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问题探析

作者:李艳艳 常秀芹




  关于“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似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论题,并无新意,实则不然。这一问题之所以在长时期被普遍关注,恰恰说明真正实现有效教学并非易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有效的数学教学”再一次成为这一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着较严重的形式主义倾向,背离了有效教学的价值旨归,导致教学的低效甚至负效。因此,理性地审视和反思对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理论误解和实践误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1.关于情境教学
  某教师在一节小学数学公开课教学中,一上课就绘声绘色地说:“小朋友们,今天米老鼠要和我们一起学习,你们喜欢吗?”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提了起来,可后来却令人感到乏味:首先是米老鼠头像+复习题,其次是米老鼠头像+例题,再次是米老鼠头像+巩固练习,最后还是米老鼠头像+总结。课堂上简单地附着个米老鼠的头像,就能叫情境吗?这种所谓的“情境”除了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又有什么价值?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通过创设行之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然而,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好像脱离了情境就不是新课程的课堂,于是逢课必是从情境引入,甚至简单机械地和动画片联系在一起,而不考虑创设情境的目的及有效性,导致创设情境流于形式。
  2.关于合作学习
  在一节五年级的“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课堂上,教师共组织合作学习4次,占用时间30多分钟。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类似这样的“合作学习”并不鲜见,似乎什么问题都要让学生合作探讨才能完成。究其原因,在于很多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误解,把“合作”等同于“合并”,认为两三张课桌拼靠在一起、学生4-6人围而坐之、教师一声令下“小组合作一下”便是合作学习了,而很少考虑教学内容是否需要或适合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安排是否合理,合作的效果如何等等关键问题。这样的合作学习从表面看热热闹闹,实际上没有思维撞击的火花,并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合作学习。
  3.关于自主探究
  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数学知识都应让学生探究得出。有些学习内容不适合也不需要让学生探究。比如有一位教师让学生在乘法竖式的基础上自主探究除法竖式的书写方式及计算方法。乘法竖式与除法竖式之间没有必然的雷同之处,学生从没接触过除法的竖式,就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显然是不会有实效的,甚至会对知识产生负迁移。即使教师在巡视中看到了问题的症结,然后再给予纠正,也是事倍功半,得不偿失。
  4.关于生成性教学
  一位教师在执教“求两数相差多少的问题”时,在黑板上挂出了例题图,问:“同学们,从这张图上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纷纷举手:“这是雪花片,我们在幼儿园时经常玩的。”“老师,我会用雪花片玩很多花样。”教师灵光一闪,认为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在玩花片中学习数学,这就是有效利用了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于是说:“老师抽屉里有许多这样的花片,你们想拿去玩一玩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想!”原教案的设计是想通过让学生“排一排”来回答问题,结果宝贵的教学时间却在热热闹闹的做手工中过去了,临下课前教师匆匆忙忙地把要讲的内容写在黑板上,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不可否认,在新课程改革浪潮的冲击下,广大教师努力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尝试新的教学策略。然而,理念与实践是在不断磨合的过程中获得提升,只有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这样一个过程,理念才会更科学,实践才会更有效。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问题进行深入的反思和探索,对切实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
  
  二、理性地看待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出发点
  
  教学作为一种人为的且为人的活动,目标是其出发点也是归宿。针对目前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华而不实的现象,有学者指出“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规定着教与学的方向,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只有当过程的‘活’是为了更好的实现目标时,这种‘活’才有意义”“方式本质上是手段,是为目标服务的。”教学目标是客观存在的,然而对待教学目标的理念和方式并不能僵化。新课程强调,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具体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即充分发挥数学的文化价值。因此,充分认识到数学教育三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重要联系,通过具体数学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使学生在数学训练中更好地领会数学精神和数学思想方法,才是新课程教学的根本着力点。一句话,数学课要上出“数学味”,目标的设定、内容的选择,手段的运用,都要以此为基点。
  
  三、教学策略应注重学生有效的思维活动——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教师与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只是教师表演,学生当观众,这样的教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有研究认为学生的参与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行为参与;二是情感参与;三是思维认知参与。要达到第三个层次的目标,数学教学活动至少应该具备两个特征:活动应具有挑战性——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的思维受到适度挑战;学生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活动要达到什么目的。这就涉及到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以上述例举诸教学策略为例,逐一分析如何合理、适度地运用教学策略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其一是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益的一种教学策略。
  其二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的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但是如果运用不当,就会多此一举,劳而无功。有效的合作学习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学习内容要有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也就是这一问题是学生个人无法解决的,通过小组合作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二是小组的安排要合理,分工要明确;三是交流的方式、学习结果要反馈;四是教师要适时指导,恰当建议;五是恰当向课外延伸,即合作学习不仅仅是一种课堂学习形式,学生在课堂合作学习中形成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必然延续到课外活动中,并得到进一步强化。如果只是为了合作而“合坐”,放任自流,追求形式,除了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别无他用。
  其三是自主探究学习。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自主探究式学习对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自主探究学习的运用如何做到有效,就要掌握好“度”的问题。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让学生主动探究,要处理好自主与引导、放与收、过程与结果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经过探究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其四是生成性教学。生成性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改变传统教学机械化、模式化的特点,及时把弹性因素纳入教学,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智慧闪现和生命成长的过程。然而,“没有思考而生成的内容都应视为无效的泡沫。数学课上,经常有学生作一些不着边际的猜想,教师绝不能冠以“有个性”的美名加以赞赏,应态度鲜明地进行引导,以免教学偏离轨道,步入低效的窠臼。”不能让学生牵着鼻子走,影响教学效果。
  
  四、教学评价要发挥应有的作用——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保障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实现有效教学关键。区别于传统教学评价过于注重甄别和选拔功能的终结性评价,新课程改革提倡实施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重视对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数学思维的发展水平等方面;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化,即打破传统的教师一元化的评价模式,强调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价、社会有关人员评价相结合;评价内容体现出全方位、综合性特点,注重对三维目标进行全方位评价;评价方式要以定性定量相结合。因此,有效的教学评价应使学生既体验到进步和成功的喜悦,又意识到缺点和不足,真正起到导向性和激励性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到用心去关注,用情去体验,用恰当的方式去表达。
  
  参考文献
  [1] 聂艳军等.有效课堂:数学教学的朴素追求.小学数学教学,2005(5).
  [2] 高向斌.数学教学研究与教学设计.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6).
  [3] 郑毓信.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与开放性.课程·教材·教法,2007(7).
  [4] 石莹.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几点反思.中学数学杂志(初中),2007(2).
  (责任编辑刘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