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因教致贫”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作者:田恒平
就我国目前的现实状况来看,经济的发展关键在于提高经济的发展水平和质量,它要求我们注重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重视经济发展中人才的作用,这不仅会刺激企业重视人才,提高人才的待遇并加强人才的储备,而且会提高企业对教育的关注和投资热情,鼓励企业在适宜的社会环境中建立和完善教育助困体系,切实帮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同时,社会应把贫富差距缩小在人们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淡化不同分工间的等级差别,以健康积极的舆论导向引导人们理性认识教育,理性选择职业。
3.学校要适应市场调节,降低办学成本,提高教师素质
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在信息化社会的大背景下,人的发展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认知能力的发展,学生所追求的不再是“受教育权”,而是“学习权”,所以,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形成终身学习的兴趣、途径和方法,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市场对人才的发展性需要。为此,我们学校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包括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都应该主动适应市场对我们教育的需要,使学生真正能够学有所用,减少“因教致贫”的几率。当然,学校自身要不断提升教师素质,均衡教育质量;勤俭办学,降低教育成本;摆正教育定位,减少教育寻租也是解决因教致贫不可缺少的手段。
4.家庭应正确认识教育功能,理性选择教育类型
“由于传统的学校教育在封闭的基础上呈现极强的终极性特征,也就是说传统学校教育成为决定人此后一生发展路径、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的垄断性标尺,学校教育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人此后一生发展的好坏,由此导致选择性的缺乏,更多地使人的发展具有了命定色彩。”[4]正是这一原因导致家庭对教育功能的过分夸大和倚重。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随着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和终身学习等教育思潮的出现,学校教育的功能已经开始转向和减弱,家庭要对此有清晰的认识。家庭应该量力而行,理性选择,避免因对教育的过度投入、过度期待导致贫困。
参考文献
[1] 惠铭生.谁是教育乱收费的“主谋”.中华工商时报,2005-09-02.
[2] 调查报告.我国大学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73%.http://www.qmedu.com/book/news/Eduol2005523162507.shtml.
[3] 李斌.大学生身价等同农民工高等教育出现结构性问题.中国青年报,2006-02-16.
[4] 顾明远,孟繁华主编.国家教育新理念.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10).
(责任编辑付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