不能用做称呼语的。英语国家的人们在早晨见面时也不问对方"What did youhave for breakfast?"这样的话。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文化差异的比较是跨文化交际教学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只有通过对比才能发现不同国家文化之间的异同,从而获得一种文化敏感性。教师在课堂上应将中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入到教学中。并将日常生活交往中的中西文化差异经常归纳总结。
  东西方文化由于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巨大差异而显示出互相抵触、互相冲突的一面,这种抵触和冲突在习语方面主要表现为文化意象的缺失和错位。文化意想的缺失是指在一种文化中存在的意象在另一种文化中却根本不存在,或找不到对应物。谢天振先生在《译介学》中将文化意象的错位分为两种:一种主要由文化传统的差异引起;另一种主要表现为喻体意象的差异。第一种文化意象错位形成的原因类似文化缺失,即与不同民族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文化传统有关。不同之处在于“错位”时,两种文化对同一事物或现象都有自己的认识,只是这两种认识分属“不同的颜色”。“用语言学家的话来说:世界各族人看到的同一客观现象,不同的民族语言却给它‘刷上了不同的颜色’。”能说明这一现象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东西方文化对“龙”的不同诠释。汉民族认为龙是高贵、威严、神圣及权利的象征,因而汉语中关于龙的习语几乎都是吉祥之意,如“望子成龙”、“龙腾虎跃”、“生龙活虎”等。中国人常自称是“龙的传人”,足见“龙”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然而,如此被汉民族尊崇的“龙”在西方人眼中却是凶残、恶毒的象征,在他们的神话故事中,杀死“恶龙”的人是为民除害的英雄。第二种文化意象的错位主要表现为喻体意象的错位。这种意象本身并无太多的文化内涵,但它体现了不同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异,而思维方式的差异则与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如汉语中有“挥金如土”的比喻,而英国人却说“花钱如水”(spend money like water),可以看出这两个比喻本体相同,喻体不同。这是因为中国为内陆地区,中国人对土地熟悉而亲切,而英国是个岛国,四面环水,英国人显然对水更为熟悉。汉语形容某人穷时常说“他穷得像叫花子”,英语却说“穷得像教堂里的耗子”(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其中的“教堂”为西方国家所特有,这一习语体现了“教堂”这一宗教产物在英语国家的普遍性。
  
  3.引导学生深入阅读,积极进行语言实践
  教师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学习了解目的语的社会文化知识,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文学作品、报纸、新闻杂志都可以,并促使他们在阅读中注意积累有关文化背景、社会风俗和思想观念等方面的知识。还可利用英文录像、电影、电视等声像设备辅助英语教学,通过观察英美人的日常生活、交际习惯,获得感性认识,使学生直观地了解目的语的社会文化。教师还可不定期地开设与英美文化有着密切关系的“西方文化”、“西方哲学”、“圣经文学”、“希腊神话”等方面的文化专题讲座,介绍英美国家的思想观念、风俗民情和文化概况,这样,可以给英语学习者一个英语文化的整体面貌。另外,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如英语晚会、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等。并积极主动地与外籍教师交流,从与他们的交流中,学生可获得最新最实用的文化信息。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地注重语言教学,还必须将文化教育渗透于语言学习的各个环节。教师应该认识到文化教育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在课内外注意日常的渗透教育,使语言教学和文化教育自然科学地结合起来。这样将语言和文化同步进行,不仅增添了学习情趣,加深了对语言的记忆,同时了解了异国风情,真正达到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目的,提高了学生的语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责任编辑 张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