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

作者:曾陈萍




   目前,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方兴未艾,众多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在追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由于盲目甚至茫然的缘故,亦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缺乏科学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本文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结合建构主义理论,倡导和探索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以期更好地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培养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一、多元智能教学新理念
  
  多元智能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s,简称MI理论)是由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加德纳(H.Gardner)博士于1983年在《智力的结构》中首先提出来的。多元智能理论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即人存在着多元智能。该理论不仅从宏观学校教育模式和微观课堂教学方面对教育、教学产生重大影响,而且也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多元智能学校观
  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加德纳教授提出以个人为中心的学校观。人与人的心理智能是互不相同的,而人类也不可能掌握世界上所有的知识,只能根据自己独特的心理智能选择合适的发展方向和领域。所以,学校教育应该既能体现人与人之间的智能差别,又能够为个人在职业选择方面给予有效的帮助和指导,这是加德纳教授对以个人为中心的学校提出的要求。
  2.多元智能学生观
  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特别关注学习者个体智能的差异对教学的意义。加德纳教授在他的系列著作中,强调学校教育的改革必须重视“学生个体的差异”。
  3.多元智能评价观
  传统的教育对学生的评价比较单一,是所谓的“惟分数论”,加德纳教授提的多元智能教学评价方法是:教育评价活动由“评估专家”完成,主要是对学生在校表现出来的特别才能、倾向和弱点,定期提供最新的评估,评估方法突出“智能展示”、“动态观察”、“场景分析”等特征,切记标准化工具支配评估的做法。[1]
  多元智能理论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培养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我国教育界越来越认识到多元智能理论的重要价值,认为“多元智能理论是对素质教育的最好诠释”。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把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更新与信息技术的应用相结合,借助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带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这一改革以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将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乃至于整个教育体制产生深刻的影响。
  我国著名教育技术学专家何克抗教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中提出:“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要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2]
  由此可以看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就是要通过营造一种数字化学习环境,建立一种新型的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三、多元智能理论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指导作用
  
  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必须要有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特别是以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
  1.建构主义理论——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为主,学生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下,通过协商、会话等活动自主建构知识。由于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在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支持个别化学习、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因此建构主义理论已经成为了多媒体与网络教学的主要理论基础,也是建构新型“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的理论基础。
  2.多元智能理论——智力多元化发展理念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智力的多元化、差异性和独特性。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教育应为学生创设多种多样,并有利于发现、展示和促进发展多种智能的情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激发学生的多种潜能,并在发展学生多种智能的基础上,注重优势智能的发展。多元智能理论倡导平等的学生观、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和多样化的人才观,为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方向——“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培养创新人才”。
  在多元智能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结构,建立新型的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四、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依据各学科的具体实际来进行,即要根据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及教学策略,结合学科教学的各个环节来展开。在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支持新型“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的教学模式很多。根据信息技术的利用方式和整合目标不同,这里介绍三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基本模式。
  1.本位型课程整合模式
  本位型课程整合模式是以培养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为目标,将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融入课程内容中,通过开设专门的信息技术课程,传授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
  在这种整合模式中信息技术主要起到演示工具、交流工具和评价工具的作用。通过这种学习学生不仅学习了信息技术,提高了信息素养,而且还促进了其他学科的学习。可以说,学生是通过信息技术来学习信息技术。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习、拓展、应用或巩固其他学科知识。这种模式多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是建构主义理论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将所要学习的信息技术知识隐含或嵌入在学习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教师提出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任务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实现意义建构。事实上它并不是简单地给出任务就了事,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例如,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学习汉字输入可以融入语文课的拼音练习、组词练习、古诗学习;学习绘图软件可融入几何知识和美术知识;学习搜索引擎检索可让学生到网上检索某学科专题信息练习等。这种整合方式主要落脚点是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2.辅助型课程整合模式
  辅助型课程整合模式是以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为目标,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融入课程实施中,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
  在这种整合模式中信息技术主要是作为情境创设工具、知识呈现工具、师生通讯交流工具、信息加工工具以及测评工具等。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将更加关注其教学设计的合理性,从课程目标出发,真正地把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之中。这种模式多用于课堂讲授型教学。
  根据多元智能的特点,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多元智能的发展创建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进行这种模式的课堂讲授教学时,教师首先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创设学习情境,可以是社会、文化、自然情境,可以是问题情境,也可以是虚拟实验情境;其次指导学生初步观察情境,提出思考问题,借助信息表达工具(如Word、BBS等)形成意见并发表;然后利用信息技术资源所展示的学习情境,指导学生进行深入观察和进行探索性的操作实践,从中发现事物的特征、关系和规律;进而借助信息加工工具(如PowerPoint,Front Page等)进行意义建构;最后借助测评工具,进行自我学习评价,及时发现问题,获取反馈信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较大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样,教师通过整合的任务,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广阔天地,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