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英语课堂中文化渗透的有效策略

作者:齐明君




  语言与文化就像是一对孪生姐妹,它们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过来,文化又要靠语言才得以记载和传播。语言与文化之间这种密切的关系决定了在教授语言的过程中,我们无法避免其中渗透着的文化因素。而现实中,我国的英语教学长期以来由于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几乎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语言形式上,成为完全脱离社会文化语境的单纯的语言技能训练。句型操练等机械式练习充斥课本,语法规则讲解占用了整个课堂时间,为数不多的情景对话也常常违背英美文化规约,出现文化禁忌。像“How old are you?”“Where are you going?”等等屡见不鲜。这种将语言与文化截然分开的作法势必会导致学生跨文化交际中的挫折和障碍。
  另一方面,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带来了全球意识,使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产生了紧缩,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语言作为人们交流的主要工具,其交际功能日益受到强调。同时,不同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社会习俗等都会有所差异,不了解这些差异必定会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时代的特点要求我们不能再故步自封,而应给予文化教学充分的重视,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那么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如何组织实施文化教学,才能将语言教学同文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既训练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又培养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呢?许多学者对此问题有过不同的阐述和探讨,可谓众说纷纭。在此,笔者想从中学英语教学实际出发,阐述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培养文化意识,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要想将文化教学寓英语教学中,使学生在习得语言的同时习得相关文化,首要的任务便是培养文化意识。这里包含两个方面:1.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结合语言材料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使其意识到母语文化与英美文化可能会有异同,需要从多重角度去理解这些文化,只有以这些文化规约来指导自己的交际实践,才能保证其符合语用规范,实现有效交际。如在教对否定问句的回答时,英美是以答句的肯定或否定为标准。如答句本身为肯定式,就答Yes,反之答No。而我们则以问句为标准,如同意问句所否定的事实,便答“是的”,反之答“不”或“没有”。这时我们可以借用这个差异向学生解释这是因为英美人士和我们看待问题的出发点不同,角度不同,也就是思维方式不同,进而引入到英美文化和汉文化是各有特色,互有差异的。这样,就在学生的头脑里形成了“文化差异”及“文化差异所导致的语言差异”这样两个概念,使其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从而更有效地学习语言。2.在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的同时,英语教师也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的的现代英语教学要求教师不仅有深厚的语言功底,更得有丰富的文化知识以及很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只有教师具有对文化的洞察力、理解力才能给学生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而现实中,由于特定历史原因,大部分教师文化功底较薄弱,教学过程中也只注重语言知识本身的传授而较少涉及文化知识。这是一个亟需改变的现状。
  
  二、因势利导,适时传授文化知识
  
  这里可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随时注意教学内容中隐含的社会文化因素,抓住时机,适时导入文化内容。如当讲到对话开始时的Beautiful day,isn't it?这样的句子时,教师应通过这个句子向学生导入英国人使用频繁的有关天气的寒暄语,并向他们说明由于英国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而导致天气多变,所以在交谈的开始阶段他们习惯于谈论天气,接下来才会开始真正的话题。而且要说明这里所谓谈论天气的词语是指对于天气状况的一种评论或一种预测,如Nice day.Going to clear up.It's a fine day,isn't it?等,但不能仅仅说类似于It's snowing today,isn't it?这种关于天气的简单陈述。这样,文化知识教学就会和语言知识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既教了语言,又教了文化,使学生逐渐地习得目标语的有关文化,日积月累形成一定的文化积淀,以指导交际实践。
  2.结合所听或所读的文章,对于学生不太了解的文化背景知识,给予专门的系统的讲解,使学生得到对某一文化项目的全面了解。如在遇到Thanks Giving Day这个节日时,没接触过西方文化的学生肯定会对它感觉陌生,教师就可以通过向学生讲述这个节日的来历导入美国的建国历史,以及西方人对上帝的信仰等宗教观念,拓宽学生的文化知识面,使其更深入地了解英美文化,从而逐渐引导其了解英美国家人民感知世界的方式,培养其文化换位思考的能力。
  3.以上两种方法都是在课堂上利用课本材料所涉及到的内容随文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难免会疏于系统性、全面性。所以如在课时充足的情况下,也可考虑加入第3种作法,即开设专门的文化课,有计划、有系统地介绍英美文化知识,或开办一周一次的文化讲座,以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
  
  三、寓文化知识于交际中,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文化知识和文化交际能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掌握了大量的目的语文化知识,在交际过程中却不能自如、得体地使用其进行交流,这也是学生经常出现的交际障碍。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足够的练习机会,没有具体的实践经验。提高文化交际能力的最佳途径,莫过于身临英美文化环境中,耳濡目染,亲身感受,与英美人士进行实际交流。但并不是人人都有这样的机会,这就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创设一定的语言情景,寓文化知识于情景交际中,这样既巩固了文化知识习得,又提高了文化交际能力。切不可将文化知识与交际割裂开来,从而导致知识丰富、交际失败的现象发生。我们可以选择一定的话题、一定的场合,让学生扮演特定的人物形象,使他们真正体会到在与不同对象打交道时应如何自然、恰当地进行交际。比如,让学生分别扮演主人和客人、服务员和就餐者等,来表演短小的情景剧,然后由教师和学生们一起进行评价,最后再通过观看这方面的录像材料来学习英美人在相同情景中的交际方式。另外,还可以通过表演中国文化式的交际对话,让学生挑出错误。比如,教师和一名学生表演接受称赞:
  1.T:That's a lovely skirt you have on.
  S:No,no,it's just a very ordinary skirt.
  2.T:Your English is quite fluent.
  S:No,no,my English is quite poor.
  请学生指出错误,并加以改正,还要讲明这是因为中西方在接受赞扬时的不同反应所致,中国人对别人的称赞往往采取“自谦”或“否定”、“自贬”的方式予以拒绝,而英美人士常以迎合对方的方式予以接受,以示对对方的肯定或尊重。创设交际情景,不但形式有趣,而且也是切实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这个活动可以使学生熟悉英语交际情景中妥帖的言语模式,不会盲目地将中国文化习惯套入跨文化交际中。值得一提的是,在选择话题时,教师要特别注意有针对性地选择那些经常导致学生交际失误的文化项目,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总之,正如王佐良先生所说:“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与语言知识占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必须摒弃以往的旧观念,不能仅仅满足于一般的听、说、读、写、译的技巧训练,还应该充分重视语言中的文化因素,注意英汉文化之间的差异,传授必要的交际文化知识,使学生能够得体而礼貌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 浦小君.外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技能.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2] 胡文仲.文化与交际.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3] 王得杏.跨文化交际的语用问题.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4]王福祥,吴汉樱.文化与语言.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5] 蒋红,樊葳葳.大学英语限选课“英美文化”教学模式初探.外语界,2002(1).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