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转化学困生重在提高自我效能感

作者:王法权




  魏书生在其所著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中有这样一则案例:学生张军的学习成绩在全年级倒数第一,他每天上学听英语是听外语,听数学、物理好多学科都像听外语。就这样一个别的老师认为“不可救药”的学困生,魏书生老师硬是把他给转化过来了。魏老师采取的措施有两个:一是引导这位学困生将上课“受罪”改为“享受”,品尝学会一个字、一个英语单词、一个数学公式的乐趣;二是请他回忆读书以来成绩最辉煌的时期,并帮他制定一个赶超倒数第二名的“伟大”计划。
  对学困生的转化是实施以“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为要义的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中小学教学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体现,更是作为一个合格的教育者应尽的职责。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教师对待学困生普遍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和方法上的不当,致使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收效甚微,成为令不少中小学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感到头痛的难题。从魏书生老师的成功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启示:转化学困生的关键在于提高学困生的自我效能感,使其产生成功的欲望和上进的信心,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身的潜能,达到改善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
  自我效能感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指个体对自己能够成功地表现某一行为的期望。其实质,就是个体对自己行为能力作出的客观公正的判断,是自信心在某项任务中的具体表现。一个人,只有真正地相信自己能让某事发生,才能下定决心并付出努力,最终实现自己的期望。
  学习活动中的自我效能感就是学生对于自己有多大能力和在多大程度上参与学习活动、达到学习目标的自信程度,即“学生相信自己有能力对自己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信念”。有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与学生学习成绩呈显著正相关,这种相关在低成就者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对于学困生来说,最重要的是通过教师的期待和激励,提高其自我效能感,使其以坚定的决心和不懈的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态度、方式和习惯,从而提高学习成绩。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帮助学困生超越自我、体验成功
  
  不断地成功会使人建立稳固的自我效能感,而多次的失败则会降低自我效能感。每个学生都能成功,关键是教师能否使学生找到自信,发现自身潜在的能力。
  第一,要转变学困生观念,引导他们将自己看作“正处于发展中的学生”,而不应将自己定位为一个游离于班级正常学生之外的“差生”、“遗弃儿”。学困生往往容易安于现状,自甘落后,缺失进取的动力和拼搏精神,究其原因,就是他们在观念上存在着自我定位错误。实质上,任何学生的成长过程都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是自身各个方面由不成熟到成熟、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学习上的“差”和“困”是相对的,是完全可以改变的。不仅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困生,更要引导学困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使其认识到其实自己并不差,差只是与学习上暂时领先自己的学生相比较而言,只要自己努力迟早会摘掉“学困生”、“差生”的帽子,产生一种“我要成功”的强烈愿望和动机。就像魏书生老师一样,让学生多想想自己学习上成功的地方和成功的历史,多找找自己身上的长处和优点,树立“我能行,我也成功过”的自豪感。自信是成功的前提,相信自己等于成功了一半。
  第二,教师要善于发现学困生身上的优点,多鼓励表扬,少讽刺挖苦。不要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学困生,认为他们一无所长。只要教师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就会发现学困生身上还有很多闪光点。对于学困生学习上所取得的微不足道的点滴进步,教师都要看到并及时表扬。当学困生遭遇失败和挫折时,更要帮他们分析原因,鼓励他们重头再来,而不能求全责备。
  第三,给学困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教师在对所教学生智力水平和学习程度认真分析的基础上,为他们提出切合自身实际的教学要求和目标,对于学困生来说,要求和目标不能定得太高,要让学困生经过自己切实的努力都能达到。为学困生布置的学习任务也应难度适中,基本的原则是让所有学困生通过独立思考都能顺利完成,也即让学困生“跳一跳,摘到桃子”。
  
  二、为学困生确立能够赶超的对象,使其学有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若能为学困生树立或引导学困生自己树立一个学习榜样,就能大大激发他们成功的勇气,他们就会拼尽全力,与榜样比试比试。值得强调的是,榜样并不一定是班级中学习成绩姣姣者,以榜样的成绩略高于重点转化的学困生为宜,正如魏书生老师将倒数第二名确定为倒数第一名的榜样。若榜样与学困生差距悬殊或全班“共享”一个榜样,学困生虽拼尽全力也难以达到榜样的标准,对榜样“可望而不可及”,则榜样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激励作用。榜样只有贴近学生实际,真正地可学能学,学困生才能感受到赶上甚至超过榜样的那种兴奋和自豪,看到自己成功的实力。
  班杜拉非常强调替代经验的作用,即当人看到他人成功地做好某件事,自己也会产生做好此事的信心。当学困生看到自己的榜样能够解决某一学习上的难题,或学习成绩取得进步时,他们会暗暗地告诉自己“他能,我也能!”从而提高自己的效能感。
  
  三、帮助学困生克服习得性无力感
  
  习得性无力感是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的个体感到对结果无法控制、无能为力,从而自暴自弃的消极心理状态。在功课上,学生常常会因遭受挫折和失败而低估自己的能力,悲观失望,放弃努力,沦为“学困生”或者“差生”。要使学生摆脱习得性无力感,形成良好的自我效能感,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要改变学困生的成败归因方式。无力感的产生与成败归因方式关系很大。学困生总是将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认为无论自己怎么做都与成功无缘,即使偶有成功,也会认为是问题太容易或自己运气好。因此,消除学困生的无力感,必须注重对其进行归因训练,指导他们多从自身努力找原因:成功了,说明自己确实尽力了;失败了,应反思是否自己努力得还不够。
  其次,要提高学困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很多教师认为,学习成绩差是导致自我评价偏低的主要原因。这种观点其实是本末倒置,不利于学困生的转化。学困生并非一开始就是学困生,往往是由于偶尔的失败(如考试不及格)导致自我评价降低,而教师和同学们的冷落、嘲讽无疑是雪上加霜,使其更加坚持认为自己不行,是“笨蛋”,干脆破罐子破摔,致使成绩更差。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使学困生陷入其中不能自拔。因此,教师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学困生自我评价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
  
  四、善于利用学困生自我效能感的迁移
  
  学困生并不是在每个领域都差,往往在某一领域自我效能感较低,而在其他领域则较高,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某一领域较高的自我效能感迁移到达其他领域。教师可结合学困生这些优势领域里的表现肯定学生的能力,鼓励他们将体育和艺术活动中的坚强毅力、拼搏精神、聪明才智用到其他各门功课上,产生一种“我其他方面能成功,在这方面也一定能成功”的信心和力量。
  
  五、因材施教地对待每一个学困生
  
  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它是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原则。《论语》记载:“孔子施教,各因其材。”就是说孔子能够针对弟子不同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教学,使每个弟子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因材施教是提高学生特别是学困生自我效能感的前提。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学习能力、程度、方法、习惯的基础上,进行有层次性的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要求、教学方法、任务难度、达标检测都应有所区别,使每一个学生包括学困生都能力所能及,取得成功。如果教师搞齐步走式的教学,照顾不到学困生,学困生就可能被甩得越来越远,放弃努力,停滞不前。
  造成学习困难的因素有很多,具体到每个学困生身上各不相同。找准原因、对症下药,才能对学困生有目的地因材施教。对反应迟钝的学生,要启发诱导,激励思维;对学习目的不明确的学生,要晓之以理,将当前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需要与将来发展联系起来,使其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对缺乏良好学习习惯、学习不专心的学生,要多暗示、提醒、提问,培养他们的自控能力;对学习方法不当、不会学习的学生,要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并使其掌握学习结果的自我评价策略,总结学习得失。消除学困生学习中的障碍,他们就会把自己的学习潜力充分地挖掘出来,学习成绩和学习的效能感都得到不断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朱联滨.对后进生要因材施教.天津教育,1999(2).
  [2] 陈京山.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教书育人,2003(7).
  [3] Jerry Mburger.人格心理学.北京:陈会昌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2001.
  [4] 路海东.学校教育心理学.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0.
  [5] 瞿春.让期望激活学生的学习效能.萧山教育信息网.
  [6] 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责任编辑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