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政治课教学要努力实现“五个统一”

作者:李新强




  政治课讲课过程实质就是说理的过程,其任务是提示真理、宣传真理、引导听课者认识真理和实践真理。授课者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把道理讲清楚,更要与时俱进,增强时代感,提高政治课的吸引力和教育效果。因此,一堂“入脑入心”的政治理论课教学会使人受益匪浅,授课者应着重在达到“五个统一”上下工夫。
  
  一、创新精神与真理相统一
  
  创新是事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马克思主义真理本身就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它不断吸取和融入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开辟自己的发展之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政治课教学要永葆生机和活力需要创新,归根到底离不开党的理论新成果的指引。如果授课者思想僵化,固守老祖宗“本本”上已有的某些结论,拒绝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拒绝吸纳新的实践活动所形成的新思想、新观念,最后只能使授课者走上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死胡同,也无法回答和解决听课者所提出的新问题,这种对待理论的授课态度应当引起我们的警觉。因此,思想政治课必须用党的创新理论作指导,不断打破以往的思维定势,进行对策性研究,改进授课方法,在增强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工夫。首先,授课者要用创新精神理解创新的理论,要深学、细学,特别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新世纪党的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要全面、准确、完整地领会和把握。其次,要以创新精神研究新的情况。当前我们所处的历史条件、社会环境和自身状况,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不同。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等方面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都需要授课者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根据变动不居的实际情况,作出科学的有说服教育的回答。最后,要以创新精神寻找新的授课办法。在授课方式上,要求我们打破陈规,寻找解决讲课能力弱化问题的新办法和新途经,变被动应付为主动迎接挑战。如改变过去那种用不切实际的空想和口号抓理想信念教育的做法,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出发,紧贴党员的现实思想进行教育,这都需要不断拿出新办法,走出新路子。在授课手段上,还要积极吸取现代信息技术和大众传媒在信息掌握、情况处理、知识传播、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等方面的作用,增强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
  
  二、理想信念与真理相统一
  
  政治课教学的核心,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真理,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如果对不信的人讲所谓“坚定理想信念”,讲得再好听也是套话、空话、假话,也就失去了讲政治课的资格,更没有教育别人的权力。因此,授课人首先要解决对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这样讲课才具有充沛的底气和浩然的正气,讲起课来才具有不竭的动力。所以说讲马克思主义,只用口讲是不够的,要用“心”来讲。首先,授课人要在“真信”上下工夫。平时就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把加强主观世界改造和不断坚定理想信念追求作为自己的终身课程,要树立以为人民谋利益和为社会作贡献为荣的人生观,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要大有作为。其次,要在“真懂”上下工夫。要有好的学习态度,要有认真求实、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不能应付差事,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甚至不懂装懂。要学懂弄通,全面、准确、完整地领会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其理论体系、基本原理、精神实质和立场、观点、方法,自觉打牢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功底,这样的信仰才是成熟的,才是靠得住的。最后,要在消除某些错误观点的影响上下工夫。如“马列主义过时论”、“共产主义渺茫论”、“社会主义失败论”、“腐败难免论”等,受这些错误观点影响往往会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错误观点言论要旗帜鲜明地批判,把理论学习与剖析错误观点结合起来,划清是非界限,做到三尺讲台无“杂”音,坚定自己的信仰。
  
  三、思想感情与真理相统一
  
  这里的思想感情说的是热爱什么,憎恨什么;坚持什么,反对什么;追求什么,摈弃什么。表达的是憎爱分明的立场,弘扬的是正气和愤世嫉俗的情怀。科学的情理关系应当是二者的完美统一,“情”离开了“理”就失去了灵魂,“理”离开“情”就变得枯燥干涩。要讲好理,光有针对性不行,还要使自己的情感和对真理的追求相一致。如我们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牢固树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思想。如果讲的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想的却是自己得失和利益;讲的是建立良好的群众关系,而自己内心缺乏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结果必然是言不由衷,口是心非。这样缺乏思想感情的讲课显得干瘪生硬,说教气太重。因此,授课者必须努力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与真理相一致,而不相悖。第一,授课人要加强自身修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对革命事业深厚的思想感情,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以自己丰富的思想情感引导人们去追求真理,讲起课来才会有真情实感。第二,在说理中必须充满真挚的情感,体现对人民群众的热情、尊重、关怀、理解、期待,使听者对其所讲的道理产生喜爱、信任、尊重、热爱之情,能引起情感共鸣。第三,要实现情理相融的完美统一,达到寓情于理,以情感人;以情激理,以理服人;情理交融,理通情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四、个人行动与真理相统一
  
  真理虽然具有吸引人、凝聚人、鼓舞人的力量,但要人们追求真理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宣传真理的目的是为了实践真理,讲真理的人必须首先带头实践真理,既要“说到”更要“做到”。讲课人讲的是否正确,是否有水平,更重要是看他的行为举止是否和所讲的道理一致,是否带头实践自己所提倡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讲清政廉洁,自己就要两袖清风,这样才能感染人和说服人。如果台上讲艰苦奋斗,发扬光荣传统,台下却大吃大喝,挥霍浪费,一掷千金;教育群众大公无私,一尘不染,自己却灯红酒绿,贪污受贿。行为违背了他所讲的理论,言行不一,说一套,行一套,这样势必会导致听课者对科学理论本身产生怀疑情绪,甚至会产生逆反和排斥心理,就会出现“台上他讲,台下讲他”的现象。因此,讲好课,不仅要先学一步,更重要是先行一步。“身教”重于言教。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性锻炼,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和觉悟,强化责任心、事业感,用良好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行动,充分认清教育者“立行”的重要性。要在“立行”上多下工夫,努力把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统一起来,要用实际行动塑造为人诚恳、踏实工作、甘于清贫,廉洁奉公的形象;艰苦奋斗、联系群众、勤奋工作的形象。在实践中还要接受锻炼和考验,勇于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并把它贯穿到“立行”的全过程,在狠抓落实上下工夫。
  
  五、联系实际与真理相统一
  
  讲政治课必须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真理来自于生活,生活又展示了真理,讲课者要善于用生活证明真理,诠释真理,引导人们在生活中发现和认识真理,不能把真理与生活割裂开来。那种照本宣科的抽象说教,只能把生动的真理弄得枯燥无味。当前,人们对政治课教育的期盼是越来越讲现实,欢迎的是不仅能解决思想问题,还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政治课。授课者必须紧密联系社会实际、群众的思想实际,这样才能把真理讲深、讲透、讲活,才能使真理进入群众的思想,入脑入心,乐意接受,解决问题,指导实践。在授课前,对新的实际问题摸索得越实,研究得越深,把握得越准,讲起课来就越有说服力,越有实效性。要真心与人民群众为友,真诚地与他们交心,注意了解和掌握人民群众的思想情况等第一手资料,并认真分析、研究,为授课作好充分的准备。在授课中,说理要结合实际,力戒空谈。要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要以人为本,注重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站稳服务人民的落脚点,既要贯彻物质利益原则,又要倡导牺牲奉献精神。把大道理讲实在,使大道理变得有血有肉;把深道理讲通俗,使人们易懂易明白;把小道理讲全面,要体现大道理,这样的政治课教学才会受到欢迎。
  
  (责任编辑张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