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多元智能理论对学校教学改革的启示

作者:章方炜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智能观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或社会中,解决问题和制造产品的能力”。它与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下人们的价值标准有关,不同社会文化环境下的人对智力的理解不尽相同,对智力表现形式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智能具有实践性和创造性,强调在新的情境下解决问题和制造产品的能力。人的智力结构由多种智力要素组成,已经确认的智能有“八又二分之一种智能”,包括语言智能、数字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存在智能。这些智能要素相互独立存在、同等重要,解决问题时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每个人的智能要素组合各不相同,智能具有个体差异性,它由个人的生理特点和成长环境共同决定。智能不能脱离个体生活的环境存在,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它很大程度上分布在人的身体之外,仅仅依靠自己的大脑单独从事生产活动的情况微乎其微。每个人的智能发展轨迹各不相同,也有一定的规律性。个人智能发展的关键在于开发,与其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
  
  二、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理念
  
  1.学生观:人人有才
  每个人至少拥有八又二分之一种智能。学校里根本没有所谓的“差生”,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出色的。教育者应以一颗充满爱的心和赏识的眼光去对待学生,帮助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智力潜能,促进学生智能的全面、健康发展。
  2.教育目的观:促进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各种智能要素是平等的,不存在谁重要,谁不重要,只要师生共同努力,每一种智能都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教育者应同等地关注学生的各项智能的发展,而不应该像传统教育只重视认知领域的语言、逻辑数学智能。与此同时,一个人的各种智力要素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各种智能都很强的人是很少的。教育应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智能状况自主选择,扬长避短,使自己在某些方面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达到自我潜能的最大限度开发。
  3.课程观:用多元智能来教,为多元智能而教
  多元智能理论的课程目标是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在教学内容方面,它主张为多元智能而教,除了应包括发展学生语言和数字逻辑智能等所谓学术智能的内容,还应包括一些促进学生其他智能发展的内容。在教学模式方面,它主张通过多元智能来教,就同一内容为学生提供多种方法。当学生在学习自己的智能弱项内容时,教师可通过他的强项来进行教学,然后逐步迁移到弱项,最终发展学生的弱项,实现全面发展。
  4.教学观:因材施教
  多元智能理论要求教育者摒弃传统的在同一时间内用同一种方法、同一个标准、同一个规格、同一个考试、同一个要求去对待千差万别学生的“统一规划”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智能组合特征,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以自己的方式来理解知识和建构自己对事物的认识,保障人的性格和智慧的全面合理发展。
  5.评估观:以智能为本位,以发展为目标
  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估以智能为本位,不关注学生的“智商有多高”,而关注“学生的智能类型是什么”,“学生的强项和弱项是什么”。评估的目的不是测量学生智商的高低,而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估必须为学生提供有益的反馈,使学生知道自己的智能优势和劣势,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发展优势,弥补劣势,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智能水平。
  
  三、多元智能理论对学校教学改革的启示
  
  1.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教学是一项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活动,学生智能的差异性要求教育者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学生的智能特征是教育者制定教学计划的重要依据之一。学校教学改革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创设适合其发展的多元智能环境。教师应完成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习环境的塑造者的角色转变,树立“服务”意识,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需,齐心协力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在教学模式上,提倡个性化、情境化、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通过问题解决达到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目标,实现全面发展;在教学评价上,实施多元化、真实性、发展性的评估。评估主体多元化,不但包括教师,还包括学生自己和学生同伴;评估内容多元化,包括所有的智能要素;评估方式多元化,如作业评估、档案袋评估、观察、口头评估等。评估是真实性的,它在与学习情境相似的情境中进行,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评估是发展性的,它与学生的智能发展阶段相适应,必须促进学生的发展。
  2.全面推行“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还是“专业”教育,是学校教育中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加德纳认为,人们在青少年时期开始通过范围更广阔的活动来确定自己的人生坐标,青少年应该在此时继续接触广泛的话题、主题、学科、价值体系,并同时思考横跨这些领域的问题。我国的大学教育历来以专业教育为主,如今,随着西方教育思想的涌入和国民受教育层次的不断提高,我国大学也采取了一些推进通识教育的措施。另外,随着“211工程”的深入开展,一批具有实力的综合性大学逐步浮出水面,多学科共同发展、相互融合,为通识教育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教学的目的是“真正的理解并学以致用”的能力
  什么是“真正的理解并学以致用”?加德纳认为,只有当学生把在任何教育背景中获得的知识、概念和技能,应用到与这些知识确实相关的新实践或者新的领域中的时候,学生才具有真正理解并学以致用的能力。加德纳看重的是理解后的“表现”,即行为表现,特别是应用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不同学科的理解方法,并用自己的学科思维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形成这门学科的学科思维。与此同时,教师应为学生创设知识应用的情境。未来的大学校园将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教师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办学方式,缩短学校和社会的差距,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力量,并进一步理解知识。
  4.逐步完善“学分制”
  学分制是以学分计量学生学习量的教学管理制度。与学年制相比,它的学习时限更加灵活,学生修满学分即可毕业;它的学习内容更具选择性,学生可以选择自己认为必要而且感兴趣的课程和专业;它的课程考查更具变通性,对于修读的课程,如果考试不及格,学生可以重考或另选另考,直到及格取得等值学分为止;它的培养过程更具指导性,学生的课程选择必须得到教师的个性化指导。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教学的个性化,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还是教学方法都应因人而异,灵活的“学分制”正符合了这一需求。另外,学分制一百多年的发展变化也是一个波浪式前进的历程,它在内涵和形式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各国的学分制由于国情和社会发展状况的不同也有所不同。各学校在采用学分制时,应从各学校的具体情况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5.“评估专家”+“学生课程代理人”+“学校——社区代理人”+“学科教师”的教师团队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学校教师除了传统的学科教师以外,还有“评估专家”、“课程代理人”、“学校——社区代理人”三种角色。“评估专家”负责对学生在学校所表现出来的智能特征定期提供最新的评估。该评估通过“智能展示”来评估学生,即评估专家通过观察学生有意义的学习活动,直接辨别学生的智力潜能。该评估具有发展的眼光,它使用适合学生一定发展阶段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估;该评估具有推荐意义,它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发展建议。学生课程代理人是学生选择课程的导师,也是学分制有效进行的保证。他与学生、家长、学科教师、评估专家一起为学生选修什么课程,怎样才能学好这些课程提供相关的建议。“学校——社区代理人”负责学校和社会的联系,他为学生在更大范围的社区内寻求受教育的机会。“学科教师”负责学科教学,但他们的任务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创造促进多元智能发展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
  6.“核心课程”+“理解并融会贯通课程”+“个性化课程”的课程体系
  多元智能指导下的学校将应用“核心课程+理解并融会贯通课程+个性化课程”的课程体系。核心课程按主题分类,如科学、数学、生态环境、人类社会等,它以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标,体现通识教育的特点。理解并融会贯通课程是一种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的课程,它包括若干理解并融会贯通单元,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校设置各种课程的原因以及怎样学好它们。个性化课程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智能特征选择的课程,这些课程可以是与特定专业相关的课程,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开设个性化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或特长,使学生具有与众不同的特征。
  
  参考文献
  [1] 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2] 夏瑞雪.浅析“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教育评价的新理念.甘肃教育学院学报,2003(3).
  [3] 谢志萍.由多元智能理论引发的对教育改革的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9).
  [4] 学分制的发展历程及对我们的启示.http?押∥www.edu.cn/20010827/209239.shtml:2001-10-17.
  [5] 梅汝莉.多元智能与课程改革.北京教育,2003(10).(责任编辑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