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让阅读教学真正“下水”

作者:王 飞




  阅读教学是什么?笔者认为,阅读教学从本质上说是师生在课堂上叩问文本、应答文本的精神游戏,从过程上说是师生聆听文本心声、倾吐阅读体会的精神对话历程,从方法上说是师生围绕文本的信息而采取的编码、解码的技术操作,从内容上说是师生解读、赏析和评价文本的内容与形式的实践活动,从功能上说是师生赖以达成言语智慧、语感能力、人格修养的根本依据。真正的阅读教学应当是“下水”的,师生沉潜于文本之中,感受到游戏的畅快和轻松。怎样让阅读教学真正“下水”,是本文论述的重心。
  
  一、阅读教学离不开正确的“下水”实践
  
  阅读教学应当怎么做?不能“隔岸观火”,不能“水中望月”,不能“雾中观花”,只能师生一道进入文本的精神世界的海洋“下水”历练。首先是“下水”历练的方向必须正确,恰如于漪所强调的:“要妥善寻找教文和育人的最佳结合点,缘文释道,因道解文……”[1]其次是“下水”历练的方法必须正确,正如张志公所主张的:“多着眼于思维训练,少发挥微言大义。”[2]再次是“下水”历练的途径必须正确,正是章熊所坚持的:“把思维的逻辑性和语言的准确性作为语文教学的培养方向。”[3]惟有正确的“下水”实践,才能养成师生畅游文本精神世界的真本领。
  譬如领悟文本的意义,师生当下的阅读视野、阅读经验、时代观念必然同文本既往的经验世界、意义世界相抵触,调解好二者的抵触是“下水”畅游文本的前提。譬如把握字词的意思,师生理解的字词意思和上下文语境关系所展示的字词意思相冲突,调解好二者的冲突是“下水”畅游文本的保证;譬如品评文本的结构,师生使用的结构图式和文本采取的结构图式相矛盾,调解好二者的矛盾是畅游文本的条件;譬如判断文本的精神世界的主观真实,师生心目中的精神乐园之真和作者、编者、文本意欲展现的精神世界之真有差异,调解好二者的差异是畅游文本的凭借。
  往深处分析,“下水”畅游文本的真功夫其实就是师生面对文本而产生的“向心追问的真功夫”。该功夫必须把冰冷的语言文字符号转化为温情脉脉的思想感情,必须让师生和文本从精神灵魂深处进行交流、沟通和质疑,必须使师生在精神需求上彼此参证、认同和互补。这样的“下水”实践从态度上要求师生积极诚恳地投入精神游戏,从动机上要求师生从现实的精神此岸出发抵达理想的精神家园的彼岸。毫无疑问,这样的彼岸抵达方式必须仰仗对文本提供的精神家园的揭示、批判和借鉴,必须依靠师生对自身的现实的精神家园此岸的反省、自责和修正,必须有助于师生对自身人格的塑造和对作者人格的修正。
  
  二、阅读教学应树立“水性”意识
  
  阅读教学的真正完成需要师生对文本这一“水性”的洞察和熟悉。语文教师应当设法帮助学生熟悉“水性”,以确保学生能够在文本的精神世界海洋中自由自在地遨游。因此阅读教学应树立“水性”意识,保证师生“下水”精神游戏的顺利进行。
  例如,对文本心声的熟悉,这不是复原作者的原始创意的方式,而应当是师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对文本进行富有创意的误读。这样的误读方式不仅比作者更好地理解作者,而且比读者更好地理解读者,甚至比文本更好地理解文本。之所以能如此,其实是师生群体智慧的合力推动使然,难怪加达默尔看到这种诠释文本的现象:“理解包含着一种丧失自身的因素。”[4]例如,对文本信息的熟悉,这不是仅停留于对文本呈现的信息的梳理和整合,而应当对文本潜在的信息挖掘、发现和填充,这种“无中生有”的复活文本信息的方式有利于师生达成对文本信息的洞穿力。例如,对文体意识的熟悉,这不仅是作者思维规律的合乎目的的流动,而且是师生理解过程的合乎规范的运动。例如,对体裁特征的熟悉,这不仅是作者个性、文本风格的客观揭示,而且是师生富有特点、灵活变化的阅读理解行为的彰显。阅读教学之所以如此熟悉文本的“水性”,因为不这样就无法揭示作者的心迹,不这样就不能表达师生的正确看法。熟悉文本的“水性”,可以促成师生达到阅读理解上的悟性与个性。
  如何帮助学生熟悉文本的“水性”?夏丏尊先生的话语言犹在耳:“应该着眼在文字的形式上,不应当着眼在文字的内容上。”[5]。因此,抓住文本的结构形式技巧,可以捕捉到作者如此言说方式背后的迫不得已,可以领悟出文本如此言说可能带来的潜在深意。同样地,抓住文本的话语形式技巧,可以体察到作者如此言说话语的风格与个性。之所以立足于文字的形式,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把文本陌生的精神世界变得熟悉,就是为了促成师生理解和把握文本的精彩绝妙之意义。
  文本的精彩绝妙的意义为什么必须阐释?“阐释的目的不在于对事物作一番解释,而在于追求人的自由,在那些转瞬即逝的人生关头,揭示出某人所感受到的生活重负是怎样源于对事物的理解的偏狭的,从而寻找到光明、身份和尊严。”[6]可以说阐释文本的意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当下的人生需要,师生在阐释文本意义的过程中发现人生的艰辛,感受人类的困境和实现精神的超越。如此行之,一篇篇文质兼美的作品的意义之门大开,那异彩纷呈的人文景观可以把师生的人生追求和理想信念推向极致状态。甚至可以说,师生同文本的精神世界遭遇的过程,就是师生抚平自己心灵的伤痕和形成正确的人生信仰的阅读理解历程。
  
  三、阅读教学应形成师生善游文本的品行
  
  叶圣陶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7]因此,师生善游文本并不是沉溺于文本之中不能自拔,而是触类旁通地洞悉畅游一切文本的方法。不妨可以这样认为,阅读教学应形成师生善游文本的品行。
  善游文本的品行总是善于变通的,这样的文本解读决不死于言下,这样的文本解读更不是传授理解的现成结论。笔者坚持认为,结论远不如过程重要。阅读教学与其说是为了寻找通过意义的大门,不如说是透过言语形式去摸索通往意义大门的种种可能性。这些可能性在语文课堂上变成一种精神指引,任凭文本的言语形式是如何陌生,任凭文本的意义世界是如何晦涩,师生仍然高举精神指引的火把照亮阅读理解的全过程。对言语形式的细心琢磨,对文本意义的耐心推测,其实应站在更高的精神层面上审视文本的言语形式何以如此和文本的意义所作何为。这样的阅读教学看似纯粹的精神游戏,其“下水”实践的实质是为了更好的精神传承和责任担当。毋庸置疑,这样的阅读方式是具有灵魂与信仰的“亮色阅读”。
  善游文本的品行总是通过“叩言”来养成的。这样的阅读教学立足于“叩言”,服务于“叩言”,实践策略还是“叩言”。立足于“叩言”是推敲文本为什么必须采取这样的结构形式、话语方式和语言风格,服务于“叩言”是突出叩问言语所能达到的作者的纷繁复杂思想感情,“叩言”的实践策略在于师生借助文本的言语形式技巧来辨析文本所欲言说的、所能言说的、所欲遮掩的众多意义内涵。这就是师生面对文本的意义世界的“揭示”和“去蔽”的真水平。
  善游文本的品行的养成的具体途径总是通过解读、赏析和评价文本来达到。凡成功的阅读教学,师生善游文本之时打上了自己思想感情的烙印。经典文本穿越时空的悲悯情怀和慈善人格,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启蒙,对教师而言是一种吸引,整个阅读教学过程其实渗透了师生浓浓的觉醒意识和忏悔反省,其实饱含了思想锤炼和人格提升。譬如经典文本的巧妙绝伦的叙述方式,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内化为一种审美经验,都上升为一种实践技能,都深沉为一种阅读智慧。究其实质,阅读教学本身就是师生一道“下水”实践的细功夫,惟有师生沉潜文本的精神世界之中,才能获得精神旅行的迷人风景和惊人收获。
  综而言之,阅读教学是真正的“下水”实践。“下水”实践的方式必须正确,“下水”实践的成功必须依靠熟悉“水性”,“下水”实践的保障是形成师生善游文本的品行。文本似海洋,阅读教学如航标,师生好比经验丰富的水手在文本中竞技亮相,奋勇前行。
  
  参考文献
  [1] 于漪.新中国语文教育大典·语文要讲求综合效应.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
  [2] 张志公.新中国语文教育大典·语文要同现代化建化接轨.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
  [3] 章熊.新中国语文教育大典·我对“语文教学科学化”的几点想法.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
  [4] [德]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夏镇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5] 张圣华.夏丏尊教育多篇.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6][加]大卫·杰里·史密斯.全球化与现化教育学.郭洋生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7] 叶圣陶.新中国语文教育大典·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张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