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时间维度上情景模型的理论研究综述

作者:唐利平




  阅读一篇文章,由于不同作者采取不同角度,具有不同的写作风格,且由于读者的个体差异等,即便他们在阅读同一篇文章时,也可能产生不同的理解效果。这里,作者的文章是不同风格、结构、内容的文本,是影响阅读理解的一个重要因素,读者的个体差异是另一重要因素。这两种主要因素相互作用,导致了阅读理解上的差异。研究者们通过情景模型(situation models)来解释这种差异。
  
  一、情景模型的理论研究
  
  1.情景模型的含义
  情景模型是由Kintsch等人提出的关于阅读理解的一种心理模型(Kintsch & van Dijk,1978)。他们认为,文本理解过程实质上就是读者在头脑中建构起关于文本内容、层次及主题的表征系统的过程,并用情景模型来最终解释文本的理解过程。文本理解的表征一般要经历三个层次:表层表征(surface code),基础表征(text base),和情景模型(situation model),他们将这三个层次归纳为文本表征理论。表层表征是对文本中字、词、短语之间的语言学关系进行编码所形成的表征;基础表征是对文章所提供的语义及等级层次结构关系所形成的表征;情景模型是读者结合自己的背景信息对文本中所描述的信息进行的较深层次的表征。
  2.影响情景模型建构的主要因素
  基于文本所建构的情景模型的内容首先是依据文本传递的信息。文本中所传达的信息,不仅包含某一情景中的人物、事物等的图像,还包含了情景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情景模型中的客体应与文本中的客体的状态一致,表征的是单一时空内的静态情景,而情景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则应与事件的过程相对应,表征的是一系列事件状态的结合,即事件间的连接关系,它包含事件、因果和意向的关系,以及由这些关系影响的客体的信息。
  情景模型涵盖了所描述情景中多种不同维度的信息,如事件发生的空间、时间、人物、当前事件的客体、人物意图和目标,以及人物与客体之间的因果关系(Zwaan & Radvansky,1998),是多维度的,具有高度综合性。情景模型的建构过程反映了文本理解的过程,因此,对阅读过程的研究则转向了从多维度对情景模型建构的研究。
  3.情景模型在时间维度上的理论建构
  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对阅读文本表征的研究逐步由情景模型取代了图式而成为研究的热点,并构成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领域。研究者对情景模型进行了多维度的研究,基于时间维度上的理论建构主要有:印象假设,场景模型,事件指针模型(王瑞明,莫雷,冷英,2003)和体验者融入模型。
  (1)印象假设
  印象假设(iconicity assumption)最初是由Hopper于1979年提出并由Fleischman(1990)检验的关于阅读文本时间表征的一个假设。该假设是基于言语理论中有关时间表征的观点而提出的。在言语理论研究中,认为阅读理解中精确的时间定位主要是通过时间副词和时间短语来完成的,但事实上,很多句子并没有包含清晰的时间信息,如“小王站起来,抬头看了一下,大笑起来”。印象假设认为,读者在生活经验中已经获得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关系的印象(iconicity),这种印象使他们将相继叙述的事件默认为在时间上是相继发生的。如上句中,读者会默认为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是“站起来——抬头看——大笑”,如果句子描述的事件的顺序进行了变化,如“小王大笑起来,抬头看了一下,站起来”,虽然这两个句子所描述的事件相同,但读者默认的事件发生的顺序是不同的,即“大笑——抬头看——站起”。在进行文本的理解过程中,读者会默认事件发生的顺序为时间顺序来建构情景模型。
  事件发生的连续性即连续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会影响情景模型的建构。有研究表明,事件的发生一般有固有的顺序,事件的叙述顺序一般应与这个固有顺序相一致(Ohtsuka & Brewer,1992),如“房屋起火了,有人去报警,消防车赶来了”。如果事件的叙述顺序与其固有的顺序不一致,比如颠倒过来,那么就违背了印象假设,就会阻碍读者的阅读理解,导致阅读理解速度和情节回忆成绩下降。这也表明,读者的背景信息与阅读文本的信息不一致,则不能建构基于文本信息的情景模型,其结果就表现为阅读理解速度的降低与回忆成绩的下降。
  相邻事件间的时间关系也会影响情景模型的建构。Dowty(1986)提出的TDIP理论(temporal discourse interpretation principle)认为,读者头脑中不仅存在着连续事件(successive events)发生的时间关系的印象,而且也存在着邻近事件(contiguous events)发生的时间关系的印象,这两种情况下,读者都能把有前后关系的事件默认为时间上具有先后顺序性。假设有一个由多个句子组成的段落,其中,有的句子里含有明显的时间词汇,而有的句子里没有明显的时间词汇。在含有明确时间词汇的句子中,所描述的事件所发生时间就按该词汇提供的时间信息来表征,如果句子中没有明确的时间词汇,那么,读者会根据经验进行推理,将该句中的事件默认为上一句的事件之后、而下一句的事件之前发生。Zwaan(1996)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发展,认为读者在阅读理解过程中,总是期望所描述的有前后关系的事件在时间上也是连贯的,只要后面句子中出现的特定时间副词或短语显示了时间转变,那么读者对这种时间信息的加工负荷就会增加,导致阅读时间延长。
  (2)场景模型
  Anderson等人(1983)提出了关于时间转变的场景模型(scenario model)。该模型认为,读者通过分离的信息组块(discrete chunks),如场景(scenario)等来对情景进行表征。如果前后几个事件所隐含的时间信息处于同一场景范围内,读者对它们的表征不会产生任何障碍;但如果时间信息跨越了当前的场景范围,并觉察出时间信息发生了转变,则会表现出阅读时间明显延长。例如,在一篇描述电影院里发生的事件的叙事文本中,当读者读完几个叙述电影情节的句子之后,呈现一个包含时间词汇的目标句,“十分钟后(或七小时后),珍妮睡着了”,结果发现,含有时间标识“七小时后”的句子的阅读时间显著高于含有“十分钟后”的句子的阅读时间。这是因为“十分钟后”所表述的时间信息处于“看电影”这个场景范围之内,而“七小时后”所表述的时间信息跨出了“看电影"这个场景范围。Germsbacher(1990)对这一假设进行了发展,他的研究发现,在阅读理解过程中,时间词汇作为线索,对当前场景的激活和削弱都有着重要作用。
  (3)事件指针模型
  二十世纪90年代中后期,Zwaan等人(1996)提出了事件指针模型(Event-indexing Model),认为事件和行为是情景模型的核心,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会围绕主人公的行为和事件在多个维度上建构当前的情景模型。当前情景主要在五个维度上得到编码:空间、时间、因果、主人公的目标和情感。每一个故事都有它发生的时间框架、空间范围、所涉及的主人公、这个事件与先前事件的因果关系和与主人公目标之间的关系,如果读到的一个句子与当前情景内的一个或多个维度信息不同,那么读者就会监控正在阅读的事件,是否要依据变化的维度信息来建构新的情景模型。
  (4)体验者融入模型
  体验者融入模型(the Immersed Experiencer Framework,IEF)(Zwaan,2004)认为,阅读中的词汇会激活所参照的事物。例如:先看下面两句话(1)护林员看见天上有一只鹰;(2)护林员看见鸟窝里有一只鹰。句子(1)会激活天上飞着的老鹰的视觉表象。在这些表象中,老鹰的翅膀是张开的,是飞翔在天空中的鹰的形象;而句子(2)激活的视觉表象却是鸟窝里的老鹰的形象,没有飞翔,在鸟窝里的老鹰是没有张开翅膀的。因此,文本中所描述的对象会激活读者由自身经验得来的该对象的心理表征,并形成鹰的不同的表象,而这些不同的信息在文本中并没有直接进行区别描述。读者在理解文本所描述的内容时,会结合自身的经验,将自身的经验融入所阅读的文本,在头脑中形成新的、有别于文本所描述的对象的信息的表象。
  二、基于情景模型的多维度研究
  情景模型的建构是基于多维度上的,但是,这些维度仅仅限于阅读文本的范围。因此,情景模型的理论模型强调了文本的重要性,但是,由于阅读的主体是读者,读者的因素自然会对情景模型的建构产生影响。因此,仅基于文本的情景模型是不完善的,于是,对于读者因素对情景模型建构影响的研究逐渐展开,如Ferstl等人(2005)利用fMRI对阅读理解的认知加工过程的脑机制进行了研究;王穗萍,莫雷(2003)对阅读中眼睛的注视幅度和时间与阅读的加工关系进行了研究;Kintsch(2002),Murray和Burke(2003)等人对叙述文本的加工过程中的记忆与阅读理解、以及读者的背景知识和认知活动进行了研究;Rapp和Gerrig(2006)研究了读者的过去经验对叙事文本的理解的影响;王爱平、陈叔和与舒华(2005)对不同文章难度条件下文化特征类型熟悉度对阅读理解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陈燕丽、李勇和杨琳(2004)研究了话题兴趣与文本阅读眼动特征。
  
  (责任编辑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