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音乐欣赏教学中实现情感体验的策略
作者:牛 茹
一、情感体验及其特点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不可造型的艺术。音乐既不能传达具体的概念涵义,具体的思想观念,也不能给人提供视觉上的具体形象。音乐所具有的这种非语义性和非具象形,是音乐区别于其他艺术的特性。那么音乐所表现的是什么呢?是一种人类精神生活中非常感性的东西,是一种体验。这种情感具体体现在作品的旋律、和声、节奏、音色、织体和曲式所呈现的特性中。当我们听到这些特性,并对这些特性的表现力、感觉力作出情感反应时,我们就可以分享到作品所呈现出来的生命意义。这种通过对表现生命意义的特性进行观察和反应而获得的对生命意义的体验,被称作“情感体验”。
音乐是一种感性上的、人类之间心灵情感的交往或沟通的交流工具,人类通过音乐这种感性形式来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升华自己的情操。音乐情感体验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音乐是人类情感的一种独特的表达形式,它所唤起听众的情感体验,有别于一般日常生活中通常所体验的种种情感,也有别于科学活动和道德活动中所产生的情感,而是更深层次的、更深刻的、更具有社会性内涵的东西。同时,这种情感和主体有某种距离,主体不会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而是情感进入主体心中之后,把自身的情感记忆和精力投射到这些幻觉情感之中,从而使自己十分真实和十分强烈地为这些幻觉情感所打动。
2.音乐情感体验是对音乐作品所体现的特性直接的参与。在情感体验中,总有一种感性的因素———一种对真实意识的呈现。音乐通过精致音乐形式,非常艺术化地转换为乐音结构,给人以艺术享受和审美愉悦。如:一位音乐爱好者当他聆听音乐作品时,他观察到使音响富有表现力的那些特性:旋律、节奏、节拍、和声、音色、音区、织体、曲式等,观察到它们在作品中的音乐意义。并通过沉浸在感觉到的音响中,分享了包含在那些音响中的感觉意识,从而作出情感反应。
3.音乐情感体验是审美主体积极参与的、外向的、容易感动的体验活动。人对音乐的兴趣和反应被具有丰富表现性的音乐作品吸引,唤起对观察到的音乐特性的感觉反应,并沉浸到其中,从而丰富音乐的情感体验。古人云:“歌欢则声与乐谐,歌戚则音与泣共”,例如在合唱表演中,每个声部的队员深入到音乐内部的音乐欣赏与听众是完全不同的,在表演过程中受到音乐整体的熏陶,并受演出气氛的影响,感情随着音乐的起伏而起伏,在“动人心弦”的环境里,合唱队员的身心受到了很大的锻炼,心灵的境界也同音乐一起得到了升华。
4.音乐的情感体验是一种直接的生动的体验,它需要审美主体反复聆听、鉴赏,加深自己对作品的情感内涵体验。这种体验在每次聆听完作品后,都会不尽相同,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好似取之不尽的泉水一样,流出一层又有一层流出。具体体现在随着个人音乐素养的提高,个人对生活的认识、感情经历的逐渐丰富,个人对作品会有不同的感受。
二、音乐欣赏教学如何实现情感体验
音乐欣赏要切实有效地达到美育的目的,离不开音乐欣赏中的情感体验。那么音乐欣赏又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呢?我们应该结合音乐情感体验的特点,在音乐欣赏中充分地进行情感观察和情感反应,更好地实现情感体验。
1.加强情感交流,积极调动学生的情绪体验。音乐欣赏是心理反映的过程,这个过程便是:外部音响感知——想像联想——情感共鸣——理解认识,所以音乐欣赏教学必须循着由表及里的心理反映过程。从喜欢音乐听音乐,到用心用情去听音乐,再到理解、评价、分析,使学生的欣赏层次逐步提高。情感的交流使学生对音乐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一首首动人的音乐作品会长时间保留在他们的记忆中。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遗忘。但当音乐响起时他们又会投入其中,并会随年龄、阅历的增长而不断提高欣赏层次。教师在音乐欣赏课上要尽可能多地运用有利于教学的一切教学手段、方法,并且不断地挖掘和提高,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这些情感体验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延伸至学生今后对人生、对社会的体验、认识和理解。学生直接接受音乐的感染,打破了学生对音乐欣赏的神秘感,使学生感到能听得懂音乐,在反复欣赏时还会听出不同的乐器、作品的段落——曲式结构、作品风格等,调动起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如欣赏中国的古曲《渔舟唱晚》,这首作品听过的同学不多,为了使学生能进入音乐,简单地把作品的内容、标题的出处、分段及每段的速度作了简析之后欣赏,并要求学生在欣赏之后写一篇短文或一首诗,有学生欣赏这首曲子后写下这样的体会:“我最欣赏中国古代音乐,它优美、典雅,唯有用阳春白雪四字方能概括,记得一次老师让同学们描写《渔舟唱晚》的情景,最初我只想交差了事,但是当我把自己关在小屋里一遍又一遍地倾听时,那纤指抚过琴弦面产生的美妙,把我带入夕阳映照、万倾碧波,引人入胜的世界。”
演唱音乐作品的主题,更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如《黄河大合唱》歌词刻画了游击队健儿端起土枪洋炮,挥动大刀长矛,在青纱帐里、万山丛中,为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而勇敢战斗的壮丽场景。齐唱之后作者运用了卡农的手法,造成歌声此起彼伏,巧妙地隐喻了抗日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终于汇成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它将压倒一切敌人,显示英雄民族的伟大气魄,特别是轮唱时衬词“龙格龙格龙格龙”别具一格,增强了乐观活泼的气氛,把中华民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时所具有的刚毅、自信、乐观的音乐形象刻画得生动感人,积极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2.将理解认识融注于感受性的体验之中,获得深入的情感体验。对音乐欣赏中情感体验的进一步要求就是要有理解认识的参与,即欣赏者要从各个方面去研究和了解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只有在对乐曲感情赖以产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础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之后,才有可能更深刻、更准确地领会音乐作品的感情内涵。正如我国古典音乐论著(乐记)所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但是由于音乐表现手段的特殊性,使得它在表现感情的同时,却不能把感情所赖以产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础同样明确地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欣赏者在对音乐中的感情内涵凭借感性进行体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意识地运用理解因素,深入体验乐曲感情表现的内涵。
由于音乐中的感情内涵常常可以在音乐以外的因素中找到理解的根据,例如在声乐作品中可以在标题和文字说明中找到根据;在标题音乐中可以在标题和文字说明中找到根据。因此,在对声乐作品与标题器乐作品的感情体验中,对这些非音乐因素予以充分注意是十分必要的。有些无标题音乐作品,并没有综合运用非音乐因素,但是却并不意味着这些音乐中的感情表现就没有他们的生活和思想基础。为了更深入地体验这类乐曲的感情内涵,欣赏者一方面要通过对音乐本身的反复倾听,凭借直感更准确、更细致地去体验乐曲的感情表现,另一方面也要从更广阔的方面,特别是从乐曲产生的社会环境、作曲家的生活经历、创作意图、艺术风格等各方面去进行研究和了解,以求得对乐曲感情内涵的正确把握。
3.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完善学生的情感世界。大学生生理发育已趋向成熟,在心理发展方面已开始走向独立,是一个人开始独立决定自己生活道路的时期。他们的情感日益丰富,表现为充满活力,有热情,重感情的特点。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的魅力不可回避,不管是否热爱音乐,音乐都会无保留地传送给每一个人,甚至有时会带有一些强迫性,只要是有听觉,音乐会用它特殊方式与情感连通。音乐结束了,可它留在每个同学的心中,这真挚的情感正是学生们正在寻找的。
4.与时代相结合,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获得情感体验。情感的表现可体现在古典音乐之中,它也同时存在于通俗、流行音乐之中。学生平日所接触的是大量的通俗音乐。我们在课上找一点时间和机会给学生们,用5—10分钟,听一些学生喜爱的流行音乐,这样既可以放松他们紧张的神经,又可以建立师生的沟通,使学生的音乐情感得以自由发挥。
小型的音乐欣赏会更深受学生的喜爱,同学们自娱自乐,相互影响,不仅不断提高欣赏水平,由于学生们在性格、爱好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应注意选取不同风格的音乐与之相适应,这样才能贴近他们的实际,取得教学效果。
情感是上好音乐欣赏课的关键,运用各种方法、手段和音乐自身进行体验,才能产生好的效果,不仅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也使音乐欣赏课更具有生命力。论述的这些只是音乐教育情感体验的一部分,还需要深入研究和实践下去,任务艰巨但有意义。让我们共同为艺术教育事业出谋划策,奉献出音乐教育工作者的才智,培养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全面高素质的人才。
(责任编辑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