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试论外语课堂互动

作者:王晓驷




  外语教学历来重视课堂互动的研究,外语课堂教学的过程实质上是人际互动、语言交际的过程。本文欲从西方对外语课堂互动的研究及理论支撑谈谈英语课堂互动及其对教师的要求。
  
  一、外语课堂互动的研究
  
  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在行为主义理论的影响下,西方外语教学界已开始对课堂行为进行研究。其研究方法:一是通过反映个人课堂行为来反映课堂过程和课堂气氛;二是通过课堂话语的分析来认识课堂过程。基于外语技能的掌握不仅需要接触和模仿,而且需要真实语言交流,研究者将外语课堂话语分为两类:真实交流和语言知识操练。“操练法”对我国外语教学有一定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语教学受“操练法”的影响,课堂以操练词汇、句型和语言知识为主进行外语教学。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外语课堂研究者意识到“教”的目的是“学”,便开始注意课堂行为的互动性,并为“学”创造机会,从而推动了“交际法”的运用。研究者很重视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学生在课堂上参与语言交际的机会。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带领式课堂互动很难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语言交际机会,而且不利于营造适宜的课堂气氛,只有小组式互动可以弥补这些不足。小组式互动能减少压力、营造自然气氛、增加学习动力,还能提供更多参与和意义商议的机会,对语言习得有积极影响。但过多小组活动可能减少学生接触正确输人的机会。这些研究结果推动了课堂互动从以教师为主体转向以学生为主体,从以师生互动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小组互动为中心。从而,“交际法”代替了“操练法”。“交际法”强调在真实情况下进行交际,为学生创造真实情景,提供讨论、写作和进行批判性思维的材料。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交际法”一直是我国外语教学中所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
  
  二、外语课堂互动的理论支撑
  
  1.“监察理论”。“监察理论”是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克拉申从二语习得研究的角度为课堂互动提出了理论依据。该理论的中心内容为五个假说:语言习得和学习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察假说、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根据克拉申的“可理解输入假说”,语言习得过程是不断理解语言输入的过程,而要让输入能被理解,需对其作简化调整,保证其在结构上略高出习得者的现有语言水平,相当于“输入十1”,以便他们按自然顺序去习得下一个结构。在情感过滤假说中,克拉申指出学习者在把输入转化为内在知识的过程中,会受到自身情感的影响。小组合作学习能减少学生在老师一人授课的教学中所出现的缺乏自信心、过度焦虑的现象,能降低学生情感过滤,提高学生二语学习效率。
  2.构建主义理论。20世纪80年代后,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逐渐流行起来,成为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主流理论。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它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在具体的问题解决中,知识需要针对具体问题的情景对原有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真正的理解只能是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的,取决于特定情况下的学习活动过程。学习就是一种探究的过程,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建构。学习者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在知识的建构过程中,学生是知识的主动探索者、主动发现者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构建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和教师观不仅为课堂互动、协作学习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先进的理念。
  
  三、外语教学的课堂互动
  
  课堂过程的研究表明:课堂互动是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外语课堂是学生语言实践的重要场所,语言学习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合作,在教师有意识的精心策划、组织、指导下,让学生互动起来,完成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是课堂互动的主要精神。英语课堂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通教材,而是为了“学”,课堂教学应始终围绕着教材提供的特定内容,有选择性地精讲、少讲,突出以学习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课堂的一切活动都要为学习而服务。
  “课堂互动”可从课前十分钟开始,最简单的办法是采取课前十分钟“英语演讲”的形式,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用英语做值日报告,要求内容不限,可以是英文小故事、小幽默、小笑话,也可以是趣味轶事、天文地理、古今中外、新闻报道等,还可逐步发展为表演小品、相声、短小戏剧等多人对话形式,以调动学生热情,为渲染和谐课堂互动气氛做好前奏。
  小组互动学习的成败关键在教师。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在以小组互动为主要形式的“课堂互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具体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2—4人为宜。第二,教师要为小组互动的内容设置负责。“互动”的内容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内在的学习动机,使全体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热情,积极探讨,互相支持,养成与他人协作学习的习惯。第三,让学生有一个提前准备材料的过程。准备材料的过程也是知识构建的过程。学生在自已准备材料的过程中,查阅大量的相关材料,对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十分有益。第四,教师要相信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潜质,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励他们创造性地参与教学活动。第五,教师要因材施教,使具有不同性格的学生在小组互动活动中敢于开口,勇于表达,使每个学生都能感觉到每次课都有所收获,尽量做到使尖子生高兴,中差生满意。第六,教师要善于使用赞美,及时鼓励学生,尤其是当发现与众不同的见解时更要给予鼓励,从而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热情,促使学生积极思维。第七,将网上问题引入课堂。教师对学生在网上的学习情况通过评估检查、归纳总结引入课堂,组织学生继续互相评论或辩论活动,提高学生使用语言、组织语言和完成交际的能力。
  
  四、外语课堂互动的延伸
  
  以小组形式进行的合作学习也叫协作式学习。协作式学习理论主张任务型的探究式学习方法,已被应用到英语多媒体教学中,延伸到网上互动。在网上讨论区,各小组或小组成员可以对任何问题展开讨论,从而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1世纪是日益趋向交流与合作的时代,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已成为时代发展对现代人基本的素质要求。《教学要求》体现了个性化、协作化、模块化和超文本化的教学理念,为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尊重学生自己的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提倡学生根据自己英语水平、进度和兴趣进行自主学习,以及新世纪的英语教学将逐步从计算机辅助教学过渡到以超文本思想为主导的多媒体教学和网络课程教学,这些都为把课堂互动延伸到第二课堂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学生从不同渠道获得的多学科的知识,通过在网上互动学习,网下互动交流,使他们从中受到激励和启发,产生联想和灵感,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互动协作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间用英语交谈很有帮助。同学之间在课外用英语思维,见物谈物,见景谈景,见人谈人,相互交流,相互探讨,都是课堂互动的延伸。学生在课堂互动的过程中获得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都能为今后的自主学习、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五、外语课堂互动对教师的要求
  
  外语课堂互动是体现先进教学理念的最佳学习形式,这也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第一,教师在组织小组互动学习时要充分考虑影响参与以及意义商议的因素,包括小组人数、人员搭配、任务性质和任务难度等,做到小组人员搭配及任务难度适宜。第二,教师要重视在课堂上设问的类别对“学”会产生不同影响,如,事实性问题重于知识;社会性问题能促使学生服从;封闭性问题提倡记忆和背诵;推理性和开放性提问能加深理解、鼓励思考与表达,教师要根据不同情况合理选择、灵活设置问题。第三,教师在课堂上要发挥其讲解、命令、维护权威等对“学”所产生的积极影响,积极组织学生,管理课堂,动员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小组互动活动,控制学生的互动过程。第四,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课堂话语对“学”产生的影响,根据学生水平不断调整语言形式与功能,预防和修补理解缺口,推动学生修正其语言输出,促进语言习得,同时要使自己的语言纯正、优美、动听,表达准确,增加学生接受正确输人的机会。第五,教师要带着愉快的心情走进教室,用自己的自信和热情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互动环境中,充分发挥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交际能力。第六,教师要以《教学要求》为指导,更新教学理念,大胆探索和实践,适应“个性化、协作化、模块化和超文本化”的教学发展趋势,熟练掌握操作计算机的技能,赶上时代步伐。
  
  参考文献
  [1] 杨雪燕.西方有关外语课堂过程研究综述.外语教学,2003(1).
  [2] 乔静.协作式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初探.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5(3).
  [3] 胡壮麟.大学英语教学的个性化协作化模块化和超文本化——谈教学要求的基本理念.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5).
  (责任编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