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基于社会建构理论的道德教育探析

作者:邓和秋




  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社会建构理论是构建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流派,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社会建构理论的形成为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并对道德教育产生了积极且深远的影响。社会建构理论认为,道德教育离不开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的制约,道德的建构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道德在其本质上是在社会文化实践和话语中建构出来的。建构理论强调学习不是教师主动的灌输,也不是学生顺从的接受,学习是一个主动的、有明确意图的、积极的建构实践,包括相互作用的意图和反思等行为。
  
  一、社会建构理论出现前的道德教育
  
  社会建构理论出现以前,传统的知识观主要分为外因论和内因论两大类,外因论者认为,外部客观世界是第一位的,大脑只有准确反映它时才是最好的运作,知识是个体内部世界对外部世界的存在进行反映或准确表征时形成的;内因论者认为,人的大脑本身有着准确的运作方式,它强调人类自身的推理、逻辑或概念加工的能力。二元论的假设本身有着严重缺陷,无法解释知识的发展、其他个体头脑中的知识或最初的意义。受这两种知识观的影响,传统的道德教育是以灌输式教育为主,由教师向学生传授道德理论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即重心放在使个体获得知识的认知层面上。认知层面提高了,道德行为能力却未见提高,从而导致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脱节。
  社会建构理论是在构建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它的理论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皮亚杰的结构观与构建观、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和布鲁纳的认知理论。从道德教育的角度来看,社会建构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人在与他人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自己的道德认识和认知,即这种道德认知建构的活动是在社会的文化背景之中。我们的道德教育受到所处的情境与语境的极大制约,离开了具体的情境就没有关于对象的理解。反过来说,道德认识是受到来自情境与语境的信息的支撑才得以成立的。个体在社会文化背景下、在与他人的交往和互动中主动构建自己的道德认识与知识;学习个体与社会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人的道德知识来源于社会的建构。道德知识根本不存在于个体内部,而是属于社会的,个体不能独占知识,只能分享知识。道德认知过程被看作是人使用语言和话语的结果,而语言和话语是社会性的,是人际交流的产物。道德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利益的等价关系或者平等关系。这种等价关系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们在经济利益上的对等关系;二是人们在基本权利上的对等关系;三是在经济利益和各项基本权利面前人人机会均等。
  
  二、社会建构理论的产生对道德教育的启示
  
  1.道德教育应注重对话式的教育模式
  社会建构理论认为,语言在心理学中具有工具性的价值,具有生成性和建构性特征。人以对话的方式生活,没有对话就没有人,话语交流取决于话语情境和对话者双方的关系。因此,要使学生参与到对话中来,要让学生从被动的客体转变为这一社会关系中的主体。话语是实践的一部分,道德教育离不开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的制约。道德教育过程中,把学生当成实践活动的主体之一,给学生以充分的发言权利,使抽象的道德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们的日常话语。话语观表明了道德向日常生活的回归,道德判断明显地表露在人类相互影响话语中。青少年对诸如公正、幸福、善良、责任和义务的观点大都来自和人们的日常对话。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为具有道德气质的人,在道德教育的对话过程中,师生要把个体的深刻经历参加到对话中来,并且通过对话进一步将经验转化为知识。在道德教育的对话过程中,对话双方都在经历理论加工。个体通过道德知识的转化和道德概念的加工,逐步内化成自己的道德观念,才能指导我们自己的道德实践。
  总之,随着社会朝着多元化角度的发展,传统道德意识已经逐渐淡薄,道德败坏现象严重,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物欲横流的社会的需要,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意识,转变传统道德教育方式和方法是大势所趋。在后现代主义的潮流下,以社会建构理论为理论渊源的对话式的道德教育模式诞生了,从而开启了道德教育的新领域。
  2.注重道德教育的情境化和社会化
  纯粹的、脱离一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道德教育只是一种就事论事的说教,并不具有实质性的作用。因为语言的意义是通过社会性相互依赖获得的,语言的意义基于情境。以语境论为隐喻的社会建构理论认为,自我是语境的创造物,自我在关系中得到确认,自我不可分割地依赖于我们日常的语言和言语实践。语言的社会价值和意义主要来自于特定情境和语境下人们使用他们的方式,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意义,意义是由人创造的,是在情境中生成的,因此,道德教育安排的内容应该直接与实际的应用情境相关,与丰富多彩的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道德意识,建构道德知识体系。脱离生活和情境的任何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可见,在道德教育中营造一种活生生的生活氛围,激起尝试和模仿的热情,是我们道德教育改革的重要使命。
  社会建构理论认为,个体在社会文化背景下,在与他人的互动中,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与知识。可见,个体与社会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同样离不开社会这样一个宏观大背景。道德教育如果能够紧密结合现实社会,理论联系实践,就能有效地提高德育的实效性。通过使道德教育社会化,能够及早地使学生融入社会,感受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及早地适应社会,并且能够坚定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不因外界诱惑而改变立场,培养学生真正独立的道德意识。道德教育必须社会化,只能社会化。道德教育必须社会化是因为随着社会急速发展,要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能够安全地由学校过渡到社会,道德教育社会化为学生顺利进入社会做好准备。学生只有认知到社会道德现状,才能够使自己不至于随波逐流。道德教育只能社会化是因为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具有道德品质的社会人。
  3.注重道德教育目标的最近发展区化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社会建构理论的理论来源之一。最近发展区是指:一种儿童在正常的情况下自己能够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水平,另外一种儿童无法独立完成,但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之下能够顺利完成任务的能力水平,这两种能力之间的差距就称之为最近发展区。这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最需要达到的教育基本目标。该理论认为,道德教育同样存在一个“最近发展区”的状况。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是中小学进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大学以及大学以上的学生反而需要进行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从而使我国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一直处于低迷时期,从根本上忽略了人的成长发展规律,忽略了个体知识建构的层级性规律。学生的认知能力总是有限的,只有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进行指导教育,才能够帮助学生真正体验到道德教育的目标。因此,教师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可以运用这一理论为学生道德发展提供指导,并通过支架的帮助使儿童达到其最高的发展水平,从而使老师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引导和帮助儿童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最高的发展。
  在道德教育过程中,首先,教师要主动了解每一位学生的道德发展状况,找到学生身上的优点以及不足之处,确立道德教育的最低层次的发展水平,这是最近发展区的第一个能力水平。其次,教师通过调查研究,给学生提出一定的道德问题,尤其是一些道德两难问题,要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解决相关问题。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能无法辨别如何才是正确的选择,但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迅速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是最近发展区中的第二个能力水平。通过这种层级式的道德教育,学生的道德水平才能够呈螺旋式方向发展。可见,“最近发展区”式的道德教育目标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三、结束语
  
  建构理论的产生对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建构理论的产生有利于促进道德教育回归生活实践。社会建构理论将人的心理定位于个体与社会活动的产物,将道德教育看作是在实践共同体中基本的文化适应过程,认为个体的道德品质是道德主体在社会背景下、在与他人的交往和互动中通过解决内心矛盾冲突而主动建构起来的。可见这完全不同于传统的以灌输道德理论知识为主的道德教育。其次,建构理论的产生有利于道德教育向更科学化的方向发展。社会建构理论为道德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基础。作为一种先进的哲学理论,尽管也存在着局限性,但它仍然能够引导道德教育向更科学的方向发展,能够汲取当今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紧跟时代的步伐,朝着一个更科学更富有人性化的方向前进。再次,建构理论有利于拓宽道德教育的视野。社会建构理论产生以来,学者们对社会建构理论的应用研究范围越来越广泛,道德教育已经不再仅仅是属于“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可以渗透到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多个方面。
  
  参考文献
  [1] 徐斌艳.激进建构主义的认识理论.全球教育展望,2001(10).
  [2] 陈俐.建构主义及其德育观.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1).
  [3] 邹艳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根源与逻辑起点.外国教育研究,2002(5).
  (责任编辑付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