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构建

作者:蔡永明




  学校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是对教学工作进行的全方位、全过程、全员性质量检查的一套操作系统,主要包括构建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保障制度实施、严密组织管理、信息总结反馈及结果信息的使用等六个环节。
  
  一、构建教学质量监控系统
  
  教学质量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多因素的复杂的运动过程,它是由若干阶段、若干环节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完整过程。这个过程的每个阶段和每个环节都对教学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必须注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多因素、多环节的综合管理,并使之达到整体优化,重视对计划过程、教学过程、评价过程、信息反馈过程的全过程监控,并力图抓住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实行标准化管理,以质量标准来预测、考察、追踪、评价、控制各因素的优化程度,使其达到整体优化的最佳状态。这些措施对于保证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过程是进一步明确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提高教学质量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是教学质量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第一,研究出台各级各类评价指标体系,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评价工作。如对学校、教研室、教师、课程等等的评价。及时迅速调整各环节、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其更加适应质量目标的整体要求,在发现问题时能迅速有效地找出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与方法。
  第二,围绕质量监控的总体目标,在原来规章制度基础上增加相应的规章制度,特别是增加奖惩制度,以保证各项管理目标的实现。
  第三,建立多方位的教学质量监控队伍。除各级领导、教学处、教学管理人员外,需增加专家督导、学生信息员及社会评价等渠道的质量监控队伍。使教学及管理的每一环节时刻处在有效监控下。
  第四,要保证对评价结果充分合理的使用,要与单位和个人的利益紧密挂钩。
  学校的教学管理是一个多层次、多序列、多职能的完整体系。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外部因素外,还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可控因素。在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时,注重从学校办学的整体目标出发,紧紧围绕质量目标,采用整体优化的原则,如师资力量、学生素质、学校的设施条件和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
  
  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制度是整个社会组织或某一事项的整套的行为准则或有关人员的行为规范。教学方面的规章制度是学校规章制度的主体部分,它主要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及与教学有关的行为予以规范,是师生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是培养良好校风的重要手段,是实行科学管理、保障教学正常运行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学质量监控的内容涉及从学生入学到毕业后的表现的整个过程的教、学、管的每一个环节,内容多,范围广。因此,学校要紧紧围绕质量监控这一目标重新审视、修改、增加自己的规章制度。整体方面,从学校发展规划、课程建设到培养目标的确定、教学计划的制定等方面都要进行多方研究和论证,从而形成制度。管理者方面,从校领导到各职能部门的各岗位和各教学单位的各岗位,都必须有明确的岗位职责规范,同时细化为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教师方面,从教材选用、备课、授课、作业布置及评阅、辅导、复习、命题、监考、阅卷到科学研究等也都应有相应的制度来进行规范;学生方面,主要包括日常行为规范、学籍管理规定、各种奖惩制度及其他学生管理制度等等。在所有的制度中,要严格贯彻奖惩制度。如果没有这些制度来约束,势必造成很多混乱和矛盾,从而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使教育质量滑坡。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在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上均感难以顺利进行,其主要原因就是有关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或现有制度未得到真正落实。因此,学校的管理者应对教、学、管理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使学校的每个人的行为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为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和实现教育培养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保障制度实施
  
  制定制度的意义在于实施,有制度不发挥作用等于没有制度,达不到制定制度的初衷。一些学校管理不顺就是因为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或制度闲置,只有解决制度的贯彻落实问题,才能使制度发挥应有的作用。执行制度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发挥师生的自觉性。贯彻制度的过程,实质是一个统一行动的过程。为了统一行动,首先必须统一对行动准则的认识。提高认识的关键在于依靠群众充分讨论而后定出制度。其次在于经常地宣传制度的目的、意义,使群众真正理解为什么要遵守制度。学校所制定的每一项制度都要经过全体教职工的充分讨论,使大家对制度的要求、目的和意义等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由束缚感上升为信服感,从而使全校上下紧密配合,共同为保证教学质量而努力。
  2.坚持训练,培养习惯。欲使各种规章制度成为师生的自觉要求,除提高思想认识外,还应坚持训练,长久不懈,相沿成习。对学生,应在新生入学、期末考试前等时间进行灌输教育;对教师和管理人员,也应定期就各种规章制度,特别是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培训学习。在执行过程中,学校管理者要严格要求,不姑息迁就;并且要口径一致,不能此严彼松,甚至互相矛盾,使师生无所适从。
  3.加强检查,依靠全体师生监督。认识与行动并不同步,进行了制度教育并不等于所有人都能遵守制度。任何团体的成员,觉悟有高有低,认识和行为基础不整齐,从提高对制度的认识到形成自觉习惯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检查。教学管理制度涉及教务和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除了管理者的督促检查外,还要利用包括教学督导组以及学生信息员队伍在内的全体师生的监督。可设立意见和建议箱,利用网络等手段,多方面开辟信息反馈渠道。要形成强有力的舆论氛围,形成遵守制度光荣,违反制度可耻的风气。
  4.加强总结和奖惩,及时强化。总结是为了使已制定的制度更加完善和更好地贯彻。总结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要实事求是。要采取强化措施,对遵纪者奖,违纪者罚,不应有任何的特殊和例外;并且要特别注意奖惩的科学性,应尽量减少负面效应。
  
  四、严密组织管理
  
  学校是一个组织,其中的每一个个体必须进行有意识的协调并形成合力,才能保证这一组织的发展。管理是组织中维持集体协作行为延续发展的有意识的协调行为,管理的要素有组织目标的设定和转化、确立和维持信息沟通系统、确保必要的活动以及领导等方面。管理的必要性来自于组织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因此,建立严密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维持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在组织管理上下功夫。首先,要确立科学的管理目标。学校建立教学质量监控系统不外乎是为了保证教学秩序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校能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在教育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站稳脚跟并取得大发展。其次,要建立教学质量监控的信息沟通系统。各级教学管理人员、专家督导组、全体学生等组成了教学质量监控的大组织系统,每个人都是关键因素。在教学管理人员选择上要相当谨慎,在主管部门领导、各教学部门领导、职能科室人员以及教学管理人员的配备上,都要考虑其业务素质、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等因素,使每个人在工作中都能树立大局意识,并积极主动地围绕既定工作目标而努力。
  
  五、信息的总结反馈
  
  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在消灭薄弱环节、改进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过程中主要利用从各个途径反馈回来的信息。包括学生信息员、全体教师和学生、专家督导组等反映上来的意见和建议、日常教学检查结果、各级各类评价结果、社会及用人单位反馈回来的信息等等。这些信息是学校教学及教学管理过程中各种意见和问题的综合反应,是非常宝贵的资料。学校要就这些信息进行梳理和研究,进一步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最大限度地消除教学和管理过程中的不正常和不规范现象。在信息反馈总结过程中,要做到三个方面:一是主管工作人员一定要细心,每条信息的每一个细节都核实清楚,不能有半点出入,务必保证信息的真实准确。虚假或不准确的信息只能导致对问题错误的处理,走不必要的弯路。二是对信息的汇总要注意分类进行。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能解决的问题可直接反馈给有关单位;解决不了的逐级进行反映和协调,直到问题能妥善解决。三是充分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进行统计汇总和分析,并使此项工作尽量标准化,并提高工作效率。
  
  六、结果信息的使用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结果信息既包括教学及教学管理过程反馈回来的涉及教师教学、教学管理各环节等可直接解决或处理的单一问题,又包括涉及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等教学和教学管理改革方面的综合问题和现象。特别是对各级各类评价的结果信息要进行科学奖惩,奖勤罚懒,引导学校每一个体紧紧围绕总体管理目标积极工作。如对综合表现和单项表现好的教师和管理人员要依制度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反之进行惩罚,并且记入教师业务档案,并列为评聘职称的加减分项目。只有把结果信息充分与利益集合起来,才能有效发挥质量监控系统的最终监控作用。
  (责任编辑付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