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间接言语行为中的面子规约

作者:卢秋萍




  一、间接言语行为
  
  Austin认为说话就是做事。说话人只要说出了有意义可为听话人理解的话语,就可以说他实施了某个行为,这个行为叫做言语行为。Searle认为所有的语言交流都涉及到言语行为,它是语言交流的基本的或最小的单位。言语行为就是施为行为,是指人通过话语传达意图、目的。
  言语行为可分为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施为动词表达的是直接言语行为,因此,通过施为动词可预测言外之力。间接言语行为是通过某些惯常的语法结构来表达的,比如疑问句。Searle指出当有些行为间接地通过另一种行为去完成时,就产生了间接言语行为,其主要动机是礼貌的表达所要说的话,尤其是命令、拒绝、批评和暗示之类的话语。
  A:Can you make a discount?
  B:The quality is very good.
  本句A虽然是个问句,但间接言语行为却明显是请求,因为动词或句末可以加上Please;再者,B通过说明商品质量高这一间接言语行为实施了拒绝用意。
  
  二、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
  
  Searle认为,间接言语行为可分为规约间接言语行为和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主要是出于礼貌和面子和文化规约,某些言语行为已固化为另一种言语行为。根据话语的句法形式,按照习惯就可以推断出其“言外之意”。由于各自受到本文化的制约,中西方的间接言语行为规约如“问候”、“告别”、“邀请”、“恭维”、“赞赏”、“拒绝”、“批评”等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例如:
  A:What do you think of his experiment?
  B:He has done well considering he has no experience.
  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的特点在于没有固化为另一种言语行为,听话人无法从语言形式本身推断说话人想要表达的意义,所以话语的意义只能借助语境才能推断。
  
  三、面子规约
  
  面子是人们自尊心理需求的外在表现。社会学家Goffman认为,面子是社会交往中人们有效地为自己赢得的正面的社会价值,是个体按照社会赞许的标准表现的自我形象。Brown和Levinson认为所有理性的社会成员都具有面子,每个人的面子可能会受到某些行为的威胁,如命令、建议或提议等,如:
  A:I think I ought to buy a bigger cabinet.
  B:All you really need to do is to put away the items you rarely use.
  面子有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两种。前者指人们的自我形象或个性得到保持,希望自己的言论、思想或行动获得他人的肯定、喜爱或赞许;后者指不愿被对方反驳的愿望。
  说话人间接言语行为可表现为两种:一是“消极礼貌”,指迁就或服从听话人,不强求或打扰对方,尽力维护听话人的消极面子;二是“积极礼貌”,即维护听话人积极面子,强调双方的共同性。受话人的应答行为也有两种方式,一是给予积极应答,表示答应或赞许,满足对方的积极面子;二是给予消极的应答表示拒绝或否定,威胁对方的积极面子。在消极应答中,社会距离越大,面子威胁力越大。
  A:I'm such a terrible typist that I may never finish this report.
  B:Would you like me to take over for a while?
  通过向受话人提出帮助而满足他的消极面子。
  留面子与丢面子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一方被迫改变自己的观点或被迫做某事,他就会丢面子。当说话人认为会威胁听话人的面子的行为时,他就需分析威胁对方面子的行为的程度,必须考虑双方的亲密程度、权势关系以及考虑该行为在多大程度上会强求对方,然后决定采用何种礼貌策略或手段以给对方、自己留面子。如下例:
  A:I think John should have invited Mary to the party.Don't you think so?
  B:If John wanted, he would have.
  B & L认为人们都具有积极面子的需求,希望受到他人欣赏和赞同。Tracy指出,面子需求取决于情景、个性和文化。各文化中都存在面子规约,区别保存脸面时,优先考虑的是自己的、他人的,还是体个体所属群体的面子。
  1.东方的公共形象
  中国人对环境十分敏感,容易对社会提示产生反应或更容易屈服于社会,更重“面子”和“礼”。东方文化属于高语境文化,思维带有笼统性和模糊性。东方人喜欢间接的交流方式,并不总是用词将意思完全而准确地表达出来,而是期望听话者去理解话中的含义。间接言语行为能够避免伤害别人的感情,给彼此双方都留面子。因而,面子是中国人社会交往中最精细的标准。在中国文化中,面子规约指人们希望自己的地位、声誉等得到他人的认可,因而往往表示公共形象(public image)。在欧洲人眼里,亚洲人则是通过掩饰自己的脸面来达到要面子的目的。正如老舍先生所说:中国人的一切都在面子底下藏着呢。(Everything of the Chinese is disguised under the mask of face.)
  中国教育传统多受孔子礼教的影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在这种礼教之下,中国人的沉默已演变成了一种特有的文化规约,成了中国人保全面子、给对方面子的一种策略。
  亚洲的“要面子”准则具有广泛的社会构建力,它可以维护社会的凝聚力。因为每个具体的个人并不着意自己的脸面,而更注重他所属于的那个社会圈子的脸面。这一点在中国的家庭中表现更为明显,子女的责任就在于给父母争脸面,给家族带来荣誉。
  A:How is your son doing in school?
  B:He had a promising start.
  受话人用过去时态以及promising作为应答,这种间接言语行为代替了儿子现在学得不好这一隐含语义,从而保全自己的消极面子。这是中国人要面子的真实写照。
  2.西方的自我形象
  在西方文化的面子规约中,每个人意欲以自我为中心为自己争取公共的自我形象。在亚洲人看来,西方人要面子的做法是向他人展示自己的脸面并夸耀自己的脸面。
  西方文化属于低语境文化。西方人重视语言符号本身既定的意义和意思,倾向于用最佳的方式和最佳的管道趋向听话人传递足够的信息。他们的“要面子”规约是着眼于个体的,针对个体所处的情境,不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个体在某个情境下“丢”了面子,很可能同时又“保全”了他在其他情境下的脸面。从文化意义上讲,对“丢面子”的自负其责被看着是社会“自由”的要素,从理论上讲,则是为当事人提供悔过的机会。因而“要面子”准则在西方不具有广泛的社会构建力。
  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更喜欢直接的交流方式,这种直接言语行为可以使自己比较自由地表达观点,但由于较少地顾忌别人的感受而产生“冒犯”他人以及使对方丢面子的危险。
  A:Could you answer the question?
  B:Sorry,I don't know.
  A:As an adult,you should at least have some ideas about a question,no matter how difficult it is.Even though your answer is totally wrong,it is much better than ’I don’t know’.
  西方教师A的发话是一个典型的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是请求中国学生回答问题。然而学生的应答却使他很失面子,更糟的是教师的直接言语行为——建议构成了对学生面子更大的威胁,因为他也忽视了中国学生的面子需求。
  由上可以看出,相同的间接言语行为由于不同文化的面子规约有着不同的寓意,因而语境文化在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G.N.Leech指出,对受话人留面子的行为,却会是发话人丢面子。同样地,在一个文化中留面子的行为,在另一种文化中有可能是使人丢面子的行为。在这种情形之下,交际双方就要选择合适的语言形式,借以减少这些言语行为对双方面子的威胁。学会在适当的时候说适当的话(Learn to say the right thing at the right time.)。
  
  参考文献
  [1] 桂诗春,王初明.当代语用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2] 束定芳.中国语用学研究论文精选.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3] 熊学亮.认知语用学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4] 徐力生.跨语言研究的跨文化视野.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 Linell Davist. 中西文化之鉴.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6] 梁镛.跨文化的外语教学与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7] 侯国金,蒋勇.消极应答的语用策略.外语教学,2004(1).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