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试论德育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中的作用

作者:陈信存 李柳宁




  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Sternberg,R.J)认为,创造力是智力、知识、思维风格、人格、动机和环境六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从其功能和作用来看,在塑造创新人才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方面大有可为。然而,目前中小学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中德育工作的作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通常提及课堂内容创新的作用,往往忽略德育工作的作用,德育工作还有一些做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解放思想,调整理念,充分发挥德育工作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成为德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一、目前德育工作中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因素
  
  首先,还停留在“保姆式”阶段。用“保姆式”的理念思考问题,用“保姆式”的方式管理学生,是我国中小学管理长期存在的一个误区。出于安全、稳定等方面的考虑,德育工作者像父母一样,处心积虑地规范学生的行为。初衷虽好,容易引起学生反感。“保姆式”的管理方式一是对学生不利。学生不愿思考,不敢承担责任,不会处理矛盾,难以想象还会有创新精神。二是对德育工作者不利。一些学校的德育工作理念不清晰,目标不明确,任务繁杂,衣食住行都要管,德育工作者无法轻装上阵,真正该做的事没有做好。
  其次,“以管代教”,缺乏人文关怀。一直以来我国德育工作重社会价值,轻个体价值;重行政工作,轻人文关怀。把学生看做客体,强调灌输原则,以维持常规、维护安全为重点进行强化管理,许多规定均冠以“不得××”的禁令。德育工作者被迫以“唱白脸”的面孔对待学生,学生见到辅导员躲之惟恐不及,哪里还有胆量倾吐“衷肠”。学生有心事不敢或者不愿意告诉老师,正显示着学校德育工作面临重大的考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学生的主体意识得不到确认,有学者把这种培养模式称为“工业化的操作模式”,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容易把学生打造成一个模子里出来的刻板、僵化的人。创新总是和自主结合的,学生没有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教师主宰了一切,创新成为空中楼阁。可以说,创新教育不见得一定需要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教师,但却肯定需要能给学生营造创新氛围,鼓励和支持学生具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教师。
  第三,“好学生”的评价标准落后。传统的“好学生”一般都高分、老实、听话、守纪,得到表扬和奖励。“差生”日子难过,稍有另类想法和做法就被训斥和压制。所以,学生们争当“好学生”,有意见不敢提,有想法不敢说。这种做法忽视了教育最重要的保护功能,把学生简单地“类”、“属”化了,泯灭了学生思想的火花,暴露出我们教育上的重要缺陷。值得注意的是,有另类想法的学生中相当一部分隐藏着巨大潜力。陈旧的“好学生”标准,虽方便了管理,却带来很大隐患,对学生创新极为不利。
  
  二、如何加大德育工作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力度
  
  1.德育工作者要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走职业化、专业化道路
  青少年是我国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和创新精神,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学生的成长,牵动亿万家长的心,涉及千家万户的幸福。因此,德育工作者应统一思想,加强自身建设,走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努力成为德育工作的专家。要增强培养创新人才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克服干扰,从繁杂的事务工作中解放出来,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新方法、新途径,成为善于为学生营造创新氛围,鼓励和支持学生具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为学生设计发展目标,激发创新动机
  创新精神是与人生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目标是激发创新思维的首要因素。人的创新需求一方面来自兴趣和好奇心,另一方面靠远大的人生目标去激发。贪图享乐,不思进取,创新就无从谈起。德育工作者必须有清醒的认识,结合社会发展、学校特色、教师专长、家长意见及学生特点,为学生量身定做前瞻性、教育性、发展性、可行性的工作目标,并以此制定各种具体措施和可行性方案,力求在每一阶段的目标都能达成。每达到一个目标,都要给予学生极大的鼓励,以激发学生的士气和热情。通过每一个阶段目标的达成,逐渐培养学生树立长远目标,和实现长远目标的勇气与信心。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在于创新,激发其努力创新的动机,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精神。
  3.树立以“服务”代替“管理”的理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硬的“行政管理”方法已逐渐不适用于现代学校。以“服务”代替“管理”应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以行政管理为主的旧权威角色应相应调整。做好服务学生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进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举措。德育工作者应顺应历史潮流,响应党的号召,从实际出发,制定具体可行的办法和措施,开展有针对性、易操作、受欢迎的活动。提供学生迫切需要的服务,真正把关心和温暖送到位,服务学生健康成才,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4.坚持“以人为本”,提倡人文关怀
  “90后”青少年敏感好奇,喜欢模仿,爱冒险,思想活跃,视野开阔,自主意识和独立性强,也存在自私、承受挫折能力弱、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学习焦虑、依赖网络、不能准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有强烈的反叛意识、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社会责任感和团结协作意识差、自控力差以及心理素质差等弱点。面对上述青少年的若干问题,德育工作者应转换思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人性化的教育理念,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以前瞻、新鲜、活泼的做法,积极关心学生的生活,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需求。摒弃旧权威的管理方法,用民主思维与学生沟通,提倡人文关怀,开启学生混沌的心扉。只要德育工作者抱有一颗关爱之心,“善花”不会开出“恶果”。学生犯错,不要一棍子“打死”,要采取积极的办法,给改过的机会。对学生种种异样的表现,应有高度的热忱和耐心,用智慧启迪学生,为学生提供多元发展的空间,提供宽松的学习、生活环境,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保持其纯真活跃的思想,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精神才容易发挥出来。
  5.改变评价导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正确的学习评价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之向创新型人格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除应制定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评价标准外,评价观念更新至为关键。如评价学生的创造力,不仅看做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与人的精神状态、人格特征、综合素质正相关。学校教育应克服传统教学中单纯传授知识的倾向,注重学生逆向思维、多向思维的训练,培养他们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和创新性。在课程、教育方法、评价制度等方面,要改变“保本”的思想,鼓励学生冒尖,鼓励、指导学生大胆灵活地运用已学知识,通过竞赛、自由辩论、互相交流等活动,实现解决实际问题与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机统一。要重新评价所谓的“差生”,找出“差”的原因。同时加强对成绩好的学生的引导,使之避免成为“书呆子”,迅速提高其综合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对于成绩突出、有个性、有潜质的学生,要加强创新意识和精神的培养。
  6.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是学生创新思维的源泉,课堂的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参加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方法之一,许多学校拥有丰硕的成果和宝贵的经验,2003年8月9日《中国教育报》曾登载湖北省黄冈中学获得的成果,如探索性实验活动、校园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野外综合课(学生社会调查)等,值得借鉴。据我们调查,参加社会实践多的学生在发展能力、情绪控制、自主性、自我认定、发展目标以及创新精神上,均显著高于未参加社会实践者。此外,学生了解社会多一些,社会经验足一些,就不容易偏激或幼稚。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安排学生投身社会实践的大课堂,对于促进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和增强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意义重大。为此,德育工作要把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课程内容等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祖国飞速发展的现实,在实践中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 张景焕.创造力的投资理论及其对创造性教学的启示.教育研究,1998(1).
  [2] 汪立丰.基础教育中创新精神的培养.中国教育报,2003-8-9(4).
  [3] 郑金洲.审视创新教育.中小学管理,2000(1).
  (责任编辑张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