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双语教育师资问题及对策

作者:柳 惠




  随着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广大双语教师辛勤耕耘,积极努力,为培养少数民族双语人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少数民族师资培养问题仍十分突出,这主要表现在许多双语教师在知识结构和从教能力方面还远远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
  
  一、少数民族地双语师资队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少数民族地区双语师资队伍的现状
  以新疆为例,截止目前,全疆中小学双语教师18159人,其中普通中学7214人(初中6019人;高中1195人)小学10945人。统计中农村小学汉语教师8781人,占小学汉语教师总数的80.23%,农村初中汉语教师4742人,占初中汉语教师总数的78.78%;农村高中汉语教师205人,占高中汉语教师总数的17.16%。在全疆中小学汉语教师总数18159人中,17091人为少数民族汉语教师,占汉语教师总数的4.12%。统计资料显示,和田地区有中小学汉语教师2338人,“一缺二低”问题尤为突出,但也正是靠着这些教师在承担着和田地区中小学汉语教学的任务.根据新疆有关规定,汉语教师必须通过汉语水平考试,并达到一定的汉语水平级别(高中班分级、初中六级、小学六级),但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在和田举办首届汉语教师培训班分班测试时发现,教师的汉语水平令人担忧。在150名参加测试的学员中,50%学员测试水平在初级B等(四级)以下,有将近30%以上的教师从未参加过汉语水平考试,吐鲁番地区有汉语教师778人,但能达到规定测试等级的也不到50%。上述地区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汉语教师的整体情况。
  2.存在的问题
  首先,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师队伍不稳定,其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一缺二低”,即数量不足、双语教学水平和汉语运用能力不高。虽然从目前统计比例看,新疆小学和中学师生比例高于内地,但教师的分布不均匀,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和艰苦地区,教师严重缺乏,一些不具备教师能力的人被吸收进教师队伍中来,导致该地区教师队伍素质不高。
  近几年来少数民族地区大专院校和中小学的双语教师调往内地的人数逐年增加。以喀什地区为例,虽然每年当地师范院校和疆内外其他师范院校毕业生分配到喀什,但种种原因,能够回到喀什地区中小学任教的还不够冲抵离退休教职工的人数,加之调往外地区的教师逐年增加,造成双语教师不足和师生比例扩大的矛盾日益突出。各地“双语”师资缺乏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缺乏汉语师资,而现在汉语师资一是教学业务水平和汉语文字功底,二是师资调配不合理,在很多地方,农牧民汉族双语教师极缺,现有的民族汉语师资“双语”水平不高,学历偏低,在这种情况下显然很难满足双语教学的需要。
  其次,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双语教师培养和培训方面,高等院校、师资管理部门和学校期间的协调配合、通力合作不够,缺乏远见,以往高等院校,一直重视的是学科能力的培养,对培养综合性、复合性人才重视不够。对双语师资培训工作,师资管理部门虽然下了很大的功夫,但存在着明显不足。基层学校在坚持实行双语师资培训上依赖思想严重,缺乏长远目光,办法和形式单一,创新意识不强,对现有远程教育资源优势的利用还远远不够,因此有必要对双语教师从职业道德,教学方法等多方面,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培训。
  再次,没有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的个人积极性。目前,少数民族地区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到基层学校,还没有形成一整套双语教师的筛选、考核、评估、资格准入等方面的规范管理办法,教师队伍良莠不齐,优劣难分,教好教坏一个样。这一现象的存在当然会挫伤有志于从事双语教学事业的教师的积极性。
  
  二、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双语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
  
  在少数民族中小学开展双语教学,是一项具有独特学科性质的工作,培养人才是搞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工作的关键性措施。从现实情况来看,中小学大部分双语教师水平不高,基本功不过关,方法不对头,事业心不强,因此,教师培训工作刻不容缓。在充分发挥现有人才作用的同时,还要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加速人才的培养,为此提出以下对策。
  1.在双语教师的培养上,要从现在的数量型向质量过渡,各师范院校的语言文字培训中心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突破口,贯彻“按需施教”、“学以致用”的原则,大胆改革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争取把那些双语教师最急需的,学了就能运用于教学实际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他们,为各地、州、县培养更多的双语教育骨干。
  2.双语教师队伍中,双语教师少的局面急待改变。要有意识地招收那些思想品德好,懂两种语言,愿意献身民族教育事业的当地汉、回族青年入师范院校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担任双语教师。
  3.加强学历教育,各少数民族大学的双语教学研究生教育已起步,发展势头良好,然而仅靠几所学校的发展是难以满足需要的,应该解放思想,开阔眼界,积极开展横向联合,通过代培、委培、邀请专家讲学等多种形式扩大研究生教育,使双语教师,特别是高校汉语教师的学历结构有一大的改观。
  4.对上岗双语教师进行考核测试。建议有关部门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在岗双语教师的水平和教绩进行一次考核评估。不合格的要限期补课、进修、争取达到合格;对水平很低不能够胜任教学的调换岗位;对能胜任教学并做出显著成绩的发给合格证,并进行表彰奖励,必要时可以晋升工资。
  5.提高双语教师的社会地位。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许多双语教师在事业心、责任感和献身民族教育事业的意识都有所减弱,因此提高全社会对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事业的认识水平,创造一种有利于双语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氛围,对双语教学人才的培养,双语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大力改善双语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使双语教师成为全社会尊敬和向往的职业,使双语教师岗位对应聘者有吸引力,使在职双语教师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激励广大双语教师建功立业的决心。开展评选“优秀汉语教师”的活动,定期召开会议,对有突出贡献的双语教师予以隆重表彰,以此表明社会对双语教师劳动的尊重和认可。
  6.要为各民族双语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创造有利条件,合理调整各级各类学校汉语教师的民族比例结构,最理想的是各级各类学校的汉语教师由毕业于汉语言专业的(汉考汉、民考汉)人员构成,中小学和大专院校应有所不同。创造条件,逐步改变民汉汉语教师的结构比例,从而进一步提高民汉汉语教师的素质。
  加大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经费投入。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对提高少数民族教育的质量,促进各民族的大团结,保持社会稳定、经济的发展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贺宾.语言学·汉语·双语教学与研究.乌鲁木齐:新疆教育出版社,2002.
  [2] 马学良.民族语言教学文集.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
  [3] 盖兴之.双语教育原理.昆明:云南出版社,1997.
  [4] 盖兴之,宋金兰.双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
  [5] 何俊芳.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双语变化的特点及对策.北京:中国民族教育出版社,1997.
  [6] 余惠邦.双语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
  [7] 庄文中.中学语言教学研究.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8] 施光亨.关于汉语教育的若干议论与思考.迁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7.
  [9] 尤努斯.阿布力孜,萨达提·艾木都.实现“民汉兼通”师资是关键、新疆汉语教师队伍的现状问题及建议.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3(4).
  [10] 马德元.从社会语言学看新疆的双语研究.新疆大学出版社,1988.
  [11] 陈学迅.对新疆地区开展双语问题的论述.新疆大学出版社,1987.
  
  (责任编辑刘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