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浅论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作者:钟青霖




  在我国教育界,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很长一段时间未能达成共识。有人赞成“冲击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对传统的学校德育构成了巨大的冲击;有人主张“取代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基于对学生心理发展过程的把握,可以用来代替传统德育;有人宣扬“融合论”,认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方面所起的作用很难截然分开,可以作为德育的一部分来看待。事实上,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两者之异同决定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应当是“配合论”。狭义的德育即道德教育的简称,比较容易解释。而广义德育这个新概念,虽在中国广泛运用,但在理论上仍需进行较规范性的解释和界说。近年来,我国教育学术界给德育下的定义是很多的,我们对德育的定义可否表述为: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在受教育者的自觉积极参与的互动中,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而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以学生心理发展和思想行为活动的客观规律为依据,使人能够在社会环境中健康地生活,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适应社会生活变化节奏,能与人正常交往,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作为学校育人工程的两个子系统,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过程中,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了解其主要异同之处,用德育的方法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用心理辅导的方法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对于提高素质教育整体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源流各异,但对象领域相同
  
  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各自的理论源流是不同的。德育起源于人类的教育活动,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某种意义上,德育的历史和人类教育的历史等长。当西方的哲学家柏拉图在他名扬千古的学园讲述《理想国》里的理想人格,当东方的圣人孔夫子在杏坛阔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时,德育的思想已经包含在教育最古老的定义之中了。心理健康教育起源于对人类心理现象的观察与研究,它的理论源头属于心理学。从世界上第一所心理实验室建立,至今不过百余年的历史。心理健康教育则是最近几十年间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由心理测量、职业指导、心理咨询三个学术分支汇集而成的一门新兴的应用科学。但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以学生为对象,都要研究学生知情意行的心理过程和思想行为活动的客观规律。
  
  二、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层次不同,但目标一致
  
  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其目标层次有明显的差异。学校德育的目标是:从社会发展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实际需要出发,紧紧围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总目标,帮助学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在这个过程中自觉地改造、不断地完善自我,在教育、教学过程和社会实践中,为学生的成才道路定向导航。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向全体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其自我认知水平和心理保健意识;通过对学生的不良情绪和问题行为进行心理辅导,改善学校心理环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通过对人格障碍的咨询与矫治,增进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保持学生的心理健康。比较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目标上的层次差异,则不难看出,学校德育目标是“激励性”的,旨在激励学生奋斗成长;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虽然也强调“帮助学生成长”,但更多地体现了“保健性”,旨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但是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要为实现育人目标服务。
  
  三、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功能不同,但内容交叉
  
  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功能有明显的区别。一般说来,学校德育承担着社会沟通、正面灌输、思想引导、行为规范、潜能开发等五顶社会职能,在强调青少年与社会和谐发展时,偏重社会功利的价值取向;心理健康教育则注重个体心理保健,在强调个体与社会和谐发展时,偏重个人福利的价值取向。但是在引导学生完成正确认识、良好适应和健康发展的社会化课题方面,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明显呈交叉状态。学校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核心的认知性教育,以法律、纪律、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的规范性教育,以理想前途、政治信念、创新意识等为主要内容的发展性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则包括帮助学生实现正确的自我认知,良好的社会适应,达到心理发展与人格成熟。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成立宪章中,对健康下的定义是:“不但没有身体上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可见,心理健康是完整健康概念的组成部分,人们不仅应关心自己的躯体健康,还应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以及自己与社会的相融合的程度。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作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由此可见,健康不仅仅是指躯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社会适应、道德品质。当人体在这几个方面同时健全,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
  
  四、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操作者的社会角色不同,但在方法上互相借鉴
  
  在学校全部教育管理工作中,德育工作者和心理辅导员扮演的社会角色是不同的,德育工作者集教育、管理职能于一身,必须坚持教育者的党性立场,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学生;心理辅导员以助人自助为己任,经常站在设身处地为当事人着想的类似“律师”的立场上,为当事人的最大福利着想;在正视这种角色差异的同时,两者都要坚持对学生负责与对社会负责的高度一致性,否则就会出现不应有的工作偏差。但是在协调配合、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德育工作大量吸收引进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方法,心理健康教育也从德育的成功经验中吸取了许多有益的东西。传统德育方法论是以整体与社会秩序为绝对的价值取向,礼是道德教育的基本精神,但古代道德教育的一些具体原则和方法,对今天的教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而现代德育方法的构建,否定了传统德育中强制的、规范的因素,考虑教育者、受教育者双向活动的方法,有利于自主人格的培养,重视独立思维、创造性、自由、自觉特征的发展。显然,德育方法是影响德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德育效果是个复合函数,影响效果的变量很多: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方法、德育活动中的人际关系等。心理健康教育同样也要考虑主体、客体以及适当的心理辅导方法,所以说,这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方法是相一致的。而心理健康教育则从德育的成功经验中吸取了许多有益的东西:从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的单向运动变为“教”与“学”的双向过程,改变以往忽视“学”的地位,关注“学”的主体性。
  
  五、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点不同,但基础依据相同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具体作用于“需要—心理紧张—动机形成—行为—行为结果的反作用”这样一个完整心理行为活动过程时,德育主要作用于学生的理性层面,通过分析动机模式,矫正认知偏差,指导学生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心理健康教育则主要作用于“心理紧张”这一特定的环节,通过心理分析与辅导,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消除消极情绪,实现动态的心理平衡。但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两者都以学生知、情、意、行的心理过程为基础,都以学生思想行为活动的客观规律为依据。
  总之,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育人过程中,既不能互相取代,也不可能完全互相包容,只有互为补充才能相得益彰。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思想、心理存在一种“自身免疫效应”,当触及与自身固有的思想体系相异时,人自身原有思想就会形成一个“防护层”,阻止外界思想的“侵入”。因此,德育工作必须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只有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德育的内容、方法才能让学生喜闻乐见,学生才能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陶冶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相反如果忽视心理健康教育,一些严重的心理障碍就可能发展到应有的道德规范的反面。其实,中小学生处在成长阶段,经常出现某些过失是难免的,也是正常的。不要把学生的一时过失说成是思想品德问题,尤其不要把某些个性心理或心理障碍说成是思想品德问题。同时,大德育认为,德育应该建立由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组成的完整德育体系。因此,我们应当树立整体德育观,并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张华.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青少年研究.
  [2] 姚冬梅.德育现代化的思考.政治课教学,2002(11).
  [3] 宗亚萍.关于新形势下中学德育教育改革走向的几点思考.政治课教学,2002(9).
  [4] 郭振有.重视传统文化增强德育实效性.人民教育,2003(5).
  [5] 晋舰航.中学政治课与心理健康教育.教育艺术,2002(10).
  [6] 张向阳.社会改革与人的心理健康.赣南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7(2).(责任编辑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