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优化督导模式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作者:余 柯 李晓红 王亭婷 汪 枫




  就当代教育管理思想来看,教学督导包含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的涵义。狭义的教学督导是指“督教”,就是对教师的“教学”进行监督和指导,重点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督导,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效果进行检查和评估。广义的教学督导包括“督教”、“督学”和“督管”。其中“督教”如前所述;“督学”是指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进行多方面的督导;“督管”是指对教学育人环境的管理进行督导,对教学管理进行检查、监督和评价。实践证明,要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督导的作用,就必须督教、督学、督管同时开展,通过对“教”、“学”、“管”全面督导,对学校教学工作总的运行状况(包含课堂教学)进行监督、检查、指导与评价,促进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严格化,提高管理效率和教学质量。通过捕捉教学工作中的真实状况和信息资料,为学校领导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一、教学督导的功能剖析
  
  教学督导是对教学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的教学管理活动。督导的核心是教学质量监控,教学督导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督教
  从教学的角度讲,教学督导工作可以起到规范教学的作用。法国教育界认为,教学活动由三个过程构成。施教过程,强调教师与知识的关系,指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的知识传授活动与实践;培养过程,则突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指教师在课堂上教育学生的行为中采用的关系方式;学习过程,强调学生与知识的关系,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消化活动,这三个过程决定了教学情境。教学督导工作则从研究教学情境入手,全面规范教学的基本行为、基本内容以及考试。从目前教学督导工作中发现的施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来看,主要有教师的板书、仪态、语言等方面的问题。有的教师整堂课没有板书,教学基本内容学生无法记录;课堂讨论不作结论性的总结;教师对教学内容理解不深,课堂上照本宣科或随便应付;有的教师控制不了课堂纪律,学生逃课、厌学等现象时有发生。督导组针对这些现象提出批评建议和要求,以规范基本的教学行为。因此,没有教学督导工作的开展,不可能发现教学内容中存在的问题,不可能对教学工作的改进提出针对性的意见。
  2.督管理
  从学校管理的角度讲,教学督导有利于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教学督导工作,是建立教学管理竞争机制的基础,是实施学校管理工作最直接的依据。首先,科学的教学督导工作将各种手段综合运用,将评估数据不断量化、客观化、科学化,在分析比较中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从而避免目前对教师工作的肯定仅限于群众评议,仅靠考试的方式,主观随意性太强,人为干扰因素太多的局限。打破由于人际关系所形成的教学单位中缺乏活力的板状结构,对教师的工作给予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从而形成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最大程度地激活每个教师的发展潜力。
  3.督学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学生的督导,与学生多方面接触沟通,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和他们共同探讨改善教学效果的途径,及时发现他们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自觉性,促成良好学风的形成。
  
  二、优化督导模式充分发挥督导作用
  
  1.提高认识,为督导工作准确定位
  目前,对教学督导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作用已经达成共识,但其实际定位与其实际发挥的作用并不相称。在组织建设上,绝大多数督导机构没有形成独立组织,而是依附于行政机构;在人员安排上,以兼职居多;在待遇上,没有将督导业绩与收入挂钩。由于上述原因,致使各级领导及部分教师对督导信息和督导结果没有引起高度重视。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建议提升组织规格,提高教学督导员的政治与经济待遇。根据现代督导的特征,教学督导机构应该是学校教学检查和咨询机构,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校长教学管理工作的助手和参谋,所以督导组织应作为独立机构存在,不能挂靠在教务处或其他行政机构中。否则,将无法很好地发挥对教学及其管理全过程的监控职能。
  2.深入课堂,建立健全全过程督导机制
  课堂是进行教学研究的载体,只有深入课堂,才能找准教学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督导。深入课堂,开展教学研究,可以使督导工作不浮于表面,是进行教学督导的良好方式。按照现代督导理论,教学督导应该是“督教”、“督学”和“督管”的有机结合,这样的督导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过程督导。其中督教的目的是通过对教师的监督和指导,建立良好的教风;督学的目的是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督和指导,建立良好的学风;督管的目的是通过对教学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指导,使得管理工作更规范,更有秩序。通过全过程督导,建立良好的校风,这也是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只有实施全过程督导,才能更好地发挥督导作用,保证学校良好风气的形成。
  3.以导为主,稳步实现从“督”向“导”的发展
  督导是监督、指导两方面的结合,我们常言督因导而发,导因督而生,其互为因果,相辅相成。但要真正地使督导工作卓有成效,起到帮助学校改进管理的作用,则需要更多地关注指导这一环节,这也正是目前教育督导改革的趋势。教学督导工作从形式上主要是“督”,但从实质上看则着重在“导”,我们的工作实践已逐步实现了由“督”向“导”的发展。通过多年的督导工作实践,使我们对教学督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所谓“督导”,意味着既要有“督”,又要有“导”,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没有“督”就谈不上“导”,而没有“导”,“督”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注意做到“督”与“导”的有机结合。在“督”的方面,加强针对性,突出重点;在“导”的方面,提供明确的工作思路和改进方案,促使后进变先进,工作出成效。
  4.以教学改革为主线,将督导纳入学校日常工作中
  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出现了许多热点和难点问题,督导与职能部门沟通后,可以其中一些工作作为专题督导的对象,进行深入、系统、扎实的调查研究。并以专家们崇高的学术威望、丰富的教学经验、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教师、学生和相关部门,调动他们共同参与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教学督导要善于以敏锐的视觉去发现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拓展督导范围和内容,科学地部署督导工作,同时还要注意延伸督导工作的触角,提高督导的时效。
  5.树立教学督导的权威性
  督导部门的权威建立在其特殊的机构性质、工作职能和督导评估结果的应用上。督导对教学考核评估的结果必须具备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因此,督导过程不能受权力和感情因素的干扰,而要敢于把客观真实的情况反映出来。我们认为,督导考评结果除了作为奖励依据外,还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外公布。因为这个督导结果是客观的、公正的、真实的,对督导当事人该表扬应公开表扬,该批评者适当公开批评,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督导的实际作用。目前,学校对督导结果的利用是不充分的,更多地是作为内部参考来处理,这样一来不仅起不到督导的实际效果,而且很难树立督导工作的权威。
  6.加强督导队伍建设
  应该看到,我国的教学督导工作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一些学校的教学督导队伍不稳定,人员素质和能力达不到应有的标准,知识结构老化,层次不合理。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1)吸收优秀中青年教师参与督导,不断吸收新鲜血液,增强组织活力和督导创新能力。(2)加强督导人员的继续教育,不断更新知识,使教学督导组(团)成为学习型组织。(3)加强督导队伍的作风建设。教学督导员既是监督者,也是被监督者,应坚持原则,公道正派,敢讲真话。(4)以人为本,善意督导,服务至上。
  7.加强督导信息库建设
  督导过程就是教学信息的收集、储存和传递过程,教学督导要注意教学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保管工作,建立教师信息库,逐步形成较完备的督导信息系统,为学校培养和选拔人才提供支持和依据。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督导的理念将不断创新。先进的现代管理科学、行为科学、人文科学以及现代化的手段将逐步运用到督导工作中来,督导工作的思路、手段和方法会不断更新,督导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将不断增强,督导模式与运行机制也将更加优化和科学,教学督导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必将得到充分发挥。同时,教学督导组织也要加强自身建设,注重自身学习和继续教育,充分发挥作用,运用督导机制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 钱菁,何晶.试论教学督导工作中“三督”的内容和形式.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5).
  [2] 曹德品,徐维廉,王丽娟.“三督一体多方位”教学督导模式.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5).
  (责任编辑张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