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论学校德育的生活化

作者:张喜顺 李成革 董国英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学校德育逐渐远离了人的主体性发展需要。教育目标过于理想化,失去了生活底蕴,无法真正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无法有效解疑答惑,得不到学生的认同,不能有效地适应社会及学生的发展需要。面对学生德育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探索行之有效的德育新方法、新模式,是摆在每一个德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德育生活化内涵及意义
  
  广义上的德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等几个组成部分。德育生活化主要指学校德育要与受教育者紧密联系,从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现实存在、现实活动出发,采取感性的、实践的方式,让受教育者在他自己所实践的活动中去经历、去感悟、去建构自己的价值理想,去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它强调道德教育直面生活中的问题与困境,用受教育者自己的生活、自主的活动本身对受教育者进行积极的启迪与引导,以提升受教育者的人生境界,让受教育者通过生活的体验来理解社会的道德要求。
  德育生活化是我国德育改革的要求,也是实践的要求。一方面,德育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上都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但也有不少的教训,传统的德育由于受强烈的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在德育目标上脱离了学生品德发展规律和道德生活要求;在德育过程中无视道德学习主体性,重说教,最终导致学生知行脱节和多重人格,“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从根本上说,这是由于学校德育割裂了与生活世界的关系。另一方面,一个人有怎样的生活,在他面前所展示的道德和道德意义就会是怎样的;一个人的生活境界有多高,他所揭示和理解的道德意义也就会有多高。因此,学校德育只有真正地回归生活,才能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
  
  二、学生德育存在的问题
  
  1.学校德育脱离了学生的道德实际
  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家庭、社会对他们的成长起着巨大的作用。在家庭、社会的耳濡目染下,他们对人、对事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判断和选择,有自己的“道德原则”。学校德育却无视这个“原则”,过分注重了认知能力在道德发展中的作用,德育事实上成为道德知识的传递过程,甚至片面地认为教给学生有关道德的知识,学生就会获得相应的道德认识,进而就能外显为一定的道德行为。我们常常会看到学生试卷上潇洒作答、挥笔自如,而实际生活的行为水准却让人不敢恭维,“说”与“做”,“知”与“行”的差距如此之大让人难以相信,知行背离是学校德育的最大败笔。这种德育将受教育者与其德性生成和发展的土壤即社会生活隔离开来,忽视了道德需要在人们的生活和交往当中通过亲身体验来获得,使德育日益陷入困境也是必然的结果。
  2.学校德育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
  教育总是与生活并行的,学生是在生活中接受教育。由于德育强化为政治目的,为经济发展服务,目标太高且单一,德育的内容只注重社会既定的道德规范的抽象知识,漠视学生个体的独特生长环境——生活,漠视他们的内心潜藏的愿望、热情等现实生命所指的方向,缺乏生活的情景性和生动性,造成德育对学生生活的疏远。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德育偏离生活不仅导致了德育难以承担其应有的使命,更为严重的是,脱离生活的德育导致对人的异化、从而背离了教育的初衷。学生在教育中发展,也就是在教育中生活。他们并不是一个抽象的存在,不是被塑造好了才深入生活之中。如果把德育与生活割裂开来,其结果就是我们用说教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理想世界,在学生眼里德育就成了“虚假的教育”。在这样的德育中,学生不可能获得因德育展开的过程而带来个人生活的充盈与完满,自然会受到学生当下生活的拒斥,从而使德育在个人生活中趋于失落,以至出现学生对德育产生抗拒心理的局面。
  
  三、学生德育回归生活思考和建议
  
  1.强化主渠道,课程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道德实际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民族传统、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所以,我们在德育课程的构建上要考虑多民族文化特点,给不同文化背景下成长的学生提供接受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那些共同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的同时,又能互相尊重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及宗教信仰,彼此持平等和宽容的态度。由于我国长期以来课程高度集中和统一,学生所使用的教材大部分是国家统编的,虽然在课程设置和内容上也涵盖了民族文化、宗教、风俗习惯、各民族的生产和生活经验等方面的知识,但由于缺乏多元化教育的理念,在课程中仍较少考虑到文化的多元性,这样不利于学生了解多元文化的社会现实及价值取向,也不利于培养不同文化背景学生之间相处的能力和相互理解的态度。
  2.立足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
  活动是德育的生命,没有了活动,便没有了德育。德育实践活动要立足于生活,以生活为中心展开。学校要在搞好课程建设的同时,加强德育的社会实践,建立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把学生引向社会,引入生活,走近大自然,引导学生积极与周围的世界对话,广泛交流和沟通。通过活动沟通校内、校外生活,使学生在实际地参与社会道德的改革中“适应”这个社会,正确看待这个社会,正确分辨是与非。同时,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要注意从学生兴趣、情感、需要、意志、理想出发,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进行独立思考和选择的道德实践的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借助于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智慧,努力探索,在活动中不断强化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促进自身品德的发展。
  3.充分挖掘地方乡土德育资源
  充分挖掘当地的德育资源,运用本地的地方史、革命史、家乡地理等洋溢着乡土气息的乡土教材对学生进行教育,其效果远远超过简单的政治说教。俗话说家乡的山水、风土最让陶醉和寄情,故乡的英烈、雅士总是令人崇敬和怀念,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学生对家乡的绵绵深情,挖掘和开发那些具有教育意义的人和事去教育学生,弘扬社会正气,光大美德。教师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例如组织学生参观民间古迹、访问民间艺人、调查民风民俗、整理民间故事和传说,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组织学生充当义务导游等,让学生在相关活动中亲身观察和体验,有利于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4.寓德育于教学的全过程
  黄炎培先生曾经说过:仅仅教学生职业,而于精神的陶冶全不注意,是把一种很好的教育变成器械的教育。学校要特别注意引导老师从各学科特点出发,认真挖掘教学内容中内在的德育因素,注重从点滴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品格。人生态度决定做人的优劣和做事的成败;品德决定人生的走势和方向。怎样的人作出怎样的事。做事先做人,学会做人是成事之道,人品人格是谋事之基。在我国的教育市场越来越国际化的今天,学生的价值观将会受到来自西方的各种教育模式,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冲击,这种冲击对于涉世不深的青年学生来说绝不仅仅是经济价值所能衡量的。所以,学校的教育教学必须坚持立德为先,不管是理论教学、社会实践教育,还是业余文化活动,都要强化育人功能,为学生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做好人生导航是德育回归生活的根本所在。
  (责任编辑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