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试论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

作者:乔虹皓




  教师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一、影响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因素
  
  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存在着许多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素,其中既有直接因素,也有间接因素。决定教学监控能力的直接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教师能否及时、正确、全面地发现和觉察自己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二是教师是否具备解决教学活动中所存在问题的足够知识和经验,主要包括: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教育实践知识、对自身特点的理解以及对学习特征和学习背景的综合理解;三是教师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否和现存的教学问题正确地联系起来,并进行合理的、有效的知识重组。决定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间接因素主要有教师的心理状态,如教育动机、教育效能感、自我知觉、教学风格等,以及环境因素,如教学活动中的人际相互作用(包括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同事之间的合作与互助、领导的支持等)、社会文化与价值观、学校的风气等。任何教学活动进行的状态和完成的效果都直接取决于教师能否对上述因素进行积极、主动、科学、合理的调节和控制,因为“教学监控”在其中扮演着一个“领导者”、“监督者”的角色,课堂教学活动的其他因素都要在它的监督、领导下进行。
  
  二、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作用
  
  1.教师教学监控水平对整个教学活动及其效果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高水平教师和低水平教师的教学活动及其教学效果的比较,发现他们在教学监控能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教学水平高的教师能充分考虑教学中的各相关要素,并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同时,能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反馈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作出相应的调整,从而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和效果,以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表现出较高的教学监控能力。课堂教学水平低的教师则正好相反,表现出较低的教学监控能力。因此,在具备一定的学科知识之后,教学监控能力就成为影响教师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
  2.教学监控能力的培养是成为“专家型的教师”的有效途径
  “专家型的教师”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他们具有丰富的组织化的专门知识(包括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和教育实践知识),并能有效运用,即“专家型的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监控能力。专家型教师能考虑教学的内容、过程和学生的需要,而且也能够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经验,有意识地对教什么和怎样教作出选择。教学监控能力培养的实质就在于培养教师对整个教学活动的自觉意识、自我评估的习惯和能力,以及自我调整的方法和技能。将教学过程中的各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随时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积极主动的评价和反馈,并能对其进行控制和调节,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三、提高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基本方法
  
  1.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1)增强教师的责任感。教师的职责就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是设计者、管理者、组织者,发挥着主导作用。而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是能否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实现教学监控的关键因素。因为职业道德水平低、责任意识淡薄的教师几乎不去关注教学效果的好坏和教学监控的重要性。更谈不上去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其结果就是教学质量差,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发展。而那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并对教学怀有强烈责任感和事业心的教师则不同,他们会自觉地反思和评价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看其是否达到了教学监控的目标。并根据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必须从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入手,这是搞好教学监控的重要途径。
  (2)增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教学效能感反映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影响教学监控能力的重要因素。“教学效能感一般是指教师对于自己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论,教学效能感包括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一般教育效能感是指教师对教与学的关系、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一般看法和判断,即教师是否相信教育能够克服外在环境对学生的消极影响,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个人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教学效果的认识和评价,即教师认为自己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相信自己有能力教好学生。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影响着教师对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影响着教师对教学工作的努力程度,以及在碰到困难时他们克服困难的坚持程度,等等。研究表明:“个人教学效能感的高低对教师教学监控能力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因此,不断地增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尤其是个人效能感,使他们改变旧的教学观念,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充满信心,并相应地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使之适应学生的需要。教师可通过各种途径来实现这一点,如增强教学的反馈,提高教师的成就感,教师之间互相讨论、互相观摩,等等。
  (3)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专家型的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监控能力,而有关专家和新手的对比研究则表明,专家型教师和新手在教学上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他们知识结构的不同造成的。一般来说,教师的知识可分为三个方面:本体性知识(所教科目的知识)、条件性知识(教育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教育实践知识)。因此,要想具有较高的教学监控能力并成为一名优秀的专家型教师,不能仅仅具备本体性知识(这是教学活动的基础)。因为他面临的是教学这样一个复杂的师生相互交流的过程,他还应该掌握条件性知识(这为教师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提供了原则,是教师养成良好的教学监控能力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性知识(它可以提供解决教学问题的方式方法,是教师养成良好的教学监控能力的操作基础)。因此,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是教师提高教学监控能力的必经之途。
  (4)培养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在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中,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又被称为反思性教学,是教学监控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学者波斯纳(G.J.Posner)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专家型教师的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其反省性。通过反思,有助于教师发现并创造性地解决教学问题,教师成为研究(专家)型教师,教师积累实践性知识,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因此,在教学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反思是提高教学监控能力和教学效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反思的方法主要有反思日记法、观看教学录像、观摩与讨论,等等。
  2.调整师生关系
  在影响教学监控能力的环境因素中,师生关系是一个重要因素。教师与学生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两个要素,而师生关系又是学校教育活动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者,学生是主体。如果师生关系紧张,甚至互不信任、彼此戒备,将会干扰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热情,影响到教学质量。研究表明:师生关系与学生学习成绩显著相关。教师与学生建立一种友谊关系,对于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完整人格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教师要改变旧的观念,转换角色,从施教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协助者、组织者和促进者,形成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可以使彼此感到愉悦,缩短心理距离并获得心理安全感、自由感,形成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提高教学监控能力并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3.采取干预训练
  培养教学监控能力,不仅需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调整师生关系,还可通过干预训练等措施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监控能力。根据申继亮等人的研究,有两种干预方法可提高教师教学监控能力,即自我指向型的干预手段和任务指向型的干预手段。自我指向型的教学监控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兴趣、动机水平、情绪状态等心理操作因素进行调控的能力。因此自我指向型的干预手段,主要是针对教师自我指向型的教学监控能力而进行的训练和干预手段,包括三种方法:认知自我指导技术、角色改变技术和归因技术。任务指向型的教学监控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材料、教学方法等任务操作因素进行调控的能力。任务指向型的干预手段是针对教师的任务指向型教学监控能力进行的训练和干预手段。具体有策略培训(包括专家讲座、观摩课)、教学反馈技术和指导技术。研究表明,干预训练不仅提高了教师教学监控能力,而且提高了教师对教学的认知水平,改善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因此,学校等教育机构有意识地对教师进行干预训练是提高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有效手段。
  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是教师素质构成的核心要素,但每个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是不同的。只有通过对教学活动中的各要素进行不断的评价和反馈,并进行控制和调节,使教学活动由被动和不自觉转为主动和自觉,并使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才能逐步提高,从而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本刊略)(责任编辑张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