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和方法

作者:张 焱




  自20世纪60年代教师专业化概念提出后,教育界掀起了教师专业化的热潮。教师专业发展不仅成为教师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热点课题。1994年我国颁布的《教师法》中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第一次从法律角度认定了教师的专业地位,使我国教育界对教师专业化的追求从理论的探索过渡到具体的实施中。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解读
  
  从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来看,研究者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界定是多种多样的。从字面上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一是“教师专业的发展”,把教学视为专业,教师专业发展即是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它是教师群体专业化的发展和社会承认形式。职业专业化是指“一个职业(群体)经过一段时间后成功地满足某一专业性职业标准的过程”。二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把教师视为专业人员,教师专业发展即是教师个体专业发展。从发展的过程看,“教师专业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既同步又各自独立的。教师专业的发展是由教师群体专业发展推动的,而教师群体的发展则是以教师个体专业发展为基础的,所以教师个体专业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尽管国内外不同的学者对“教师专业发展”内涵有不同的表述,但基本上都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以专业结构的丰富和专业素养的提升为宗旨的,这一概念既指明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也指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
  
  二、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要求
  
  1.重新理解教学环境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而提出来的。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应用以电脑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过程,它使教与学的形式都发生了变化。在技术的支持下,学习资源全球化,教材多媒体化,“已有越来越多的教材和工具书多媒体化,它们不但包含文字和图形,还能呈现声音、动画、录像以及模拟的三维景象。”无论教育者和学习者都可方便地享用这些资源。信息化时代,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可以自主学习,根据自己的学习起点、兴趣、经验等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和进度。教学活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脱离物理空间时间的限制,呈现虚拟化的教学环境。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同时,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可参与的、可探究的技术支持型学习环境。
  2.学会运用信息技术
  现代化信息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中的信息分布形态,学生们可以轻易获得大量的信息,教师将不再是学生唯一可以依靠和求助的专家了,这就削弱了教育者的权威性。信息时代的教育者不只是教育者,同时也是学习者。新技术的运用,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和师生之间的关系,对教师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信息时代,教师要利用技术开展各方面的教学工作,如准备教学资源、设计学习活动和过程、指导学习小组、开展课题讨论、评估学生的学习等,教师必须学会如何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光掌握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也需要掌握信息技术,这种技术已成为提高教师专业知能发展的重要资源。教师只有自己具备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
  3.利用技术达成教学目标
  要成功地将技术运用于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能使用技术,还应该关心如何应用信息技术工具来解决问题。技术不是最终的目的,将技术作为工具和方法,实现特定的目标,才是教育信息化最终的目的。教师要懂得这些技术作用于学生后带来的反应,分析出现的问题,处理不同的学习需要,能够知道怎样运用技术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必须能够找到合理的方法以利用技术来支持学生的学习。信息化教育最重要的特点是自由和开放,教学过程不再是灌输、控制或者简单的选择,而是提供再大限度的服务和保障。在信息化的教学环境里,教学过程变得越来越难以掌控,这对教师的教学管理提出了新挑战。
  
  三、信息化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
  
  1.教师专业发展是个体自主发展
  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从专业发展的角度讲,教师需要参加一些培训、研讨等,学习新的内容及方法,跟上专业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不同于教师培训,各种外部形式的教育、培训,可以帮助教师提高自己,对教师专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可外部的措施常常不符合教师的实际需要,尤其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是几次讲座能解决的。我们提倡教师专业发展要关注教师本人在专业发展中能动作用的发挥。教师不能被动等待外部的援助,要根据自身的需要,自己制定自我发展规划,在设计课程、规划教学活动和选择教材时,应有充分的自主性。教师应具有自我专业发展的意识,把外在的影响转化为自身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动力。
  2.教师专业发展靠实践性知识作为保障
  教师工作的最大特点是不确定性,情境性,教师必须具有对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的教学情境做出解释和决策的能力。信息时代,教学情境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得到进一步加强,这种情况下教师所需要的知识产生于处理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的情境过程本身,这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默会的过程,是实践智慧的体现。这种“个人的实践知识”或实践智慧,往往隐含于教学实践过程中,更多地与个体的思想和行动过程保持着一种“共生”关系,它被镶嵌于真实的教育情境中,难以形式化或通过他人的直接讲授而获得,只能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3.教师专业发展是终身性的
  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主要是通过后天习得的,随着知识增加的速度不断加快,对教师的要求也不断变化,这就需要教师终身学习。所以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是一个贯穿个人职业生涯的连续过程,在长期的与教育环境的互动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学习,通过不断的学习体验,调整自己的思想观念、价值趋向,丰富专业知识和技能,满足自己不同层次的需求,从而表现出与教师职业相适应的教师角色行为。
  4.教师专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
  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心自己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素养发生着怎样的结构性变化,而且不能忽视“师之为师”、“人之为人”的意义探寻。教学不仅是拥有知识技能的专业,更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对话与建构的生命活动,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求真、趋善、向美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提升生活质量、开拓生命境界、感悟生命意义的过程。“教师职业活动的理想境界,是指教师作为职业活动的主体,将职业活动看做生命成长和价值实现的手段。”
  
  四、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策略
  
  1.计划——设计教师个人职业生涯
  教师的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计划设计是在了解了教师专业发展一般路径的基础上展开的。首先,要明确影响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分析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充分认识自己发展状况;其次,从实际出发,给自己的发展层次定一个比较符合实际又有挑战性的位子;然后进行具体的目标设计,确定自己专业发展的重点内容和发展形式。教师拥有个人专业发展自主的权利,要为自己的专业发展负责。“教师应能够独立于外在的压力,制定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计划,选择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也有意愿和能力将计划付诸实施。
  2.反思——促进个体自主成长
  教师的反思包含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指向教师专业行为与活动的反思,二是指向教师专业成长过程。反思的起点是自我实践中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固守着以前的观念不放松,要善于用新的理念来武装自身,思索存在的问题,要关注把他人的成功因素嫁接到自我经验的相应部位。教学反思重点解决的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到总结经验、提升理论和探索规律,实现反思的价值。
  3.合作——突出同伴互助的优势价值
  教育是一项群体劳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每个项目的完成,都需要依靠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育合力来完成。信息化教育的教学特征,需要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采用更加平等的方式合作才能完成教学工作。教师之间通过对话、沟通、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集思广益,吸收同辈长处,在实践中通过互帮互助创建实践智慧。
  4.支持——构筑教师专业发展平台
  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促进教师之间,教师与专家之间的充分交流和资源的共享,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平台越来越得到教育界的重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传统的培训方式和互动式学习、讨论结合起来,不仅延展了教师的学习时空,而且培训教师熟悉信息技术环境、精通信息技术技能,也有利于培养其形成终身学习的态度,为教师专业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 蒋竞莹.教师专业化及教师专业发展综述.教育探索,2004(4).
  [3] 祝智庭主编.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刘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