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如何处理翻译中的英汉习语文化差异

作者:孙保国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都反映了与其相对应的文化。英汉文化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英汉语言中都拥有大量的习语。这些习语具有形象、简练、寓意深刻、机智幽默等特点,是语言的精华,因而习语在体现语言的文化差异上,比其它语言成份更有典型性、代表性。我们只有深入地了解和掌握英汉习语文化的渊源,才能顺利将其翻译。
  
  一、形成英汉习语文化差异的原因
  
  1.地理环境对习语文化的影响。就地理位置而言,中国地处亚欧大陆,千百年来以农业为本,习语中有很大一部分与农业有关,如五谷丰登、枯木逢春、顺藤摸瓜、瓜熟蒂落等,而英国地处海洋,是一个岛国,在征服恶劣的海洋环境时,形成了许多与航海和海洋有关的习语。如:weather the storm(安全度过了风暴);know (learn)the rope(熟悉内幕);plain sailing(一帆风顺)等。
  地理环境不同,导致人们的思想意识相异。中国地处内陆,早在秦代就形成“天人合一,天人合德”的思想,形成的习语有对立统一,顺应自然的特征。如:乐极生悲、否极泰来、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等。而英国地处海洋,形成了英国人征服自然、思辨理性的文化观。如:stand on one's feet(自立);steel a march on(先发制人)等,同时地理环境也使英汉文化中“东风”和“西风”的文化内涵各异。东风吹后大地回春,万物吐绿;西风(秋风)吹后,树叶变枯,万物凋零。而英语中,“东风”与“西风”的象征意义与汉语恰恰相反。西风从大西洋吹来,吹绿了英国诸岛,而东风从欧洲大陆吹来,大雪来临。
  2.宗教信仰对习语文化的影响。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宗教对各民族的历史发展及思想意识都有重大的影响,这在习语文化中有深刻的体现。在中国文化发展中产生重大影响的有佛教和道教,与佛教有关的习语有:借花献佛、大慈大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看僧面看佛面、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等。汉语中与道教有关的习语有:灵丹妙药、回光返照、脱胎换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英国长期以来深受古希腊、罗马和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如:as old as Adam直译是“与亚当一样老”,因为“圣经”中亚当是最早的人类,所以此习语译为“很久以前的、极古老的”;to raise Cain译为“大发脾气,自找麻烦”;olive branch“橄榄枝,和平的象征,”此语出自《圣经》;Eye for eye,tooth for tooth“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3.典故对习语文化的影响。典故结构凝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幽默含蓄,它是利用神话、寓言、传说、历史故事或历史人物的词语构成的。汉语习语主要来源于中国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和历史典藉。例如:精卫填海、守株待兔、嫦娥奔月、画龙点睛、叶公好龙等。英语习语源自古希腊的有:Achille's heel“唯一致命的弱点”,cat's paw直译为“猫爪子”,源于《伊索寓言》,比喻“受人愚弄或被当作工具使用的人”;Pandora's box直译为“潘多拉的盒子”,意为“无穷的灾难”;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直译为“披着羊皮的狼”,意为“危险人物,貌善心毒的人”,源于《伊索寓言》、还有sour grapes“酸葡萄”(把得不到的东西,说成是不好的,聊以自慰)。
  
  二、英汉习语的比喻与联想
  
  在习语文化中,比喻和联想是不可分割的,比喻往往会打上民族的烙印,具有民族文化色彩。翻译习语时,必须照顾到不同民族文化的习惯和特点。
  1.喻体、喻义相同(似)的英汉习语。在英汉两种形态,结构截然不同的语言里,我们会发现有些比喻有惊人的相似,甚至相同之处。例如:“burn one's beats”与“破釜沉舟”,前者出自古罗马恺撒大帝,他带兵乘船出击外邦时常烧毁船只,使兵士断绝退路,狠下非战胜即战死的决心,原语整体为 cross the Rubicon and burn one's boats,后者则出自楚霸王项羽,他“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甄,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此类英汉对应成语或谚语,是一种文化重合现象(cultural overlaps),翻译起来并不难。诸如此类的习语还有:castles in the air(空中楼阁);trim the sail to the wind(看风使帆);as light as a feather(轻如鸿毛)等。
  2.喻义相同,喻体不同的英汉习语。习语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是语文中最富于民族个性的成分。并且习用性比喻所采用的喻体也往往表现出明显的民族特征。因此,英汉习语中存在大量喻义相同,喻体相异的对应语,即“意似”,而“形不似”。例如:birds of a feather(一丘之貉);a rat in a hole (瓮中之鳖);like a cat on hot bricks(像热锅上的蚂蚁);cry up wine and sell vinegar(挂羊头,卖狗肉)等。
  3.喻体相同,喻义不同的英汉习语。不同民族的人,由于文化习惯不同,对同一物体有着不同的感受,产生不同的喻义。例如:pull sb's leg“和某人开玩笑,愚弄某人”,如译成“拖某人的后腿”,就无法反映此习语中的真正喻义和特定的含义;a big fish in a small pond“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如果翻译为“小塘容不下大鱼”就错了;“child's play”和“儿戏”,表面上看,二者简直一字不差,但其喻义相差甚远,“child's play”意为“非常容易做的事,不太重要的事。”而汉语中“儿戏”则用来比喻“对重要的工作或事情不负责、不认真”。
  
  三、英汉习语的翻译方法
  
  英汉习语在性质上有其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在语言的长期使用中形成的稳固定型的词组或句子。它们无论在语法结构、固定搭配上、或在特定含义上,都是特殊的。翻译时必须根据上下文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它的意义,不仅要忠实地传达原文的语言意义,还要准确地阐述原作的文化内涵。英汉习语互译时,表现在文化特征方面,可分三种关系类型:对应关系、半对应关系和非对应关系。对应关系可采用直译法;半对应关系可采用意译法、代换法;非对应关系可采用音译兼加注法。
  1.直译法。对应关系是指有时候英汉两种语言的习语,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形象上,都是相应一致的。此时可采用直译法,即在译文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别是保持原文的比喻以及形象的民族和地方特色等。如:Walls have ears“.隔墙有耳”;armed to the teeth“武装到牙齿”;An eye for an eye,a tooth for a tooth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这些是从英语中移植到汉语中的。同样,汉语中的一些习语也被英语引进过去,如:to lose one's face“丢面子”;to save one's face“保面子”;paper tiger “纸老虎”等。
  2. 意译法。在半对应的习语中,由于原文中习语的思想内容与原有相近习语中思想内容不一致,而不宜采用直译,就应采用意译法。意译法是指译者在受到译语文化差异的局限时,不得不舍弃原文的字面意思,以求译文与原文的内容相符和主要语言功能相似的方法。如要表达“两个人有同样的缺点或错误”英语说The pot calls the kettle black,汉语则说“五十步笑百步”或“乌鸦笑猪黑”。将cast pearl before swine译成“对牛弹琴”,因为两者都有“把珍贵的东西当成不识货者”的含义。再如:as easy as pie“易如反掌”;be wise after the event“事后诸葛亮”;Don't count your chickens before they're hatched“夜长梦多”等也只能采用意译。
  3.代换法。对英汉习语中的半对应关系,即习语的形象意义不同,但其文化内涵及交际意义是一样的或相近的。在英汉互译中可采用代换法。例如:中国人常用“雨后春笋”来形容事物的迅速发展壮大。而英语的同义语是like mushroom(像雨后蘑菇)。汉语中的“画蛇添足”在英语中的对应语为pain the lily都有“多此一举”的意思。再如:beard the lion“虎口拔牙”;a lion in the way“拦路虎”;as majestic as a lion“虎虎生威”等。
  4.音译兼加注法。英汉习语中的非对应关系的习语,无论在意义还是用法或是文化特征上,都毫无共同之处,它们有各自的含义和用法,表达了各自不同的文化色彩,翻译时须采用音译兼加注法,以便读者理解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如“班门弄斧”译为:“to show off one's proficiency with the axe before Lu Ban,the master carpenter”,其中Lu Ban,the master carpenter属于增译文字,其在英语中没有,如果不加注释,英国读者不一定知道“鲁班”是中国木匠的鼻祖,在中国是能工巧匠的代名词。加了注释性文字后,原语中的文化信息得到了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 John D.Chimney.Corresponding English & Chinese Proverbs & Phrases.1984
  [2] Oxford Dictionary of Current Idiomatic English.1983.
  [3] 陈文佰.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北京:外语数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4] 李国南.英汉习用性比喻中的喻体比较与翻译.文化与交际.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5] 冀一志.从跨文化角度看习语翻译.文化与交际.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