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儒家德育思想与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
作者:王爱云
一、关于“天下为公”和“见利思义”
“天下为公”最先出自《礼记·札运》[3]:“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不能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儒家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社会利益等整体利益称为公义,而把个人的利益称为私利,在调整和处理个人与整体的利益关系上,主张“见利思义”。“见利思义”出自《论语·宪问》[4]:“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天下为公”和“见利思义”是爱国主义的思想基础,曾对我们民族的发展进步产生过十分积极的影响。
当今,我国经济虽然有了快速发展,但还是发展中国家,民族复兴大业远未完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者应当倡导“天下为公”,反对“重利轻义”的自我奋斗,培养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为整体利益献身精神,鼓励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刻苦学习,提高素质和能力,将来为国家为人民多做贡献。
二、关于“仁者爱人”和“尚中贵和”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樊迟曾经问老师仁的道理,孔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孟子进一步引伸出“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5]一语。“仁者爱人”的形式有多种,有骨肉情、手足情、师生情、友情、爱情、乡情。孔子曰:“爱众而亲仁”;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等,都表达了儒家博爱大众的情怀。儒家对“仁”的许多解释都从人的心理角度出发,又结合人的血缘、亲情、意志力等,从而使其思想充满了心理感染力,渗透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
“尚中贵和”,主要是“中和”二字。孔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意思是“中庸”作为一种“德”,已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又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中”与“和”结合起来,称之为“中和”,《礼记·中庸》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都体现了儒家“尚中贵和”精神。“中和”的意识早已植根于中国人的意识里。因此,中国人提倡中庸之道,以和为贵,“天时地利人和”、“家和万事兴”、“国和民气旺”等道理已是人皆所知。
现今,由于物质的诱惑和多元化的影响,一些青年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表现为不敬重父母,不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不懂得感恩回报;不关心别人,不考虑别人感受,甚至损害别人利益。从而造成与父母、与同学关系紧张,自己焦虑不安,形成不良的道德人格。因此,教育者应推崇“仁者爱人”和“尚中贵和”精神,教育学生敬爱父母,友爱同学,培养为人民服务意识;学会感恩,学会与人相处,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三、关于“厚德载物”和“勤劳俭朴”
儒家提倡道德教化,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意思是要求统治者以德施政,德教优于刑治。《周易·坤卦·象传》[6]言:“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说,大地博厚宽广,君子仿效其德,就应当像大地那样,能容载万物。这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宽厚包容精神。中国历代都有儒家学者薪火相传,形成了执政者“以德治国”、百姓争做“君子”的优良传统。
关于“克勤克俭”,《尚书·大禹谟》[7]言:“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惟如贤。”意思是勤劳于国,节俭于家,不骄傲自满就是贤人了,表达了先民勤劳俭朴的道德追求。“天道酬勤”、“勤能补拙”和“一生之计在于勤”等成语和谚语讲的都是这个道理。
教育者提倡“厚德载物”和“勤劳俭朴”精神,培养学生虚怀若谷,宽容大度,善于理解人和关心人;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艰苦奋斗,自食其力等优秀的道德品质。
四、关于“自强不息”和“操守气节”
儒家主张人应当自我奋发,永不停息。《周易·乾卦·象传》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孟子曰:“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孟子·告子下》)等,都是“自强不息”的写照。
儒家也强调“气节”,“气节”包括志气和节操。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这种“大丈夫”精神,表达了儒家人格独立的高尚取向。
当前,青年学生中一些人不能勇敢地面对困难,甚至自暴自弃。也有少数同学产生仇富心理。因此,教育者要倡导“自强不息”和“操守气节”的精神,教育学生在人的一生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要百折不挠,执着进取,须知“自古英雄多磨难”、“梅花香自苦寒来”,发奋学习,努力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五、关于“革故鼎新”和“杀身成仁”
儒家精神涵有与时俱进的思想追求。《周易·杂卦传》言:“革,去故也;鼎,取薪也。”“革故鼎新”旨在强调坚持变革,去旧更新。《周易·系辞传》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意思是说,事物发展到极点(“穷”),就要因时变革,只有变革,才能打开前进的通道,打开前进的通道,才能长治久安。“仁”是儒家思想的出发点,“杀身成仁”是儒家精神的最高境界,孔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这一精神曾激励一代代中国人革新图强。因为改革,所以前进,使得中国曾几度成为世界强国。这一精神也曾鼓舞无数志士为国捐躯,史可法“城存与存,城亡与亡。我头可断,而志不可屈”的豪情、谭嗣同以流血唤醒国民的勇气、黄花岗烈士从容就义杀身成仁的壮举以及无数共产党员视死如归的高度自觉等,都光照日月,砥励后人。
当今,我国正在深化改革开放。时代呼唤着儒家的变革精神,虽然和平建设时期不需要太多的流血牺牲,但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伟业需要更多人忘我工作,无私奉献。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上指出:“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因此,教育者应当教育青年学生学习儒家“革故鼎新”和“杀身成仁”精神,以复兴民族大业为己任,刻苦学习,培养开拓创新能力。
六、关于“诚实守信”与“尊荣知耻”
“诚实守信”是儒家大力倡导的美德。孔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论语·卫灵公》)。《礼记》曰:“士以信相考,百姓以睦相守,天下之肥也。是谓大顺”(《礼记·札运》)。可见,“诚”与“信”是一致的,诚实守信是做人立身处世的根本,也是治国之本。
“尊荣”、“知耻”是儒家道德人格的基础。孔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论语·公冶长》)。孟子曰:“人不可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孟子·尽心上》)。在孟子看来,一个不知耻辱的人是不配做人的。儒家也将个人的荣辱与国家、民族联系在一起。孔子曰:“物耻足以振之,国耻足以兴之”《礼记·哀公问》)。
近年来,我国经济领域缺乏诚信现象十分突出,部分青年学生诚信意识也变得匮乏,荣辱感下降,如抄袭论文、考试作弊、履历掺水等。因此,教育者应当强调“诚实守信”和“尊荣知耻”精神,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和荣辱观教育,使青年学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扬善弃恶,成为我国德才兼备的建设者。
当然,儒家德育思想也有“忠”君和轻视妇女等糟粕,在近代新旧社会的更替中几次被颠覆,但无法否认其中蕴涵的理性智慧。毋庸置疑,儒家德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塑造我国“君子”型道德人格中曾发挥过重要作用。新时期在我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努力挖掘儒家德育思想中的积极因素,培养青年学生健康的道德人格。
参考文献
[1] 于天红.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吉林教育,2006(12).
[2] 黄钊.论儒家对构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大贡献.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4(4).
[3] 礼记.钱兴奇等译注.长沙:岳麓书社,2001.
[4] 论语.麦晓颖等译注.广州:广州出版社,2001.
[5] 孟子.王亚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6] 周易.宋祚胤注释.长沙:岳麓书社,2002.
[7] 尚书.徐奇党译注.广州:广州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