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浅论外语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作者:周艳鲜 吴 俊




  一、引言
  
  何谓人文精神?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这样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已有不少专家、学者进行了一定深度、广度的论述。蒲红梅从文化教学来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祝四清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来强调外语教学必须开展人文精神的教育;王抒红分析了英语教学中的人文原则;郑永梅、骆晓晴均阐述了英语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必要性。然而,随着形势的变化,时代提出新的要求,特别是“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为学校教育指引了新的方向。为此,本文将结合“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论述如何在外语教学中开展人文精神培养的工作。
  
  二、我国外语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1.我国外语教学的现状及人文精神培养的紧迫性
  作为一种工具,外语在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1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高科技时代,是一个由工业社会进一步向信息社会转化的时代,外语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将直接影响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由此可见外语教学的重要性。
  那么,外语教学具有哪些作用?“所谓外语的教育教养作用,是指外语教学对学习者功利(掌握一门外语)之外的思维的训练,人格的培养,对所学外语文化与情趣的灌输,综合素质的提高。一句话,外语教学的教养作用旨在与其他课程一道培养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一个与高度文明相配的人。”[1]可是,“现代文明给人们的物质生活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便利,然而,人们的精神生活却又陷入了危机”。[2]同样,我国外语教学中仍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正如张中载[3]先生指出:“外语教育在当前形势下极易倾向重‘制器’、轻‘育人’,重功利轻人文,急功近利,忽视人们修养和人文关怀已引起教育界和学术界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就显得尤为紧迫。
  2.人文精神的定义
  “人文”一词,《周易·上经·贲》记载,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意思是说,天生有男有女,男刚女柔,刚柔交错,这是天文,即自然。人类据此而结成了一对对夫妇,又从夫妇而化成家庭,而国家,而天下,这是人文,是文化。[4]现代汉语里的“人文”,实际上就是指精神文明,“包括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辞海》,1999:864)。在西方,“人文”一词来源于拉丁文humanitas。公元前5世纪至4世纪,希腊文paideia一词的理念是通过教育塑造人的精神世界。古罗马著名哲学家西赛罗将希腊文paideia翻译为拉丁文humanitas,他认为humanitas是人性的培养或心灵的教养,即教育能使人的人性和人的潜力获得充分的发展,使人成为有人性的人,真正的人。以后,拉丁文humanitas又被译成英语humanism,即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或人文精神。简而言之,“人文精神”即指对待自我、他人、自然和社会的“态度”,也就是如何“做人”,以及人自身富有高尚的思想意识、理想情操、心理性格、价值观念和文化修养。
  3.外语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1)把“八荣八耻”引进课堂。外语课有别于思想政治课,如果照本宣科的逐一朗读“八荣八耻”,很难让学生记住“八荣八耻”的具体内容。把“八荣八耻”的具体内容与翻译结合在一起讲解,势必加深学生的记忆。自从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来,已经有不少机构、专家将之翻译为英语。“八荣八耻”这四个字的英语翻译,有如下:eight honor and eight shame(丁衡祁),Eight Dos and Don'ts(美联社、中青网),Eight Honors,Eight Disgraces(新华网),Take the eight glorious merits against eight shameful behaviors(欧美同学会网站)。可见,他们对“荣”主要集中在honors,“耻”则是disgrace,shames。对于“八荣八耻”内容的英语翻译则是各不相同(限于版面,此处不一一列出)。通过比较分析,学生认为新华社对外部率先推出的英译本(如下)比较容易记忆,因为这一译本及时准确地传达了原文所包含的信息,并被许多新闻和对外传播单位所采用。
  (1)Love the Motherland, do her no harm.
  (2)Serve the people,never betray them.
  (3)Follow science,discard fatuity.
  (4)Be diligent,not indolent.
  (5)Be united and help each other,make no gains at other's expense.
  (6)Be honest and trustworthy,do not spend ethics for profits.
  (7)Be disciplined and law-abiding, not chaotic and lawless.
  (8)Live plainly and work hard,do not wallow in luxuries and pleasures.
  通过对比分析,应该说学生对“八荣八耻”的内容有了比较深刻的印象,便于其记忆,有利于指导其学习、工作。
  (2)培养爱国主义的情怀。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无不是爱国主义的具体体现。
  爱国主义的内涵及具体内容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对于广大青少年学生而言,爱国主义就是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努力学习,认真学好外语,把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推向世界,让世界更多的了解中国;同时,务必牢记“以危害祖国为耻”,在对外交流时候要坚决维护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把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我国,服务于经济建设,把国外优秀的文化介绍给广大人民群众,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3)培养与人合作的精神。今天的时代是竞争的时代,没有合作,就不可能具有竞争力;今天的时代是全球一体化的时代,要成为国际人,必须要有很强的合作能力。合作能力,指在工作、事业中所需要的协调、协作能力。对广大学生而言,就是按照时代的要求,学会合作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合作学习是共同学习的一种,它建立在关于语言和语言学习的交互性(interactive)和合作性(cooperative)本质的基本前提之上。Olsen和Kagan把合作学习法定义为“合作学习就是通过小组活动让组内成员之间进行有组织的交际式的信息交换,每个成员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任,同时愿意为促进其他成员的学习而做出努力”。外语学习更是离不开合作学习,特别是练习口语。因此,在外语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合作学习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外语口语水平;同时,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真正学会“以团结互助为荣”。
  (4)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然,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艰苦奋斗的含义跟艰苦年代是不一样。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指顽强拼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勇往直前、不懈追求、埋头苦干、勤勤恳恳的情操。[5]外语学习也需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毕竟,“语言的使用是约定俗成的:(1)英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的规则有共同的理解;(2)言语交际是受共同的原则支配”。[6]“英汉两种语言,由于词义范围不一,句子功能不一,各信息系统传递信息能力不一。”[7]“中国人的发音器官和嘴里的肌肉的运动,很可能心里知道某个词,甚至都能拼写,但舌头就是不听使唤,说不出来。朗读英文就是训练发音器官,使肌肉能适应英语发音的需要,经常朗读有助于语音语调的改进。在中国学习英语,课外很少有讲英语的自然机会,想通过自然的交际来学习英语的语音语调是不大现实的想法,而朗读则不受客观条件的限制。”[8]以上均说明了要学好“约定俗成”的外语,准确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句子结构,要操一口流利的英语,离不开艰苦奋斗的精神。因此,在社会安定、国家繁荣富强的今天,“以艰苦奋斗为荣”是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搞好学习、学好外语的强大精神力量。
  
  三、结束语
  
  至此,本文论述了把“八荣八耻”引进外语课堂,在外语教学中对学生开展以爱国主义的情怀、艰苦奋斗的精神、与人合作的精神为内容的人文精神的培养。这样就把思想教育融入到学科的课堂上,真正完成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钱冠连.为非功利的语言理论辩护——兼论语言理论三分类.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10).
  [2] 冯天瑜.人文论衡.武汉:武汉出版社,1997.
  [3] 张中载.外语教育中的功用主义和人文主义.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6).
  [4] 张岂之.中华人文精神.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
  [5] 以艰苦奋斗为荣 以骄奢淫逸为耻——八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河南日报,2006-4-7.
  [6] 秦秀白.文体学概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
  [7]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8] 文秋芳.英语学习的成功之路.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责任编辑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