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与教师职业技能发展

作者:胡田庚 刘丽华




  教师职业技能,是指教师运用教育理论知识和经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一系列行为方式。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教师职业技能面临着很多新的要求,教师职业技能发展也需要有新的思路。
  
  一、教师职业与教师技能
  
  教师作为社会的特定职业,承担着教书育人的特定职责,需要有特定的教师职业技能。尤其是随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不少国家都提出了教师的专业标准,明确了教师职业技能的基本要求。
  在美国,成立于1954年的全国教师教育鉴定委员会(NCATE),承担着全美教师教育机构的资格鉴定工作。它颁布的教师教育专业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师范生的知识、技能和意向,例如,要能熟练依据学校的课程标准要求进行教学;能够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手段;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特点,了解学校、家庭和社区环境背景;能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准确的评价和分析,对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控等等。这些规定揭示了教师所应具备的特定知识和技能,体现了教师专业的独特性。
  依据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我们认为教师职业技能应该主要包括三个基本方面:(1)理解学生的技能。如理解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方式及影响因素,熟悉中学生建构知识和获得技能的过程;了解中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形成的过程,了解中学生交往的特点,理解同伴交往对中学生发展的影响;掌握观察、谈话、倾听、作品分析等方法,理解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等。(2)教育学生的技能。例如,能够依据课程标准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或活动目标;熟悉任教学科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学会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发展兴趣设计教育活动;了解教育评价的方法与技术,学会通过评价改进学生学习与改善教学行为;了解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学会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形成集体观念;掌握教师所必需的语言技能、沟通与合作技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技能;可以设计与指导课外、校外活动等等。(3)自我发展的技能。能够了解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内容,明确自身专业发展的重点,利用课程学习的各种机会实现自我发展。
  
  二、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职业技能的新要求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对原有课程体系和课程观念的彻底变革,其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中小学教学有了很多新的特点和变化,对教师也提出了很多新的职业技能要求。
  1.学习指导技能
  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教师的学习指导主要围绕听课、记忆、迁移、背诵、演练等活动展开。新课程强调要转变学习方式,倡导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不仅仅只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具有相应的学习指导技能,能够对学生进行课题发现的指导、问题解决的指导、个别指导、小组指导、体验学习指导、探究学习指导、信息收集指导等,能够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收集信息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问题、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2.合作技能
  一方面,要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传统教学中“隔行如隔山”,教师之间、尤其是不同学科的教师之间缺乏沟通。新课程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综合性,就一门学科而言,注重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就不同学科而言,加强了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提倡和追求学科之间的彼此关联,相互补充。这就需要教师之间加强合作,在思维上互补、智慧上交融、工作上的协调。另一方面,要加强师生间的合作。传统教学把学生看成是只管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学生完全任教师摆布和灌输。新课程强调师生关系的平等,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要尊重教师的劳动。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思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由过去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
  3.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技能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长期是统一标准、统一教材、统一考试,高度的统一性使广大教师仅仅是课程的被动接受者、实施者,影响了教师创造性的发挥。新课程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开放性,拓展课程的空间,开发课程资源,成为教师的一个新的课题。一方面,要求教师在国家既有课程基础上,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二次开发”,实现对课程内容的加工整合;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在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下,研制开发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4.教学研究技能
  长期以来,广大基础教育教师主要都是充当一个“教书匠”的角色,“传道、授业、解惑”是他们的基本职责。新课程强调教师是积极参与者和主动适应者,肩负新课程实施重任,要求教师从“教者”向“学者”转变,从“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为此,教师必须加强教学研究,提升教学研究技能。事实上,教学是一种创新性的劳动,必须以研究为依托才能不断深化和提高,学习指导、课程开发、学习评价、教学反思等行为都离不开教学研究。
  5.自我发展技能
  传统教学中强调学科本位、教材中心,教师的任务就是把学科知识讲清,把教材内容讲透。新课程提出学科综合、教学开放。学科综合突破了过去的学科界限,使教师体会到相关知识的缺乏;教学开放打破了过去的教师教学设计,面对学生多样的问题和活跃的思维,仅仅靠过去的“一碗水”与“一桶水”的关系已难以解决,教师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这要求教师有更强的自我发展技能,必须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充实自己,不断超越自我,在教学中学习,在学习中教学。
  6.学习评价技能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之相适应的评价理念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作为教学评价组织者和参与者的教师必须以这一理念为指导,掌握通过学习评价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技能。实现评价目的由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转变;评价内容由单纯重视知识评价向重视学生全面素质评价的转变;评价方式从单纯纸笔测试向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转变;评价主体由一元向多元转化。
  
  三、推进教师职业技能发展的对策思考
  
  新课程对教师职业技能的新要求,体现了教师发展的新方向。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教师职业技能的发展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存在明显的不同步。推进教师职业技能的发展,是社会的重要职责,更是教师本身面临的重要课题。
  1.从教育部门来说,要加强教师职业技能培训
  应该说,为了配合新课程的实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教育机构都组织了相应的教师培训活动。然而,这些培训主要是围绕着新课程理念和新教材展开,对适应新课程要求的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缺乏必要的关注,结果不少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不能将新课程理念贯彻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因此,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教师职业技能,应该成为教师培训的重要方面。首先,要拓展培训内容,体现职业技能发展的要求。在原有培训内容的基础上,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的要求等,应该纳入到培训课程体系中。其次,要改革培训形式,形成集中培训与跟踪培养相结合的开放式培训模式。集中培训着眼于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了解新课程对教师的技能要求,跟踪培养着眼于帮助教师把集中培训的相关精神与教学结合起来,并针对教学中反映的具体问题进行研究,边工作边研究,带着问题工作,在工作中解决问题。
  2.从学校来说,要创造提升教师职业技能良好氛围
  学校是教师职业技能发展的基地,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职业技能发展应该在学校教育的具体情境中进行,这样才能弥补职前教育远离具体教学实践和职业技能培训要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不足,形成促进教师职业技能发展的长效机制。通过开展公开课、教学技能竞赛等活动鼓励教师在相互竞争与合作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职业技能。
  3.从教师个人来说,要把握职业技能发展的机遇和途径
  教师职业技能的发展离不开教师自己的努力。勤于学习、善于借鉴、学会反思、积极探索,是教师提升职业技能的基本要求。首先,要勤于学习。学习是发展的基础,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掌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动态,使自己适应教育教学发展的要求。其次,要善于借鉴。不同的教师,在教材处理、教学实施、学习指导、自我提升等方面都各有特色,体现出不同的职业技能技巧。借鉴和吸收他人的经验,是教师职业技能发展的有效途径。再次,要学会反思。教师的反思既包括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活动,也包括反思自己的职业发展,通过反思,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明晰自己专业发展的方向。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崔允氵郭.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 蒋亦华.中小学教师主要职业技能的内涵及培养途径与考核机制.中国教育学刊,2005.
  (责任编辑刘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