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体育新课改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孙 坚 钟 俊




  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在进行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大量新的育人思想、新的育人理念、新的育人模式正在实验着、探索着,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学校体育的目标在于培育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笔者看来,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培植体育所代表的文化精神。
  
  一、我国体育课程改革发展概述
  
  各国的体育课程都随着社会、教育和个体发展需求的日益提高,不断探索其本质、规律、功能和价值,试图寻求相对符合本国国情的体育课程思想、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以达到该课程教育预期的目的。从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教育发展100多年历程看,上世纪初受欧洲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和美国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建构了当时以现代西方体育和我国传统武术结合的跨文化特征的体育课程模式。
  上世纪30年代,吴蕴瑞和袁敦礼先生在《体育原理》中曾提出过“身心统一,德技相长,文理兼备,服务社会”的体育教育思想。新中国成立后教育全面学习前苏联模式,受凯洛夫教育思想和苏联体育理论的影响,把《课程计划》改为《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改为《教学大纲》,建构了以传授“三基”为主要特征的体育教学模式。上世纪60年代初在“八字方针”指导下,建构了适合当时国情的教育模式。改革开放后,针对全国第一次体质调查反映出的问题,建构了以“体质教育”为主要目标的改革模式。80年代末90年代初,提出了“综合教育”理念,相继出现了“快乐体育”、“成功体育”等理念;90年代中期建构了“两类课程”改革模式,同时提出了“终身体育”理念;90年代后期提出了体育教学多种模式并存的理念,直到本世纪体育新课程改革开始。
  
  二、我国基础教育新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关注学生健康意识和锻炼习惯的养成。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决定了本课程是在学校教育中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主要途径。但是,这并不是说只要在学校中开设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保证了必要的课时,就自然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体育与健康课程要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必须在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课程的组织实施、课程评价等各个方面,都真正体现“健康第一”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按照这样的理念,在课程的内容和结构方面,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应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本身的特点,将不同性质的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运用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营养等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和技能,构建了新的课程体系,力求把健康的要求落到实处。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这说明了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更新,都要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以达到“欲图体育之有效,非动其主观不可”的目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学生能否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兴趣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虽然也能完成教学的基本任务,但在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和活动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方面,却很难有多少积极的作用。
  我国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这种情况说明学习兴趣在体育课程改革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体育的前提。兴趣是学习的初始动机,也是有效学习的保证;学生有兴趣参与的活动,一定要给予热情的支持和指导。反之,如果学生没有兴趣,任何活动都会让他们觉得乏味。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因此,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这是实现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强调了课程要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在传统学校教育模式下,学生只是教师们塑造和完善的对象,处于从属和被动的地位。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许多教育家和教师注意到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开始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进行改革?熏但未能得到根本的改变。鉴于体育课程的特殊性质,充分体现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构建课程体系的时候,十分关注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情意体验,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从有利于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出发,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特别注意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4.充分注意学生个体差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学习中受益,不但是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而且是学生的权利,也是贯穿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只要学生认真、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就一定会发生积极的、有利于全面发展的变化。但是,人的体能和运动技能状况并不仅仅与其后天练习和发展有关,而且与其先天遗传有极大的关系。从健康的角度看每个人的运动需求和运动表现都不尽相同。
  因此,体育与健康课程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从保证每个学生受益的前提出发,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并根据这种差异确定了学习目标和弹性的学习内容,提出了有益于学生发展的评价原则,在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他们身心发展的需要。
  
  三、新课程体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
  
  1.体育课程更名引发的困惑
  本次体育课程改革,把原来《体育课程》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程》。这一命题不仅在概念本身的认识和理解上,而且给课程实施过程中广大体育教师如何实践操作等方面都带来了困惑。体育课程概念命题不准确,引发了课程范畴和内容的不确定性,把体育课程以外的内容纳入该课程之中,使体育课程不堪重负。
  因此,笔者建议现行体育课程名称应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既符合汉语表述习惯,也符合体育课程属性准确定位。以对体育课程的健康发展和实施过程中广大教师的实践操作有现实指导意义。
  2.牵强附会的指导思想令人费解
  一门课程的指导思想,是经过长期的实践验证后被普遍认同的,它不但对过去,而且对现实有指导意义,甚至对未来也有普遍借鉴意义。本次体育课程改革中提出的“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既偏离体育课程的本质属性,也偏离体育课程教育的实质意义,以此作为指导思想显得牵强附会。通过体育课程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既是体育课程的教育目的,也是建国以来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们普遍认同的体育课程教育的主流方向,而健康只是体育课程教育的一个重要成分。
  笔者认为在本次体育课程改革尚未找到一个普遍认同的指导思想前,应以“科学发展观”和我国教育方针为指导,提出体育课程教育要素,以促进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技术技能素养、审美素养和身心健康等诸多方面和谐发展的体育课程教育理念。
  3.体育课程研究必备的理论基础
  纵观我国体育课程改革发展历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现实条件下,大凡改革所需理论的选择或创建都以实践为基础,只有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是富有生命力的,本次体育课程改革理论的选择与创建,既割裂了传统理论基础,又脱离了体育课程实践基础。前者说的是本次体育课程改革“砸碎了一个旧世界”,“创造了一个新世界”。后者说本次体育课程决策者们,借用美国布鲁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诠释了我国的体育课程,并进行了彻底组装,既扭曲了体育课程本质属性,也脱离了我国体育教育实践基础。
  笔者认为,我国体育课程研究的理论基础应该借鉴前人已研究成熟的教育学、学校体育学、社会体育学、体育哲学、体育原理、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与方法,批判性地借鉴国外成功的理论和经验,并赋予新的内涵后形成本土化的体育课程理论,为我国现实的体育课程实践提供有效的指导。
  
  参考文献
  [1] 高嵘.对我国基础教育新体育课程改革三个基本问题的反思.体育教学,2007(5).
  [2] 汪建先,胡延福,张春宝.中国基础教育各历史阶段体育课程教学动态分析.科学教育家,2007(4).
  [3] 肖川.体育的价值.教师博览,2005(4).
  (责任编辑付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