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视听说课教学中教师的导向作用

作者:金 锋




  一、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的导向作用
  
  教学设计是指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策略,教学媒体及教学评价等基本要素综合起来而实施教学计划,达到教学目的的一个战略性的步骤。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要求,因为要有不同的课堂设计原则与方法。由于我们没有英语语言环境,因此听说能力的培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
  1.选教材
  现代英语教学越来越重视语境(context),因为“具体的语言总是和具体的语境结合在一起,语言的许多特征和实际活动发生的语境和情境特点有直接关系”,因此,教师在选择音像教材时应选择语境丰富的材料,尽量使学生获得全面正确的语言知识,掌握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其次,应当选择内容健康的材料,不可忽视教材内容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要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另外,视听说教材应该有一条比较清楚明了的情节发展路线,情节发展要紧凑,避免繁杂冗长而把时间都花在分析情节上,人物形象要生动,性格鲜明,对话简洁。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技能的培养
  外语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接触语境学得地道准确的发音方法,流利的语音语调,自然的表性,态势,听辨能力,恰当的语言及表达能力,而这些能力的获得是依靠他们效仿的楷模及适当的训练。良好的音像教材已为我们提供了可效仿的楷模,其中的视觉和听觉形象同时作用于我们的视听感观,使我们处于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口语表达获得交际能力。因此在视听说课教学中我们要坚持“视听说相结合”的原则,处理好视听说三者的关系。在三者中“视”固然重要,能帮助理解,但是,只是看不去专心听语音材料,就会导致学生看电影只是看热闹,失去了教学的意义。我们知道。学生学习外语,都要经过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概括为:视听→理解→记忆→掌握→运用,而“运用”中最难的是听和说。听不懂必然不会说,能听也不等于能说,看懂不等于能听懂。只有听懂才能达到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运用,达到“说”的目的。可见视听说缺一不可。所以在教学中首先要使学生看懂语言材料,然后再把看到和听到的东西讲出来,完成它的教学过程。古人云“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我们知道,视听说课最终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听说能力,因此教师在讲学中应注重技能的培养而不是知识的传授。
  与听力不同,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在语境中进行的丰富的语境会话、角色表演、模拟表演等可以从多种角度帮助获得这一技能。重要的是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交际语言。在教学中,教师应仔细地对交际语言进行归纳总结,并在课上给学生提供充分运用这些语言的机会。此外,课堂上还应采用其他多种口语训练的形式如听音模仿,无声录像,配音或对某章节进行同声翻译、讨论、复述、陈述观点、辩论、分析使教学形式多样化,突出教学效果。
  3.活跃课堂气氛
  教育家们认为: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很活跃、很现实的心理因素,它在学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课堂上,教师应像导演一样,而学生就像演员,演员怎样去演戏,怎样从中体会学习,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培养。英语学习正如演戏一样,它是实践的东西,必须从实践中体味学习。光靠老师对书面语言进行讲解、分析是学不会语言的。因此,课堂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参与思考、提问、讨论、发言等课堂活动,教师才无愧于其主导角色。
  4.精泛结合
  英语教学有精有泛,视听教学也要有精泛。所谓精就是对录像中一些好的片段、语言精炼部分或交际语重点学习部分要反复地看并进行讲解、训练。对于一些语言的文化想象要作详细的说明。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精看片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原文,还应注重培养学生自己对学习内容的处理能力。在精看片的分析讲解中要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对教材内容理解透彻。对于作为重点学习的交际语言,教师要善于归纳总结,并组织学生进行操练,如做场景对话,角色训练,配音等。有些部分则需跟读模仿训练、背诵或进行模拟表演。
  泛看最好在课内和课外同时开展:课外看录像每周可安排一次,每次1—2个小时,只作为欣赏。对课内泛看,教师只需对其做一些背景知识介绍即可,课后可留讨论题,然后教师总结。
  总之,精学的东西,印象深,理解透,而泛看可扩大知识面和信息量。因此,教师都应根据教学计划及每部影片语言的难易程度对其进行科学的分段,分别进行精讲和泛看,体现教学的目的性与科学性,突出重点和难点,这是至关重要的。
  5.检查与评定
  教学过程中,教师须对学生的视听、模仿能力进行经常性的、阶段性的检查与评定,提供反馈信息,以利于进行下一步的教学。教师可通过书面或口头形式检测,通过学生自编对话、阐述观点、演剧、配音、答听力理解题等多种形式进行。口头检查可随时进行,书面检查约两周一次,并记分评定,每学期末搞一次总结性的考试,以全面反映学习成果。
  
  二、应注意的问题
  
  1.适当利用辅助材料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须考虑到的另一个方面是,根据课程的内容及教学要求和目的,配备相应的辅助材料,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这种做法很有必要,原因是:(1)视听材料中常常有些文化背景知识较难理解,通过教师讲解后,学生也只是了解一些原则上的东西,而不知道在具体的语境中怎样表达。(2)教材中某一语境的语言使用有限,有必要扩大常见语境中交际语言的学习,如发生在餐馆中的情境,教师可在教科书已有的对话基础上再做补充,使学生学到更多交际性的语言,扩大交际范围。(3)视听教材一般都是以培养交际语言为目的的。笔者认为要提高口语表达、叙述能力、还要适当增加辅助书面材料的学习。最好是教材每课都配有一定的叙述材料,那将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安排课后作业
  由于视听说课课时较少,课上训练较受限制,要如期取得教学效果,教师必须给学生安排课后任务。比如,对人物思想更深刻的体会及其语言的微妙之处等可使学生在课后准备模拟表演或给无声录像配音中仔细咀嚼,然后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检查与评定,了解一些反馈信息,这将有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真正的锻炼。
  3.考虑个体差异
  视听说课的整体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信息传播与交流的过程。在通过视听教学媒体传播信息符号中,每个学生都是在相同的时间里获得相同的信息,但是在个体反映上会产生差异。好学生感到简单、差生感到较难,如果教师对学生个体特点不予考虑,就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必须有针对性,依照其特点,课上给予不同方面的指导与训练。
  教材内容是适合大多数学生的平均水平的。辅助的听音材料的难易程度应略低于课上内容,可适应优差生不同的程度。其次,课堂设计时,应注意以课文内容为基点,以优生为主体,用作讲解的辅助材料,对优差生要一视同仁。
  综上所述,视听说课的教学过程是教师科学地组织和学生的创造性的配合双向积极主动相协调的创造性过程。因此,教师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搞好教师设计并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合作关系,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 陈吉棠.英语听力课堂设计.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
  [2] 潘琴.视听说课教材的选择.山东外语教学,2000.
  [3] 吴苹.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在视听教学中的作法.邵阳学院学报,2004.
  
  (责任编辑刘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