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情感因素分析

作者:周剑波 董 丽




  第二语言习得,通常指母语习得之后的任何其他语言学习。它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大概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主要研究人们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和结果,其目的是对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进行客观描述和科学解释。国内外语言教学研究表明,语言能力是后天习得而成的,而情感因素在第二语言习得的成功与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应正确处理与利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情感因素。
  
  一、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情感因素
  
  1.态度(Attitude)
  根据Allport的观点,态度是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通过经验得以组织对个人在与此有关的所有目标和情形中所做出的反应而产生方向性和动态性影响。态度与第二语言习得关系密切。学习者对目标语民族所持的态度和自身民族的中心感,决定了目标语学习能否成功。如果中国人对历史上英国曾侵略过中国而耿耿于怀,就必然会阻碍他的英语学习。积极的态度决定学习者的投入程度,会使学习者更易于弱化目标语学习的心理压力,学习就会更直接,参与意识会更强烈,在课堂上就会更活跃,效果也会更明显,因而学习成绩较好。因此,肯定的态度和浓厚的兴趣在第二语言习得中是十分必要的。
  2.移情(Empathy)
  移情是指能够想象和分享其他人的思想、感情和观点,即要走出自我,将自己置身于对方的境地去思别人所思,想别人所想。移情可以影响我们对说不同语言和具有不同文化的个体和群体的态度,同时也会影响学习者学习另一种语言的成败。第二语言习得需要广泛的交际活动。Krashen认为,语言习得是能够获得足够的语言“吸入”(intake)的人,但“输入”(input)不一定就能吸入。换句话说,输入并不等于语言习得。输入和吸入之间需要纽带来连接,而广泛的语言交际活动起了纽带的作用,这些交际活动需要复杂的移情。为了进行有效的交际,学习者必须正确认识别人的认识情感等状态,了解别人的真实意图,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否则交际就会中断或失败。那些只认识自己情感一面而忽视或不了解别人情感的学习者,不可能得到足够的语言输入,也就无法获得足够的语言吸入。
  3.焦虑(Anxiety)
  Carrol,Garden和Naiman等语言学家们使用了焦虑来形容人们在学习中常有的紧张、担忧、害怕等情感体验和忧虑状态。这种焦虑的产生同自我中心感或民族自尊有关。第二语言习得中的焦虑也是多种不愉快情感反应和心理不适的集合。焦虑可分为“促进性焦虑”和“防碍性焦虑”。防碍性焦虑还分为“性格性焦虑”(trait anxiety)和“环境性焦虑”(environmental anxiety)。性格性焦虑由学习者个人的性格决定,它具有短期性和易变性,而环境性焦虑则来自于学习者所处的外部环境,它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尽管这两种焦虑的特点各不相同,但它们呈正相关,学习者感受到的环境焦虑越强,他们就越有可能表现出严重的性格性焦虑,这些与不同学习者的性格、能力和自信心密切相关。研究表明,促进性焦虑是第二语言习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它可将压力变为动力,从而对任务的完成起促进作用;而防碍性焦虑则会对任务的完成起阻碍作用。
  
  二、情感因素的处理与利用
  
  情感因素与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和结果有着密切的联系,心理状态的调整,除学习者本人的努力外,目标语人群和语言教师的作用不可忽视。正确处理和利用这些情感因素可以提高第二语言的习得效果。
  1.培养学习动力
  学习动力受外界因素和内在因素的双重影响。众所周知,在实现某一目标的过程中,内因较外因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所以第二语言教学要培养学习者进行交流的愿望,并使之体验交流成功后的喜悦,进而激发并加强其学习目标语的内在兴趣,使之产生学习动力。
  使学习者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的最佳方式之一,就是使之认为学习内容值得去学,也就是认为所学内容在学习发生的环境之外仍有应用价值。教师应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内容实用性的原则,因为在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学习内容越有实用价值,他们的内在动力也就越高;培养学生学习动力的另一种方式就是让学习者认识到所学内容的可学性。虽然人们常常认为如果学习者拥有高度的学习动力,无论学习内容多难,他们最终都能克服困难掌握那些知识。但事实恰恰相反,如果学习内容大大超过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或太简单,那么他们则会对学习内容失去兴趣。Vygotsky就第二语言学习曾做出如下阐述。他认为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很漫长,就像秋后的落叶先在风中摇曳许久而后徐徐落地。这个比喻非常形象地说明了掌握第二语言意味着大量而又艰苦的努力。所以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实现此目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学习者所面对的学习内容一定要符合他们的心理认知发展水平。Krashen曾提出了“i+1”语言输入模式,即:如果学习者当前的第二语言水平为“i”,那么“1”就是当前语言知识状态水平与下一阶段语言状态的间隔距离。这种模式似乎能使学习者巩固已学知识并能促使他们的语言水平再上一个台阶。语言输入要具有可理解性特点,即学习者所听到或读到的语言材料要略高于学习者当前的实际语言水平。只有语言输入具有上述特点时,学习者才能长时间地保持对第二语言的学习兴趣。
  2.树立语言、文化平等概念
  Pinker曾提出有关语言平等的观点。他认为当今世界上也许仍存在着人们尚未发现的原始部落,但却无原始语言。此概念批判了过去语言学研究领域把语言视为文化产物的错误观点。众所周知,语言是人类大脑固有的功能,是一种物种属性。对所谓“原始语言”的分析可以显示此类语言与其他任何一种现代语言一样都符合Chomsky所提出的“阶际理论”(X-bartheory)。语言的不同可归因于“边缘语法”(peripheral grammar)的作用。但是Pinker关于语言平等的理论忽视了文化平等的概念。在过去对文化的研究中,许多社会学家往往把文化与社会生产力视为等同,即社会生产力的高低决定了文化的先进与落后。事实上,人类各种类型的文化都对人类社会某一历史时期乃至现在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都是构成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成分。
  第二语言学习者关于语言和文化所持的不正确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对学习的投入以及学习结果。要帮助学生端正对语言、文化的态度,语言教师首先要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式。过去对第二语言教师的培训单纯侧重于他们对目标语语言本身的认识,而忽视了对他们进行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性。通常口语流利、词汇量较大的语言教师被认为是出色的教育工作者。这种误解在某种意义上否定了教师教书育人的社会功能,也否定了教育是为改善社会的基本目的。受传统培训模式及应试教育体制的制约,第二语言教师的课程设计内容和课堂活动的具体操作方式都围绕着语法和词汇的讲解,结果使学生只是对第二语言进行单项学习,阻碍了他们对第二语言的真正习得。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语言教师要注意语言和文化并重的原则,因为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如果学生在目标语国家或地区学习该语言,就有机会在真实语言环境中习得该语言及其所承载的一切。但如果学生在其母语所在地学习第二语言,教师除个人向学生介绍目标语文化外,还可邀请第二语言本族语者亲临课堂,也可鼓励学生利用现代通讯工具同目标语本族语者交流。另外,使用与目标语有关的音像材料也能加深学生对目标语文化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学习者将会改变对目标语语言、文化的偏见,进而产生更大的学习热情。
  3.创建和谐的语言学习环境
  基于大多数第二语言学习者对目标语的学习行为发生在语言课堂上这一事实,同时也因为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知识传授者和学习活动疏导者的角色,要使学习者更高效地习得第二语言,教师应视创造和谐的课堂环境为己任,教师要了解并允许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语言学习初始阶段“沉默期”(silent period)的存在,因为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只有学习者获得了一定量的目标语知识并感到心理准备就绪后才能进行语言输出。过早要求学生运用第二语言表达思想只会强化他们的焦虑心理,进而影响和谐语言课堂氛围的建立。
  
  三、结束语
  
  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在目标语习得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强劲的动力和自信心能够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增加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对目标语语言和文化所持的正确态度则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动力和成功的信念,同时也有助于加强他们接触目标语人群或融入其社会的热情。因此,帮助学习者建立正确的情感倾向就成为第二语言教师所面临的一种挑战。(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