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英语教学中委婉语的教学策略

作者:李 侠




  委婉语作为常用修辞格的一种在语言中具有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一种修辞格,更是一种文化现象。由于委婉语在英语中应用比较广泛,因此了解一些委婉语的用法对我们学好英语会有很大帮助。英语教学中,对英汉两种语言委婉语的研究有很多,但较少有人研究委婉语的翻译问题,也未能提出英汉委婉语互译中应注意的问题和翻译原则。笔者现从委婉语的地位,尤其是英汉委婉语的比较出发,结合实例浅析委婉语的教学策略问题。
  
  一、委婉语的地位
  
  委婉语是用一种缓和的、中性的表达方式来代替令人不愉快的表达,是特殊的雅语,如今天人们用“丰满”来表示“肥胖”,用“去了”“走了”表示“死了”等等。委婉语是社会语言世界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不同的社会阶层都存在一定数量的特殊的委婉用语,各种语言中都有一些特定的语言方式用于委婉表达,人们在语言交际中一般尽量避免涉及不愉快乃至损坏双方关系和损坏个人形象的语言,认为有必要甚至很明智地不去直言不讳(当然关系亲密者可能例外),而换用一些“镀了金的话”,吴平云指出“它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文明社会的产物,是人们悉列直说某事可能受到怀疑、拒绝、甚至厌恶。出于忌讳和礼貌,就通过遣词造句,或借用与某事相应的同义词语,避免过于露骨,过于伤人或不大悦耳的词语委婉曲折地表达出来。事实上,委婉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是特定社会与文化的一面忠实的镜子。
  委婉语所指大多与个人隐私、社会阴暗面、排泄和性等需要忌讳的事物有关,这些事物都不能”登大雅之堂“,所以必须采取迂回曲折的方法,当然委婉语的产生与进化不仅仅出于语言禁忌,它还有更加深刻的社会心理原因,人们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委婉用语,有可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尊严,维护自己的面子,有时明显为了其特殊目的。
  
  二、英汉委婉语的比较
  
  语言中都有一些委婉语,英汉两种语言也不例外,但因历史、种族、宗教、地区和其他方面的因素不同,这两种语言中委婉语也有着极大的不同。
  1.关于年老的委婉语
  英语中有关“老”、“老人”的委婉语特别多,表明西方人很讳“老”的心态。他们往往认为年纪大、老了就是没有用了,故常避用“old people”,而用一些词语代替,有的只是senior citizen或the longer-lived,有mature golden age进出evergreen clubs。。西方社会人一旦变老,就意味着要被逐出主流社会,表示对社会无用了,因此,人人讳言“老”。相应的,退休的人retired people常称作pensioners,残疾人crippled(disabled)man则称为special man。就像有人描述的那样:当今美国人没有老的,要么是“老练的”,要么是“保养的很好的”;老人变成了“政界元老”,年老最低也是“年长公民”或曰“养老金领取者”;他们并非“老”,而是“生活经历长”备受赞扬;明明是风烛残年,却美其名曰“黄金年华”。“老人”或“老”的委婉语屡见不鲜。
  相反的是,汉语中关于“老”的委婉语极少,这是因为中国社会崇尚尊老,认为老人经验丰富,是智慧的象征。出于敬老爱幼的美德,“老”字并不让人畏惧,却给人一种德高望重的感觉,像老师、老人家、老先生、老寿星、王老等等。
  2.关于贫穷的委婉语
  贫穷是产生委婉语的一片沃土。在金钱万能的西方社会。社会、政府、媒体一切花言巧语加以掩盖贫穷,结果关于贫穷的委婉语雨后春笋般涌现。“poor”可按委婉程度needy,culturally deprived,underprivileged,disadvantaged等代替。明明是穷人(poor),却称为needy,又改为culturally deprived,再改为underprivileged,最后变为disadvantaged,这样,让人觉得这个国家富得连一穷人也没有。同时,英语里看不到穷国poor nations,有的只是backward nations(滞后国家),underdeveloped nations(欠发达国家),developing nations(发展中国家)和emerging nations(新兴国家)。
  而汉语中的贫穷委婉语并不多,常见的也只有“拮据”,“手头紧”,“手头不方便”,“囊中羞涩”等少数几个。
  3.关于死的委婉语
  死(death)这个词是人们最忌讳的。无论在何种文化中,人们总是寻求一些不伤及感情的或中性的词汇来表达它。像汉语中的“常眠了”“升天了”“见马克思了”“老了”等说法,而英语中则同样有许多相应的委婉表达语。如:to go,to go West,to pass away,to be gone,to be at rest,to be in Heaven,to fall asleep,to breathe one’s last,to be in Abraham’s bosom,to go to see Confucius,to have the curse,to shake the dew off the lily比如:He worked until he breathed his last.
  4.关于失业的委婉语
  失业是英汉委婉语的共同话题,但委婉语的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西方国家“失业”的委婉语较多,表达方式五花八门,且稍带幽默。如:between jobs,between shows,to be developing a new project,to receive a Mexican raise/an Irish promotion,to be in a consultancy,to be self-employed,to be on public assistance。“失业者”成了“the claimants”或“the less fortunate”。
  相对而言汉语中有关“失业”的委婉语不多,仅“待业”,“下岗”,“卷铺盖”,“炒鱿鱼”几个。
  5.关于婚姻的委婉语
  笼统地说,西方人较开放,未婚同居习以为常,居然也称为有种婚姻,即“trail marriage”或“married but not church”;情妇也成了妻子,既“unmarried wife”;他们的孩子称“love child”。随着离婚率的上升,连“离婚”都有了委婉用语“matchrupcy”或“to go to Reno(Reno为一个以办离婚迅速著成的小镇)”。而汉民族相对较保守,时至今日,人们对所谓的“桃色事件”,“第三者”,“外遇”,“失身”,“破鞋”等还是不能容忍。
  
  三、委婉语在翻译中应注意的问题
  
  1.能直译尽量直译
  虽然两种语言的委婉方式存在差异,但仍然存在一些相同或相似的委婉语,直译应是首选的。如:His daughter is rather weak in the head.(他女儿的脑子不太好使。)原文用“weak in the head”替代“stupid”或“foolish”这两个词。在教育界,对学生的评价也需要考虑措辞,要用“积极用语”来代替“消极用语”。谈到学习成绩差的学生(below average student)时可以说:“She/He is working at her/his own level”(她/他在根据自己的水平学习)。更不能说学生stupid(笨)、slow(迟钝)或者lazy(懒),而要讲under-achiever(未能发挥潜力的学生),这样听起来不那么刺耳,不会伤害别人的自尊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