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浅析英语教学中的学生课堂沉默

作者:吴晓芸 杜海芳 张凤娜




  一、英语口语教学课堂中的学生沉默
  
  1.课堂沉默现象
  英语课堂教学常常发生以下情况:学生总是喜欢坐在教室的后排座位;上课时学生喜欢低着头、不愿意与老师交流;学生很少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由于紧张,即使是简单的问题他们也不愿意开口。总体而言,学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参与的课堂互动少、甚至没有课堂互动,学生往往表现出沉默、被动;教师话语占据了绝大部分课堂时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无声的非言语交际行为被统称为学生的课堂沉默。从广义上讲,它可以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一切沉默现象,而本文中的课堂沉默是从狭义上论述的,即学生在课堂互动中的沉默行为。许多学生在访谈中坦言自己很想学好英语,但由于种种原因却又害怕参与课堂互动,这种矛盾的心理使得他们往往采取回避策略,在课堂上保持沉默。
  2.课堂沉默含义
  Saville-Troike(1985)指出“除了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中,沉默的含义必然是含糊的并且可能被误解。”同样,学生的课堂沉默的含义也是模棱两可的、甚至令人捉摸不定。学生的课堂沉默可能是学生思考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沉默,也可能是学生上课走神的沉默。学生课堂沉默可能是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友好、接受,也可能是对教师的蔑视、敌意和冷漠,对教师权力的认同或无声的反抗。学生的课堂沉默行为可能是有意的、相关的,也可能是偶然的、无关的。
  
  二、学生课堂沉默原因
  
  1.被动的学习习惯
  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上课习惯是学生课堂沉默原因之一。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教学观念一直影响着外语课堂教学。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默默地做笔记,课堂教学时间往往被教师话语占据。学生在课堂上被要求遵守课堂纪律,不乱讲话,好好听讲,理解和领会老师所讲授的内容。教师被认为是知识的权威,学生很少主动发问,很少说出自己的体验、想法。久而久之,学生潜意识里学会了这种“应有”的课堂行为,养成了“沉默”的课堂习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教师话语被认为是无标记的(unmarked),而学生的课堂沉默也被认为是无标记的(unmarked)。由于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沉默早已成为他们上课的习惯,一旦学生在口语课堂上被要求积极发言、参与讨论、参加表演等教学,学生往往感觉很陌生,即使学生有参加讨论的愿望,学生往往也会感觉不适应,不愿意主动参与。
  2.自我观念
  学生的自我观念与学生在课堂上的沉默行为有着密切联系。所谓自我观念就是个人主体自我对客体自我的看法。自我观念可视为个人对自己多方面综合的看法,既包括个人对自己的能力、性格以及与他人的关系看法,也包括个人从目标与理想的追求中所获得的成败经验,以及对自己所做的正负评价。自信心是对自我观念产生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调查发现90%的学生承认:“对自己没有信心,总是害怕在公共场合发言。”这致使学生在参与课堂互动时患得患失:一方面,由于语言水平的局限,学生很难将思考表达为言语,因此学生总是担心犯错;另一方面,学生想要通过发言获得师生的认同,同时又害怕引起负面评价,害怕被批评指责,这种矛盾的自我观念往往导致学生的犹豫不决,在课堂教学中保持沉默。
  3.性格内向
  研究发现,性格外向的学习者比内向的学习者更可能参与口语交流。性格内向的人一般被认为很害羞、胆小,具有深深的自卑感。当他们在公共场合发言时,他们还会因为害怕、恐惧、而什么也说不出来。由于性格内向,一旦被要求参与课堂互动,学生往往会恐惧、焦虑心理,并常常伴随生理反应,如脸红、出汗,发抖、头脑空白,强烈窘迫感使得他们在课堂上沉默寡言,甚至一言不发。
  4.面子观念
  研究表明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都非常留心保护自己和他人的面子。成人在课堂上往往会极力避免自己丢面子,同时也会帮助别人避免丢面子,以维持社会礼貌和个人尊严。一旦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回答或讨论可能导致自己和他人丢面子,可能会形成对教师权威的质疑,对他人观点的挑战,因此学生在自己不知如何回答以及对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可能使自己或别人丢面子的情况下,他们往往用沉默来保全面子。
  5.对错误的不容忍
  大部分学生都认为错误就是失败,因而追求正确答案,不能容忍自己犯错,不愿意冒险。然而,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犯错是不可避免的。学习者只有通过不断尝试、犯错、纠错才能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由于担心教师的纠错会让自己丢面子,学生往往在课堂上保持沉默。
  
  三、学生课堂沉默激发
  
  在如何看待学生的课堂沉默问题上,教师的观点各异。有些教师认为学生的课堂沉默是对课堂教学的否定;有些教师认为学生的课堂沉默是学生的无声的抗拒;有些教师甚至习惯于学生的课堂沉默,对学生沉默听之任之、任其自然。笔者认为这些认识都是片面的、有失偏颇的。我们必须承认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沉默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但另一方面教师却绝不能对此听之任之,置之不管,而是应该采取一种积极的态度,找出原因,采取对策,激发学生的课堂沉默。
  1.授课方式多样化
  教师的授课方式应多样化,不能只是一味地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授课制并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教师一言堂只会加剧学生的课堂沉默。为了激发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采取相对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以此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而不是消极被动的沉默。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如全班教学、分组教学、个别指导。教师还可采用不同的课堂活动方式,如演讲、表演、辩论等加大学生的课堂参与力度,减少消极的课堂沉默。同时,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可以有效降低学生的焦虑,激发学生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2.积极的自我观念
  课堂沉默的学生往往具有消极的自我观念,而积极的自我观念有助于降低学生的课堂沉默。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意识到课堂互动、课堂参与的重要性,促使学生思考和发言,锻炼学生的“公开说话”能力。针对缺乏自信心的学生,教师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重要感。学生作为课堂成员,其存在对于整个班级而言是重要的、有意义的。学生的重要感主要来自于教师与同学的接纳,所以教师和学生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包容、互相接纳。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发现自身优点。其次,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成就感。不管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如何,教师都应该支持和鼓励学生,让学生课堂参与的过程体会成就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不同难度和层次的任务,使每位学生都能获得符合其能力的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参与课堂互动。
  3.区别对待不同层次学生
  学生的性格特点会影响其课堂参与的深度。为了激发学生的课堂沉默,增加课堂参与,教师须形成对学生不同性格特点的有效感知,对其区别对待。教师需要特别关注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点名的方式迫使性格内向的学生回答、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增加其成功感和自我成就感,逐渐帮助其形成课堂参与的自信心。另外,部分学生因为英语水平的限制,听不懂教师的课堂要求,教师可以适当放慢语速,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适当降低课堂任务的难度,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同时,考虑到学生的语言水平,教师在课堂上也可以容许学生少量使用母语,教师在布置任务后留下充足的时间供学生思考。
  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课堂沉默表现各异,原因各异,不能一概而论。教师应不断地调整教学方法,努力创造一个轻松、有趣的课堂气氛,减少学生的紧张和焦虑情绪,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有效降低学生的课堂沉默。
  
  参考文献
  [1] 马丽娅.英语教学中如何对待学生的沉默.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4(03).
  [2] 陆梦菊.大学英语课堂学生沉默行为实证研究.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02).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