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中小学语文教材中语气词“啊”的音变及其用法例谈

作者:颜丽娟




  语气词“啊”的音变是指普通话的“啊”作为语气词出现在句末或句中停顿处时,因受语流中前一字(音节)末尾音素或韵母的影响而发生的不同音变,反映到书面上,人们一般认为要用不同的字形来表示。
  为了了解现行语文课标教材中语气词“啊”的音变及音变后的用字情况,我们对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三套语文课标教材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察,发现教材中语气词“啊”音变后的用字相当混乱,这将会给中小学语文教学以及我们的推普工作带来不少的负面影响。下面将调查所得整理成文,并就语气词“啊”的音变及音变后的用字问题谈一点看法。
  
  一、语气词“啊”的音变规律及音变后的用字
  
  语音学原理认为,普通话语气词“啊”的音变,主要是因语音同化或异化作用而引起的增音现象,其音变规律可归纳如下:
  
  (此表参看邢福义《现代汉语》1993年11月第2版正文第91页)
  从上表可以看出语气词“啊”的音变规律大致分为6种变化,它们分别是:ya、wa、na、nga、[za]、ra,音变后“啊”的用字有4种写法,它们是:在变读为ya、wa、na时分别写作“呀、哇、哪”;变读为nga、[za]、ra时因没有对应的汉字仍写作“啊”。(下文暂且将其称为“规范”)这样,语气词“啊”音变后就有“呀、哇、哪、啊”4种写法。对此,学术界已基本达成共识。
  
  二、语文课标教材中语气词“啊”用字的混乱状况
  
  所谓混乱,是指语气词“啊”在音变后未按上面所述的“规范”用字书写。
  混乱的具体情况如下:
  
  从上述数据可见,若以“规范”为标准,北师大版不规范率最高,为61.16%;其次是人教版,为53.7%;最后是苏教版,为34.5%。
  不规范的用字情况,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前者是该类的规范用字,后者是该类的不规范用字):
  1.呀→啊
  (1)不算完,你还打算找红衣服小伙子打一架(jià)啊?(苏九下P48)
  (2)飞禽走兽和人类一样,有自己的生活(huó)啊。(北七上P148)
  (3)哪个当妈的不巴望着孩子长高个(gè)啊!(苏九下P47)
  (4)我多么想写(xiě)啊……(北三下P112)
  (5)他多盼望能有一枝笔(bǐ)啊!(人三上P142)
  (6)漓江的水真绿(lǜ)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人四下P6)
  以上各例的“啊”分别用在a、o、e、ê、i、ü音素之后,均应读作ya,写作“呀”。
  2.哇→啊、呀、哪
  (1)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zhū)啊。(人三下P12)
  (2)不要忘记小时候班主任的教导(dǎo)呀!(人四上P136)
  (3)唱啊,跳(tiào)啊,敬爱的老师,亲爱的伙伴。(苏二下P29)
  (4)我虽然很懒惰,可是也知道害羞(xiū)呀!(北五上P89)
  (5)……快起来,二姑还要看你耍大刀(dāo)哪!(北六上P60)
  以上各例的“啊”用在音素u或ao、iao韵母之后读作wa,应写作“哇”(ao、iao的末尾音素o实际是稍松的u)。
  3.哪→啊、呀
  (1)桂林的山真险(xiǎn)啊……(人四下P7)
  (2)卫兵说:“是宝岛台湾(wān)呀!”(苏六上P8)
  (3)寡妇的日子真难(nán)啊!(北六上P4)
  以上三例中的“啊”用在音素-n之后,读作na,应写作“哪”。
  4.啊→呀、哪
  (1)孩子,它可是娘心尖的一点亮(liàng)呀。(人五上P161)
  (2)……哪里是小关公,我是大关公(gōng)哪!(北六上P59)
  (3)好多的麦子(zi)呀……(人五下P58)
  (4)什么事(shì)呀?(苏三上P49)
  以上各例的“啊”用在ng、-i[]、-i[]音素之后,分别读nga、[za](“z”为s的浊音)、ra,均应写作“啊”。
  另外,我们在考察中还发现苏教版和北师大版语文课标教材有多处将句末语气词“啊”写作“呵”。
  宿营地篝火红呵,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苏七下P33)
  司机说,你们的运气不错呵……(北五上P19)
  “呵”是“啊”的异体字。查李行健主编的2004年1月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发现“呵”已经没有作句末语气词的用法了,因此这也是“啊”用字不规范之例。
  
  三、原因分析及意见建议
  
  1.原因分析
  (1)一部分编写人员不懂得或不重视语气词“啊”的音变规律及用字区别。
  (2)目前国家对于语气词“啊”音变后的用字没有一个明确而统一的标准。
  (3)一些字典、词典等工具书以及现代汉语教材对语气词“啊”的音变用字采取了两可的处理办法。
  (4)学术界对“啊”音变后的用字研究不够重视,也不够深入。
  2.改进建议
  语气词是现代汉语重要的语法手段之一,“啊”的使用频率又比较高,其音变后的用字混乱,势必会给中小学语文教学和我们的推普工作带来许多麻烦,同时也将影响到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进程。
  (1)必须要有一个明确而统一的使用标准,也就是给语气词“啊”音变后的书写形式作出一个明确的规定。这就要求国家有关部门尽快组织专家学者进行研究,从而制定出一个科学而又可行的标准。
  (2)既然语气词“啊”在语流中永远不读a[A],那么从发音的实际出发,书面上就应该用不同的汉字来表示。这样使用便于诵读,也便于学习和掌握“啊”的音变规律。
  (3)中小学的汉语拼音教学应重视并加强对语气词“啊”的音变规律的学习,使孩子们从小就掌握普通话语气词“啊”的音变规律,并正确地用不同的汉字来书写,形成说好普通话的能力。
  (4)编写人员应加强对普通话语音知识的学习,树立规范意识,成为规范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表率,这样才有可能将一套语言文字规范程度较高的教材奉献给我们的孩子们。
  
  参考文献
  [1] 徐世荣.普通话语音知识.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80.
  [2]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3] 邢福义.现代汉语(卫星电视教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4] 邢公畹.现代汉语.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
  [5] 张登岐.现代汉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 郑作广.普通话培训与测试.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7] 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04.
  [8] 张桂枝.语气词“啊”的音变及其用字规范问题.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6).
  [9] 白朝霞.现代汉语语气词“啊”的规范问题.德州师专学报,1996(12).
  [10] 本文调查的中小学语文课标教材主要包括人教版的18册(2003年12月);苏教版18册(2004年12月、2005年11月);北师版16册(缺8、9年级下册,2003年10月、2007年7月)。
  [11] 文中用“人”、“苏”、“北”分别表示人教版、苏教版、北师版;用1至9个汉字分别表示1~9年级;“上或下”分别表上册、下册;用“P”加数字表示页码。
  (责任编辑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