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化学课堂情境创设初探
作者:陈东林
情境探究教学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化学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科学合理的问题情境,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于解决情境中所体现的实际问题。情境探究教学的特点和功能不仅在于可以激发和促进学生的情感活动,还可以激发和促进学生的认知活动和实践活动,有效地改善教与学的关系。
化学课堂教学中情境探究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参与性。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建构化学知识、应用化学知识,教师提供参与机会,创设成功的条件,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二是情境性。要积极创设“以真表情,以趣、疑入境,以情启思,以思促知”的生动而丰富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思想上有所感应和共振。三是自主性。教师提供各种信息和工具资源,围绕主题自主选择学习材料、运用方法的机会。四是探究性。创设化学教学情境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化学课堂探究活动,教学情境是探究活动的源泉,学生进行化学的自主探究学习才是其根本所在。五是灵活性。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对同一重要概念、原理,可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可以灵活地运用情景开展化学教学。
二、化学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途径
1.通过材料创设化学课堂教学探究情境
一是教师通过生动的文字材料呈现问题情境。把与探究问题相关的一些信息,用文字材料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在阅读这些信息的同时,激发起探究的兴趣和动机。二是由化学史料和化学小故事引入新课或探究问题。在历史的背景下看化学科学的孕育、产生和发展,使化学知识、原理和规律变得生动、鲜活而富有生命力,这正是化学史融入课堂教学的魅力所在。而化学家的感召力和化学史的真实性,更能唤起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达到知识、能力、情感和人文素养的和谐发展;三是分析相关数据和图表揭示的变化规律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和图表,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增强概念原理的说服力,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同时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概括、抽象、推理、演绎等能力,使教学更加严谨、更加科学,同时也渗透了科学方法的培养。四是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创设探究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探究的热情。
2.通过实验创设化学课堂教学探究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中各种生动鲜明的化学现象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而且实验能够促进学生多种感官的同时参与,提高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促进暂时联系的形成,有利于建构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或实践活动,在实际情境中观察、发现问题,通过思考、探究,寻找答案。要适当采用悖常质疑的形式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对平时“不屑细顾”问题的研究兴趣,产生意想不到的结论,有利于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
3.通过讨论创设化学课堂教学探究情境
讨论对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一种最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设置悬念或矛盾,激发学生争论或辩论,引起不同看法的冲突、不同观点的交锋,让学生卷入问题的中心或矛盾的焦点,积极思考、探索,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从而创设问题情境。由于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希望被认可的愿望非常强烈,教师在鼓励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同时,要适时引导他们冷静分析,从不同的侧面去认识问题。同时,通过参与等化学活动,让学生成为进行化学活动、处理化学事件的主体或主角,从而创设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学习环境。
4.通过多媒体创设化学课堂教学探究情境
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增大信息传输的容量,提高信息的可信度,而且还能提供丰富多彩的视听景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各种媒体浓缩宏观变化,模拟微观世界的变化与现象,提示某种化学事件的奥秘或可能造成的影响,可以激起学生的想象或猜测,还可以减轻学生的思维负担,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同时,利用国际互联网,可让学生在信息的海洋中,感受到科学海洋的浩瀚和精深、科学工作者的洞察力和创造力。在利用多媒体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不要用多媒体投影大量的网络阅读材料,使学生只有看、读的义务,没有思考质疑的空间,形成新的“电灌”或“网灌”,二是模拟化学过程的多媒体资料要注意科学性,不能给学生造成错误的观念,除一些工业生产过程和课堂上无法进行的有毒、爆炸、危险性实验以外,都应该尽量用实物进行实验而不宜用多媒体演示代替,让学生感受、观察真实的物质世界;此外,化学微观过程的模拟也应适可而止,过多地把微观过程模拟为直观化会影响学生现象力的培养。
5.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创设化学课堂教学探究情境
化学开放性问题是指条件多余、不足或答案不惟一的问题。由于这些开放性问题往往存在着多种可能性,为学生提供了充分思考的空间,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机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在思维的不断“发散”和“收敛”相互交替过程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设计问题情境时,教师可以以某一知识点为中心,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心理,促使学生从更多的途径去思考和认识事物的本质。同时,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创设问题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学生原有知识来创设情境,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促进新知识的顺利建构。
三、化学课堂教学中情境探究的应用
1.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情境探究的基本程序
化学课堂中实施情境探究教学的基本程序是:创设探究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讨论交流——归纳结论——创新应用。
在创设探究情境阶段,教师设置合理的学习情境素材,精心设计难度适当而又有助于形成认知冲突的问题,让学生产生一种认识的困惑,以形成积极的探究动机。在自主探究阶段,问题提出以后,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也不是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先让学生独立探索研究。讨论交流阶段,在学生个人独立思考探索的基础上,再进行小组或集体讨论、交流,需要时可设计实验加以验证。在归纳结论阶段,学生收集、整理有关材料,经分析、概括得出结论,或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进而形成对新知识的主动建构。在创新应用阶段,将探究所得新知识、新观点、新方法用于同一类型的新问题中。
2.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情境探究教学的主要方法应用
(l)创设情境,产生兴趣。这一阶段要突出一个“激”字。一节课的开头很重要,好的开头能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学习素材或问题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为学生创设含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探究的欲望,顺势导入教学流程的下一阶段。
(2)发现冲突,提出问题。思维的独立性是思维的灵魂。这一阶段的教学实践要努力开发学生自主活动和能动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充分动眼、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促进学生亲身体验,尽力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引导学生发现认知冲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努力使学生进入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
(3)自主探究,发现方法。这一阶段要给予学生充分探究和表现的空间。对于上一阶段在自主学习基础上发现的问题,要以多种学习方式展开讨论、质疑。在学生对广泛的素材和资源进行搜集、整合和处理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地进行探究尝试,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来。在新的知识逐步构建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发现方法,使他们大胆创新,以主人翁的态度进行思维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思维品质与能力。
(4)讨论交流,发现结果。教师在充分参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后,进行总结交流,对学生的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优化点评。这一过程是对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品质、思维发展、学习方式的综合评价,属于反馈环节。在实践中,一方面,教师要以欣赏的眼光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方法和优点,激励学生探究、创新;另一方面,教师要及时发现和指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对待知识的严谨态度,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5)情境迁移,运用创新。这个环节是教学由理论向实践的一个拓展过程。教师在学生发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情境的迁移,鼓励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这是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教学活动的最高境界,是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与方法的教学活动的必然归宿。
参考文献
[1] 曾广贤.创新化学教学 培养创新精神.发明与创新,2005(6).
[2] 施亦行.试论多媒体与化学教学的契合.固原师专学报,2004(3).
[3] 肖光,程文堂.对化学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9).
(责任编辑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