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教育功能与教育价值内涵及其关系的再认识

作者:李 巍




  一、教育功能的内涵
  
  功能是指一个事物系统所具备的对周围其他事物发生作用的能力或根本属性,是事物存在的重要特征,主要由物质结构所决定。由于不同物质形态具有不同的物质性能,使得功能成为不同物质相区别的标志。但是功能必须在与周围事物的相互联系中才能表现出来。离开与周围事物的联系,事物的功能便无法确立。就教育而言,其功能是一个多元的有机整体。教育的功能究竟涵盖哪些方面,包括哪些内容呢?有论者认为,教育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有现象,是与社会一同产生和发展的,所谓教育的功能就是教育的社会功能,即教育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另有学者认为,教育的功能应理解为教育对人的直接作用和影响,因为教育的对象是人,那么教育也主要是对人产生作用和影响。教育的作用主要是开发人的智力、培养人的能力、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教育功能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结构体系,从其作用的对象来看,教育功能可以分为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
  1.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促进社会的发展,表现为教育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人口的促进作用。教育对社会政治的促进作用表现为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体制的国家中,教育都通过发挥政治功能来维护执政者的统治。社会主要通过教育来宣传政治路线、方针、政策,推进民主进程,最终来为社会政治服务;教育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表现为教育对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这主要是通过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实现的;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促进作用表现为通过教育活动,对社会历史的优秀文化遗产进行选择、整理、传递和保存,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更先进的人类文化;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表现为教育把现代科学技术与人结合起来,从而把科学技术更加迅速有效地应用于生产过程,使科学技术这种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2.教育的个体功能。教育促进人的发展表现为通过教育培养人、造就人,为促进社会发展服务。人在发展过程中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均对人的发展造成影响,其中,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在这一问题上历来存在两种不同观点,即适应论和转化论。适应论认为教育应符合主体发展的需要,要适应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水平和未来发展的方向;转化论则认为教师把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等向学生所作的转化,是使学生从已有的发展水平向更高的发展水平转化的过程。适应和转化构成了教育功能中的一对矛盾。在教育过程中,仅有适应是不够的,它不能促进学生的最终发展。转化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适应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转化。
  
  二、教育价值的内涵
  
  1.教育价值选择制约着教育目的建构。教育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是从个人需要还是从社会需要来构建教育目的,同时也决定了到底是从个人和社会的哪些方面的需要出发构建教育目的,因此教育价值取向既影响教育目的的视角差异,也影响着教育目的的内容差异。
  2.教育价值取向制约着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选择。教育主体在其教育价值取向的指导下,选择自己所希望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如以个体发展为价值取向的人文主义教育主张教育要“人性化”、“个性化”,人是教育所应关注的核心。因此,在教学内容上,人文主义教育主张增加文学、艺术、伦理、社会、历史等人文学科的教育,把价值教育和人性教育贯穿在教育的全部过程和因素之中;加强“自由与责任”的教育,将自由与责任视为现代伦理生活的核心价值。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上,要求在个别化的教育中,从学生那里引出知识,并由学生自己作出决定和选择,允许学生最大限度地自我表现和自我选择。
  3.教育价值取向制约着师生关系的性质。在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的指导下产生了不同的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从而也产生了不同性质的师生关系。
  4.教育价值取向制约着教育评价的实施。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人们所关注的是个体最终掌握了多少数量的知识与技能,教育评价只重结果而不重过程,通常是在一项教育活动结束或某一学科教学、学年教学结束时,采用统一的绝对的评价标准来衡量所有的学生。它是以统一不变的试题为依据对学生进行高低优劣的区分,忽视并抹杀了学生之间的巨大差异。这种削足适履的做法只会泯灭或扭曲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时,由于这种评价的目的是测查学生学到了多少所教授的内容,因此考察项目所体现的是各学科具体的知识技能,而非真正的能力与素质。
  5.教育价值的特征。应该从教育价值本身所固有的特征上深化对教育价值的认识:(1)教育价值具有历史性。它是由教育价值主体(人、社会、自然)需求的历史性和教育价值客体(教育活动)发展的历史性决定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作为教育价值主体的人、社会和自然的需求也在变化。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的社会阶段,人对教育的要求也不同。(2)教育价值具有客观性。教育的价值取决于它本身固有的属性,教育具有发展人的素质和改变人的状态的作用,这种作用是教育的本质属性,它是客观的。(3)教育价值具有实践性。教育的价值不仅由教育对人发展的作用显示出来,而且还由这种职能所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显示出来。正是由于人和社会都有着教育需求,这种需求才是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才使教育有了它的价值。教育的价值是通过人们有目的的积极活动形成的,只有通过积极的教育实践活动才能使教育价值体现出来。
  
  三、教育功能和教育价值的关系
  
  教育功能与教育价值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有着不同的所指,但它们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教育结构是多样复杂的,它在不同的社会与时代条件下所呈现出来的系统结构不一样。这反映在教育功能的多方面和多层次上。如何在众多可能的功能中进行选择,就不可避免地涉及一个价值的问题。相对而言,教育功能是中性而客观的,而教育价值则不一样,它本身蕴含着规范与理想,反映了教育主体的一种追求和偏好。因而,教育价值要说明的是“教育应该干什么”的问题,而教育功能构成了教育价值的现实基础。教育功能作为教育内含的、可能实现的有效作用,主要表现为教育能够满足一定的社会或个体的需求。而教育价值则是对教育满足社会或个体的需求的程度的评价。因此,人们对教育功能的认识实际上是个人教育价值观的反映。实质上,教育功能是教育价值的体现,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对教育功能的评价是大相径庭的。教育具有什么样的功能是由教育的结构和属性决定的,而教育有什么样的功能又决定了教育会有什么样的价值。教育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教育功能的多样性。
  教育功能的发挥在于教育自身活动方式的实现,有着正负功能之分;而教育价值是正向的,能满足人们主体需要的而被人们肯定的教育功能才具有教育价值。教育功能问题侧重于把教育作为一种对象加以事实分析,而教育价值问题,则是把教育作为研究的对象同认识主体联系起来进行关系分析,其中对构成教育价值的因素(特别是主体)以及诸因素之间的关系的分析是极为重要的。但是,教育功能与教育价值之间的确有很大的正相关,主体选择什么样的教育价值,实际上就在于选择了什么样的功能,反过来这种功能的发挥又可以重新构建教育结构。教育价值的实现,虽然依赖于教育功能的发挥,但教育功能发挥不等于教育价值的实现。忽视了教育价值问题就等于忽视了方向,丢掉了教育功能问题就丢掉了教育向一定方向前进的力量。
  由此可见,教育价值是能满足人们主体需要的而被人们肯定的教育功能。教育如果不具备各种各样的功能,也就无任何价值可言。同时,人们在审视和判断教育的价值时,不可避免地要以一定的利益和需要为根据,由于人们对教育的不同需求,就产生了不同的教育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张行涛.从关系的视角看教育功能的拓展.教育评论,1999(1).
  [2] 王富平.教育功能的相关性探析.现代教育科学,2003(1).
  [3] 胡贵勇.教育功能:诠释,梳理.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8).
  [4] 张建锋,沈亚芳.从教育价值观的历史变迁看现代教育价值的取向.学术交流,2003(2).
  [5] 李家成.“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研究的反思.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6] 王坤庆.论价值、教育价值与价值教育.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
  [7] 高立平.教育价值与教育价值观.山东教育科研,2001(6).
  [8] 刘志春.浅析教育价值取向与教育评价.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
  [9] 李长吉.教育价值研究二十年.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4).
  [10] 刘复兴.论教育价值的本质.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3).
  [11] 邓银城.两种对立的教育价值取向.教育研究与实验,1997(2).
  [12] 张巽根.教育价值的辩证概念.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13] 褚洪启.教育价值若干问题争议.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
  (责任编辑付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