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学校生态道德教育刍议
作者:马健芳
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人类借助科学技术这个强大的武器,大规模地对自然资源进行无节制地掠夺和攫取,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生态危机凸现。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开始关注和反思生态危机,并为此提出很多积极的建议,其中,加强生态道德建设成为多数国家的共同心声。联合国1980年发布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明确指出:“如果要保证达到资源保护的目的,就必须根本改变整个社会对生物圈的态度,人类社会若要和他们得以生存和得到幸福的自然界融合地共存,就需要有新的合乎道德规范的,相互接受的动植物和人,”1992年联合国通过了《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获得大多数国家的认同和支持。这说明,生态道德正作为一种新的世界道德,并逐步成为每一个公民现实生活中的必备的素养。
生态道德是一种新型的道德活动,其实质是要求人们以道德理念去维护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和不可再生资源持续利用。
二、当前我国生态道德教育的困境
当前,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成为我国当代的主旋律,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内在地包涵着人际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以这“两大和谐”为主题的生态文明和生态道德建设正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实际上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的生态道德教育就已经起步,但效果不是很理想,生态道德教育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首先,传统道德教育教学内容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德育教育特别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围绕如何处理自己和他人、集体、社会、国家的关系而展开,相对忽略了道德层面上生态道德内容的拓展,即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包括人类与其他生命之间关系的教育。媒体多次曝光的学生虐待动物的事件,说明我们传统的道德教育由于忽略培养受教育者建立起对生命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存的责任感。这样的学生将来走入社会,将可能会造成社会成员淡薄的生态环保意识以及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等短期行为,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
其次,部分教师的生态道德教育观念及其教学思路缺乏前瞻性。目前,在我国学校的学科教育中,一方面,许多教师的目光大多停留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层面和外部层面,即只是关照人类与其环境之间在物质能量方面的交流和转换,因而,总是把生态问题的解决寄托在与此相关的技术手段上,忽视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向学生灌输生态道德观;另一方面,包括现有的生态道德教育,大多数还侧重在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上,而人文教育的力度则比较弱,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脱节,使得我们的道德教育缺乏人文价值取向和人文关怀,造成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和天人合一、物我交融的人文精神容易缺失。
再次,社会不良现象对学生生态道德价值取向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现在的校园不再是与世隔绝的“象牙塔”,而是社会的一个缩影。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获得越来越强的技术手段和力量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成为近现代人的基本价值理念。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步伐加快,为获取更多更好的经济利益或个人名利而忽视人类未来的利益和义务的现象,很容易使青少年学生对自然界及自然界其他动植物以“客体”的态度去对待,产生把自然看作是可以无止境盘剥对象的态度,出现在校学生硫酸泼熊、微波炉烤宠物狗的极端事件,这反映了学生群体中仍然存在比较严重的生态道德问题,存在着道德人格的缺失。
三、对策
青少年作为传承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他们应该有与未来发展相适应的观念,即把生态文明作为自觉的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培养良好的生态道德,为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首先,拓宽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推进生态道德教育的纵深发展。传统道德教育教学内容往往侧重“人际德育”而忽略生态道德内容的拓展,这种做法,已不能有效解释生活中的种种现象,也不能解决生活中面临的诸如可持续发展的迫切性问题。这意味着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道德研究对象必然从人与人扩展到人与自然,相应的,从自然观的历史演变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帮助学生树立合理的生态自然观应成为道德教育的新内容,传统德育价值观的内涵应该要大大拓展。根据我国政府批准发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在学校道德教育中,要让学生内化三个新的道德原则:第一,所有的人享有生存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从而能够过上健康和健全生活的权利,并承担保护子孙后代,满足其生存需要的责任。第二,地球上所有生物物种享有其栖息地不受污染和破坏,从而能够持续生存的权利,人类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第三,每个人都有义务关心他人和其他生命,破坏、侵犯他人和生物物种生存权利的行为是违背人类责任的行为,要禁止这种不道德的行为发生。生态道德内容的充实,目的是在教育教学中引导学校德育中的受体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并最终转化为自觉的生态道德行为。目前,我国在校的各类学生有3亿人左右,在他们的教学中渗透并拓展生态道德教育内容,无疑会极大地提高其生态道德水平。青少年学生可塑性强,一旦他们接受了某种道德信念,将会对他们的人生态度和行为产生终生影响,数年后,当他们走上社会,他们既能成为新观念的载体、传播者,又会成为理性的绿色消费者和实践者,其社会效益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提高教师的生态素养,引领生态道德教育的发展。生态道德教育离不开教育者的生态性道德理念的内化和培育。因为,无论怎样强调个体主体性的地位和价值,都无法排除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言传身教的作用。因此,作为学校生态道德教育主干的教师,一方面,应该转变道德教育观念,在培育和提高自身生态道德理念的基础上,注重在各学科的教学中贯彻生态道德思想,即向学生灌输生态道德观。另一方面,在生态道德教育中还要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科学教育的作用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学科学、用科学、做科学,能培养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认识并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点在过去的学科教育中已经引起关注,也付诸了实践,而在人文教育方面则还重视不够。目前,全人类要面对的生态恶化、资源枯竭,生存竞争所造成的冷漠、互不相信、攻击所带来的心理压力感,以及由于信仰危机所导致的人们精神世界的空虚和迷茫等等,都可以归结为人文精神的缺失。而人文教育的根本任务、根本功能,正在于培育高尚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内涵主要表现为对自然的关注和对社会的关心。人文教育能使人受到爱的滋润,具有同情心和悲悯情怀;能使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懂得如何使自己活得更有价值,懂得自己对家庭、对亲人、对国家、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从而既珍视自己的生命,也珍视他人的生命包括珍视动物的生命。加强人文教育,使更多的人懂得人与动物都是自然之子,是相互依存的,善待动物就是善待人类自己,把爱施予动物是现代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生态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各有其自身的合理内核和社会价值,科学教育在于求真,而人文教育则在于求善,在生态道德教育中推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才能培养出既会做人,又会做事,还会生活和生存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从而实现生态道德教育的本质和现实价值。
再次,建构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生态道德教育路径,加强学生生态道德行为的养成,重塑其道德价值观和道德人格。“生态道德交往,是人为着自己的生存必然与自然发生关系但保持道德性的活动,把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当成日常生活的行为方式。”面对当前我国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要培养青少年学生对自然的尊重和关怀,帮助其把人同自然关系的认识从人同自然界的“物质联系”扩展到人同自然界的“道德联系”,形成科学的道德价值观和完备的道德人格,一方面,要为生态道德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因此,必须在全社会普遍开展生态和环境宣传和教育,并加强环境保护立法和执法力度,使得自觉遵守生态道德原则、履行生态道德义务成为全民都广泛认同的道德标准,环境保护成为每个企业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使得学校、社会、家庭生态道德教育的整体功能得到体现,弥补由于社会不良生态现象对青少年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造成青少年的“道德人格”缺失,重塑其完备的道德人格。另一方面,通过学校生态道德教育主渠道,增强青少年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例如对学生日常生活的一些随地吐痰、摘折花木等行为习惯提出新要求,让青少年学生不仅从社会公德,而且还从生态伦理,即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角度重新认识这些不良习惯的双重负面价值,促使他们自觉维护自然环境。最终形成既要对他人和社会承担责任,也要对后代乃至整个自然界承担责任的生态道德价值观,这不仅是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 王世民,丰平.高校生态德育刍议.人大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2003(12).
[2] 曾建平.寻找绿色——环境道德教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