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课程:通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幸福桥梁
作者:金 璇
一、教师幸福的体现:课程
教师作为学生知识的传授者,只有深入到课程中去,才能带领学生走向幸福。那么就需要教师对课程进行实施。“课程实施是一个诠释和创造的过程”。因此,必须把教师和学生带到教育现场中去,带到实施过程中去,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其作为课程的最大价值。教师的角色已不单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课程实施的引导者、促进者与参与者。
1.教师成为引导者
从古至今,应试教育具有深厚的历史根源,上可追溯到科举时代,下可延续到当前的教育。由于传统课程强调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强调教师对学生的主导作用,这些都使师生关系紧张起来,加重学生的负担。这样的教育毫无幸福感,又如何使学生感到幸福?
21世纪的教育是素质教育,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培养学生的兴趣。在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是学生的“领路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受之影响。教师要对课程充分理解、接受、认同。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传递给学生。教师只有通过基于研究的教学才是真正实施课程。教师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因如此,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把学生领向幸福的彼岸。教师作为引导者,首先要熟悉教材、分析教材,带领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对课程的理解。教师一方面要准确生动地讲解课程,引导学生达到对课程的理解;另一方面要对课程内容进行创造性思维,研究课程中的难点、重点,以便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作为教师,受过专门训练,具有专业知识,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社会阅历。从这一意义上说,教师是学生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引导者。
2.教师成为促进者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载体、传播知识的工具,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师生之间知识的传递是双向交流和驱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作为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学生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有机体,他们不是机械的机器,他们有着自己独到的思想和积极参与到课程活动中来的愿望。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引导学生以自己独特的眼光去理解课程。与此同时,教师要对课程进行反思。杜威说过:“哪里有反思,哪里就有中止。”教师要不断地对课程教学进行反思,从而使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知识。教师只有不断地反思,才能不断地发现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使之得以解决。教师作为课程实施的促进者,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及发展的可能性,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以热情、欢乐的情绪感染着学生,那么学生的情绪也就高涨了,获得知识也就容易了,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要以一种诗意的眼光来看待课程,去滋养教育中的人,从而使学生获得最大的幸福。
3.教师成为参与者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以自我为中心,以绝对裁判者的身份来评判学生,主观色彩过浓,使学生很难获得客观的评价,也容易造成师生之间的对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放弃课堂独裁者、控制者的身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由学生自己评价自己。教师在评价中要进行角色转换,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师生之间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共同进行有关学习主题、意见、思想、情感的交换和分享。”教师要主动与学生共同进入求知领域,与学生一道探寻真理。课程实施的过程就其实质而言就是教学,也就是师生持续对话不断交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融入到了学生的世界中来,师生处于一种平等的状态。在这种实践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一种参与者的伙伴关系,他们以知识为纽带,进行对话交流,从而达成对课程的理解。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实现了对话,是学生思维的激励者。课程作为一座桥梁,分别把桥两头的教师和学生联系在了一起。课程的实施需要有教师的参与,没有教师参与的课程,课程实施也就失去了主体性。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如何吸收、理解和创造的,从而使课程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二、学生的幸福表现:课程
课程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点。课程来源于生活,“生活中蕴藏着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事实上,学生从他们的环境、家庭和社会中直接地吸取经验,从而获得大部分的教育,学生的生活世界成了课程的起点,课程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的生活本身是实施教育的基础。这就要求课程需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体验,将学生的生活世界引到课程中来,激活学生对这类知识的理解。“以求对实际问题的体验感知、实践探究、升华认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参与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课程使学生理解生活的意义,获得生活的智慧,实现人生的价值,在课程中深刻感受到幸福的滋味。
课程源于生活,生活对学生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它是学生认识世界的窗口,同时生活世界又是科学世界的根基。课程本身具有着巨大的生命潜力,这也说明课程要把握时代现实的敏锐性。学生要把课程和生活联系起来,使课程中的内容进入生活中去,使课程转化为学生的现实生活的体验。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理解现实生活世界,只有以生活世界为背景和来源,课程实施才能真正成为沟通学生现实生活与书本的桥梁。课程要回归生活世界,从关注学生的情感出发,给予学生以智慧。课程实施的重心应从外部世界转移到内部世界,回归到生活世界中来。作为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程与日常生活广泛联系起来,进行创造性的教学。课程本身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生活,是一种生命感受。教师、学生都是作为独立自由的个体存在,共同迈向知识的海洋。幸福是一种心灵感受,师生双方在课程中获得内在的满足。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把课程与学生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师生在课程中共同经历着生活,丰富着生活,实现着生活的价值,体会着幸福的意义。
三、实现教育的意义:为了学生的幸福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幸福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个心灵温暖着另一个心灵,一个灵魂唤醒着另一个灵魂。爱是可以传递的,幸福是可以感受的,教师通过课程传递给学生知识,就完成了一次幸福情感传递。幸福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就是要唤醒学生的自主性这一内在灵魂,从而来建构具有创新素质的人和全面发展的人。师生是互为一体的,如果学生不幸福,那教师的生命体验又如何体现出来呢?教育也只有当它触及到人的这一灵魂,并引起它深处的变革,才能成为教育,它才是幸福的。
幸福教育的真正内涵又是什么?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任何教育均是在教育价值的规范下和教育目的的指引下而开展的培育人的活动,而教育价值观及教育目的的不同,又必然会带来不同的教育行为及取得不同的教育成效。课程是一种双边性教育活动,教师和学生要相互启迪、相互鼓励、相互融合,才能使课程观念得以不断充盈、不断深入、不断拓展。
从教育目的上来看,教育是塑造人、培养人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都过上幸福有意义的生活。生命本身是幸福的。“只有幸福才有资格称作绝对的最后目的,我们永远只是为了它本身而选取它。”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追求着真、善、美的统一。忽略课程的教育是不完满的,幸福的教育来自幸福的生活,来自于有价值的生活,在生活中体验到一丝幸福。幸福教育来自师生双方,教师要把爱灌输在课程里,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幸福,而不是把课程当成手段、工具,应让课程成为教师和学生通向幸福的桥梁,使学生在课程中实现人生的完整统一;使学生通过课程体验到幸福,理解幸福的真谛;使教师通过课程体验到教书育人的幸福感,让师生在课程中共同走向幸福。
参考文献
[1] 靳玉乐,于泽元.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 [加]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 刘铁芳.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 严先元.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5] 郑振勤.课程实施本质与价值的理性思考.教育理论研究,2004(1).
[6] 郑雪,邱林,严标宾,张兴贵.幸福心理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责任编辑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