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德育发展模式的选择:从“知识”到“生活”

作者:尤亚东




  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道德教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德。人的认识、情感反映、行为习惯要导向真善美。在这一过程中,育德是统摄性的。但是,多年来德育给人们的印象似乎是非常重要又常常被忽视、被冷落;费时多又总是出力不讨好、效果差。灌输的、无主体性的德育观,脱离实践、空洞说教的德育方法,远离学生生活现实的德育内容受到了人们普遍的批评和指责。德育实效差,很难真正打动学生的心灵,其原因很多,但德育在理念上的偏差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人们在德育的理论和实践中一直存有误区,认为德育是一种单独的教育,它可以脱离学生的整体生活来培养人的德性。这就会造成这样的现象:德育重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道德思维,促进道德认知能力的提高,但忽视了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这样的德育导致了人的德性的内容结构与形式结构、认知与情感、知德与行德的脱离。我们把这种德育称之为“知识德育”,它和“生活德育”是相对立的。
  
  一、生活德育是当代德育发展的价值取向,是克服知识德育缺失的正确途径
  
  就知识德育的特点来看,首先,从德育内容看,知识德育“以真律教”冲击“以善律教”。德育不仅作为一种工具而存在,其本身也具有内在价值,它是工具性价值和目的性价值或求善价值的统一体,然而现在的问题是从自身来说学校将德育仅仅看成是一种为智育等服务的工具。将道德教育看成是一个个道德概念、命题和理论构成的静态道德知识,这些知识如同数学定理、化学方程式和英语单词一样的东西,德育于是变成了对道德知识的讲解、传授或者道德理论的逻辑推演以及对其熟练的背诵、记忆。我们并不否认将道德知识进行系统化、理论化的提炼,总结以及记忆一些道德知识概念,的确有助于对道德更加深刻地理解,但仅仅停留在对道德知识的认识层面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完整的道德是知、情、意、信和行的统一体,只有将道德知识内化为道德情感和信念,并转化为道德行为和习惯,从而凝聚为道德品格,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一个人的道德素质,可见道德行为才是培养人的道德素质的关键。
  道德教育并不能完全解决道德问题,如有人有很强的道德思维能力,可在现实生活中却很少有道德行为,甚至连最起码的社会公德都没有。离开了生活中的道德行动的纯粹知识德育,只是形式德育并非实效德育,就像离开水,只在岸上教人学习游泳,尽管能将游泳知识、技能背诵得滚瓜烂熟,他不去水中搏击一番却并无用处,所以我们应把落脚点放在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上,使道德成为一种习惯,习惯是人的道德资本,养成好习惯会让人受益无穷。
  道德习惯是道德行为的驱动者、定向者和维持人。道德习惯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们形成了某种道德习惯,便有了稳定的道德意识和心理定势,就会产生某种相应行为的倾向和需要。破坏这种心理定势,则会产生内心的不安。道德习惯还使道德行为变得容易,轻松并乐意去做。因此只有道德认识、道德思维是不够的,道德必须激发主体的内在动机、内在生活体验,让个体处于真实的社会关系中发展美德,在学生的生活中进行教育。只有这样,道德才能真正起到它的作用。
  其次,从德育方法看,知识德育套用知识教育方法,把道德教育局限在认识范围内,把“知道”等同于发展。
  把德育简单地看成道德知识的传授,必然导致对学生进行道德知识的单向灌输。但是强制性道德灌输与道德控制意味着个体不能充分运用自己的判断能力。如果教育者垄断德育的话语权,为了道德目的而运用不道德的手段,将学生当成道德的“目标”而任意描绘,将学生大脑当成美德的袋子,强行进行灌输,势必引起学生的厌烦,甚至产生道德逆反。在当代德育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处于互为主体的地位,表现为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互动。传统的那种以教师为单主体的德育方式必须回归为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德育方法,要实现从“听话”向对话的德育回归。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中,春风化雨式地将道德认知渗透到学生的头脑中,内化为其本能的认识,培养其道德选择能力和主动精神,形成道德的内驱力,不断地进行道德长跑,才能促进其道德素质的有效提高。拉近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距离,发挥双方的主动精神,加强德育互动,在教育学生中关心学生,在关心学生中教育学生,这是一种实实在在原内涵型德育。
  第三,从德育的功能看,知识德育把教育的作用萎缩为“得分”。真正的德育乃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交流、激荡与升华。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确定道德素质,丧失了让道德成为学生自我追求与实现的目的,没有发挥其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和完善人的功能,工具理性需要价值理性的引导,而且受到价值理性的制约。当代德育应全面回归于人的价值层面上,即优化人的素质、完善人的个性、提升人的境界、促进人的发展。人与道德的关系并非纯粹的消费关系或者简单的人与物的关系。道德需要与人的精神对话,以体现对人的精神成长的关照。德育首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以此为基础,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不仅培养其具有渊博的知识,更在于有广阔的胸怀、高尚的情操、善良的心灵和良好的道德风范。
  第四,知识德育疏离了生活。从发生学的角度看,道德教育原本是生活世界的一部分。在原始社会里,道德教育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过程融为一体的。教育从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事业,从人类发展的历史角度看,无疑是人类的伟大进步,但教育的这种分离对道德教育来说并不一定是福音。从一定意义上讲,教育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分离出来,其工具性价值(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价值)逐步得到强化,道德教育越来越演变为封闭的制度体系,制度化的教育以及制度化的道德教育是按照科学和科学教育的逻辑组织起来的,而不是按照伦理的、道德的逻辑构建的,这种体制对间接经验的学习无疑是十分有效的。但是人的德性发展与智性发展有着本质的不同:人们可以与社会生活隔离开来集中学习知识经验,却不能与社会生活隔离去学习道德。道德是社会生活的规范和准则,真正的学习必须在社会生活中进行。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德育同样也要而且必须通过生活发出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德育。
  
  二、针对知识德育的严重缺陷,构建生活德育的模式是当代学校德育改革和建设的正确抉择
  
  以生活为基点的当代德育的模式的崇高使命在于通过塑造伦理精神,培养圆满人格,改善人们的道德生活,实现道德对人生的肯定、调节、引导和提升。现代社会特别关注人的发展的要求,为了扭转现代德育脱离生活实际、德育实效降低的局面,以生活为基点的道德教育模式的建构,必须从德育新理念、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与途径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1.全新的德育理念为以生活为基点的当代德育导航
  德育是一种精神性的影响人的心灵的活动,是一种以德性人格影响德性人格形成的交互活动。这就要求育人者既要有完美的德性人格,更要有崇高的育人理念:尽可能以善意的方式给学生精神关怀,通过道德生活中的生命体验实现内化,把社会的道德要求内化为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人格境界。德育在本质上是人格的、生命的、完整生活质量的教育,它必须与生活交织、渗透在一起。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教育者对德育过程的生活性、活动性、情感性和生成性等特点缺乏认识,致使有些教育者误以为只要通过学校的思想品德课、政治理论课把正确的道德知识、道德规范灌输给学生就能达到教育学生、促进学生道德人格完美的目的了。这种灌输性的传统的“美德袋”式的德育必须改革与创新。要强调道德主体性、自主性的培养,注重道德主体的内心体验和亲身感受,使学生学会践履道德,在做中体验,在体验中融合与内化,达到知情意统一、表里如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