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语文教学中的点拨艺术

作者:刘建胜




  点拨,是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以必要的点拨引导,即画龙点睛、指点迷津,以激发学生醒悟,调动其思维,点拨其智慧的火花,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探讨、挖掘,以达到使学生掌握知识,开发智力,增强能力的目的。
  
  一、定向点拨
  
  在教学过程中,要想逐层推进学生的思维活动,就必须依靠定向点拨,层层设“卡”。当然设“卡”点拨的用意在于疏导学生思维,使之沿着教师的思路向前发展,设“卡”是根据课文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地引导学生思维延伸。如在朱自清的散文《春》一课中,教师问学生:从哪几个侧面,描绘了春天美景的几幅画面?按课文层次,我们给每一幅画面加怎样的标题?“春草图”除了写文章的数量外还写了草的什么?哪些词写出了春草的特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步步设“卡”,层层深入地启发诱导,不仅能使学生捕捉到文章的线索,把握中心,领悟语言的精妙,还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提高。
  
  二、设疑点拨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实践证明,好的设疑是思维的“启发剂”。它能创造“愤”和“悱”的状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也能激起学生的认识冲突,启动创新的闸门,触发想象与思考,使其求知欲及聪明才智由潜伏状态进入活跃状态,从而有力地调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地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题作用。如讲《归去来兮辞》,教师设疑启发:作者为什么要辞官?作者以平淡质朴的语言描绘自然景物,从中寄托什么样的个性和情操?讲《雷雨》时,提出周朴园对鲁侍萍究竟有没有感情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创造思维。
  在设疑时,教师所设计的疑问,应尽量做到与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特点、认识能力相吻合,要难易适度,符合学生智能操作水平,避免无限拔高。否则,缺乏基础,引而不发,甚至事与愿违。但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个体差异,分别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这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促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思考而进入教师所设计的学习情境之中。
  
  三、议疑点拨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我只不过是喜欢寻根问底追究问题罢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引导、点拨学生积极投入对问题的共同探讨之中,学生互相讨论、互相启发、互相释疑,各抒己见,能促进其独立思考,挖掘潜能,培养自信心,加深问题的理解分析与创新求异。
  教师在进行议疑点拨时,既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独到见解,又要注意引导问题的展开,把握时机,适时“点击”关键,“拨正”思维方向。如讲《松树的风格》时,有一位学生认为松树的风格,并不是本身就有的,完全是作者强加的。松树是一种植物,它有什么风格?又没有思想感情,更不会有牺牲精神。对学生的这种认识,教师应在肯定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议疑点拨,使学生认识到作者是以物喻理,根据松树的特点加以联想,运用象征手法写成的。不能认为是作者强加给松树的。
  
  四、析疑点拨
  
  科学家波普尔指出:科学的第一特征就是它始于问题;一部科学发展历史就是它对奥秘的探索与对问题解答的历史。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对问题不要总急于给予思维结果,而应有意识地设置一定程度的模糊度,造成“悬念”,给学生以利用原有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猜测的机会,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去析疑,去“异想天开”。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勤于猜测、勤于分析、大胆探索的习惯,而且可以让学生享受自己获得成功的乐趣。有些作品的结尾较含蓄,没有明确交代人物的命运前途,而学生具有好奇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让学生大胆地推测想象,猜测人物的结局。如《项链》的结尾,真相大白后边戛然而止,主人公玛蒂尔德的命运如何呢?可以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再续一尾声,来激活学生的内在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
  
  五、解疑点拨
  
  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传统思维定势解疑往往流于一般,既不能加深,也不能创新。教师要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逆向求异,跳出“框框”,反其意而思之,突破原有的结论、观点。在解疑中举一反三,并由此及彼,有表及里,纵横联系,立体交叉。鼓励学生敢为天下先,“标新立异”解疑时提出与众不同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见解、新结论,以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病态现象。如教《窦娥冤》分析窦娥的形象时,有些学生对她善良、纯洁、淳朴的性格持不同见解,认为她自私、残酷。理由是窦娥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临刑前发了六月飞雪、亢旱三年的誓愿,殊不知这会导致无数百姓流离失所,甚至饿殍遍野。此时教师应耐心释疑,作者的意图是表现窦娥感天动地、不甘屈服的精神。学生的见解虽失之偏颇,但敢于创新求异,应给予肯定。
  
  六、迁移点拨
  
  孔子认为“举一隅”则以“三隅反”,因为这“一隅”与其他“三隅”的结构、性质等等是相似的。这里所用的是类比推理。从思维学角度说,思维是整理已知信息,并考虑各种可能性,以利于得出问题以及今后遇到类似的问题解决办法的过程,因此,采用迁移点拨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是获取新知识、认识新事物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它可以让学生在碰到新问题时,具有正确的思维方法。教材中凡有此类似情况的课文都可用此法。以《三峡之秋》为例,课文中所记叙的是在中秋这一天三峡从早晨、中午、下午、夜晚四个时间段景色的特征及其变化,各时段所选取的材料及其特征虽然有变化,但写法(即描述景致、概括特征)是相似的。因此,只要抓住其中之一(如早晨:所选取的材料是橘柚树和霜,特征是明净)来进行示范分析,让学生找出其要领,就可以启发他们运用类比的方法依次类推去理解另外三个时间段的描述。如此四个层次中,老师的“讲”仅为其一,而学生的“练”则占其三,这样就从教学效果上实现了在消化知识过程中锻炼了技巧、培养了学生能力的终极目标,而在时间安排和课堂结构上又体现出了“精讲多练”的现代教学特点。类似的例子在语文教材中常常遇到,假如能用上述“抓住一点,类推其余”的方法去进行拓展点拨、引导,那么学生就可以通过效仿训练而自己去发现、领会,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七、拓展点拨
  
  即将有联系的问题以拓展的方式点拨,以拓宽学生思维。不少文学作品,常常文已尽而意无穷,或制造悬念留下空白。根据课文的这些特点,教师可设计一些发散性、开放性的问题,进行拓展点拨,引诱学生进行拓展训练。如教学莫泊桑的《项链》,可根据文中两大波澜设问:假如项链没有丢失,此文情节如何发展?付出巨大代价后知道项链是假的,路瓦栽夫人又会怎样呢?此问题一出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大家互相评议,根据课文主旨评选出最佳答案。通过这样的推想,学生能更深刻地体会路瓦栽夫人的遭遇和结局确实有种种偶然、多种变化的可能,但只要是社会环境、自身性格缺陷的影响,悲剧的结局也是不可避免的。这样学生便从偶然性与必然性辩证关系的角度,悟出真谛。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的本质在于点拨诱导。只有最佳的点拨方式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境界,才能使教师思路、教材思路、作者思路和学生思路同步进行,相互激发,和谐共振。恰到好处的点拨才能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责任编辑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