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教学即人生”隐喻下的师生关系

作者:赵书超 周 骏




  师生关系是教学中的基本人际关系,其不仅影响课堂气氛、教学水平,而且关涉教师与学生之生命的自然纯美及自由、全面、充分的发展。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重新解读师生关系的新内涵,建构师生关系的新模型,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教学的隐喻
  
  师生关系与教学目标密切相关,而教学目标的确定则直接取决于教学隐喻。在讨论教学问题时,人们会有意无意地对教学赋予不同的隐喻。隐喻原本是一种修辞方法,即用一事物暗指另一事物,表达方式是A是B。科学家和哲学家认为,隐喻是横向思维的基本方法,在科学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
  就“教学是科学还是艺术”的讨论,理论界难以达成一致意见。赫尔巴特认为教学是科学,他说:“教育学是教育者自身所需要的一门科学,但他还应当掌握传授知识的科学。”[2]有些学者并不认同,“根据埃利奥特·艾斯纳的观点,教学主要是感觉和艺术才能为基础,而不是以科学的规划为基础的。”[3]“教学即科学”和“教学即艺术”是关于教学的不同隐喻,对教学有着不同的理解,但它们又同属一个范畴——“教学即职业”,即将教学看作是一项工作或职业。
  后现代主义认为,“教学即职业”隐喻不能满足教师和学生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相反,压抑他们对人生价值的不断追求。“今日课堂里的孩子们根本就没有时间做做梦,歇歇气,想一想,沉思一下,或学学怎样安静下来,几乎没有找回自己的本来面目的可能性了,因为每寸空间似乎都必须有(教师的)教学干预。”[4]所以他们主张教学应该回归人生的真义,即赋予教学一个全新的隐喻——“教学即人生”,以求通过教学追寻人类共同生活的价值意蕴。沿着这一思想脉络,当代美国著名学者多尔预言说:“在课程新概念之巅,将出现一种对教育秩序的新感觉,以及师生之间的新关系”。[5]
  
  二、几种隐喻下的课堂教学比较
  
  1.“教学即科学”与“教学即艺术”两种隐喻下的课堂教学比较
  “教学即科学”,意味着教学应该按照科学的程序和方式展开活动。“教学即科学”意味着教学理应具备这样一些特征:在教学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教学是教师根据科学的方法去传授知识、塑造学生的过程。相应的,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学具有严格的规范性;课堂目标是“求真”,即认识和传递客观知识的过程;教师核心素质是教学技能;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是前定的,不可更改的,教学范式具有极强的封闭性。
  “教学即艺术”则强调教学的艺术特征。尽管艺术同样可以是一项工作,但工作的展开倾向于艺术创造方法,即对教学内容进行艺术化加工、对教学形式进行艺术化掌控、对教学方法进行艺术化运用、对突发性事件进行艺术化处理等等。由于艺术化教学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学生也被当作教学主体,教师与学生两类主体借助于教学内容(中介客体)进行艺术性交流,其角色转变为艺术家和欣赏者。需要教师不仅具有教学技能,还应具有教育智慧;教学目标倾向于“求美”,更加关注教师的艺术创造和学生审美的主观体验,教学过程充满了创造性;尽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仍明确而不可更改,但是呈现形式、方法等更加灵活,教学范式呈现出半开放的状态。
  2.“教学即职业”与“教学即人生”两种隐喻的课堂教学比较
  在“教学即职业”隐喻下,师生角色即从业者与顾客;教师素质关注其职业技巧;课堂目标或者“求真”或者“求美”而不“求善”,即忽视学生作为人的核心素质;教学特点停留在“传授知识”的层面,而触及心灵与人性的纯美;教学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阻挡有助于人性升华的课程因素进入课堂。
  “教学即人生”隐喻之哲学基础不是二元论而是混沌理论,即从整体思维的方式看待教师、学生、课堂乃至整个世界。这样,课堂中的人际关系更加融洽而和谐,特别是师生地位之平等才真正具有了合理性。师生地位从“主体—客体”转变为“人—人”;师生角色从“从业者—顾客”转变为“自主个体——自主个体”;教师核心素质从“职业技巧”转变为“道德心灵”,由于摒弃了二元对立,“求善”的目标终于在课堂上找到了其位置。教学一改“传授”特征,让教师和学生去主动地、自觉地纯净自己的心灵,相互间实现无提防、无偏见,真诚对话。这样的教学,从形式到内容,从目的到手段,从知识、审美到心灵安顿,一切的一切才有可能是通达的、圆融的,也才是真正开放的。
  
  三、对话关系:基于“教学即人生”隐喻下的师生关系模型
  
  从“教学即职业”到“教学即人生”的隐喻转换,使教学理论的哲学根基脱胎换骨,彻底解决了原有理论中诸多问题的死结,必将使教学活动面临“凤凰涅磐,浴火重生”式的理论重建。
  1.师生关系性质从“公众关系”走向“私人关系”
  公众关系指人们基于各自公众身份(如“师”、“生”称谓下)所结成的正式、公开的社会关系。私人关系是基于私人身份(如“张三”、“李四”称谓下)所结成的非正式的、非公开的社会关系。所以,私人关系更利于交流,免除了公众关系中的“自我封闭”,回归个人自然、真实状态下的“本真”面貌。“与一个已找回自身的人在一起,我们感到被理解了,被发现了”[4],这样,便最大限度地摆脱了公开身份所造成的人际隔阂和交流阻碍。
  2.教学结构从“授予”走向“互惠”
  从公众关系走向私人关系的过程中,师生关系的架构及开放性也发生了变化,从“授予”的单向度转为“互惠”的双向度。学生和教师不再受身份规范的束缚而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在教学互动中,不仅教师指导学生,学生也会给教师启发。这样,“教学即人生”的人生发展和生命意义的拓展就不再仅仅是学生一方,也容纳了教师发展的内涵,教师开始从“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悲剧人生走向“教师与学生相互照亮”的幸福人生。
  3.关注焦点从“倾心共性归纳”走向“审思个性关联”。在“教学即人生”的隐喻下,教师一改把学生当作“复数形式”看待,从“倾心共性归纳”变为“审思个性关联”。因为“作为教师,不了解学生的故事,便不可能深入学生的心灵并有效地教学生”[6]。教师目光转向聚焦学生个体,力求看到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发现其现实存在及单个人之间的相互关联。这需要教师勇敢面对每个学生,敞开胸襟并勇于面对自我尤其自身的“污点”。
  4.教师修养从“身份欲望”走向“本真状态”
  社会多元化使“身份构造一直在改变,更具包容性”[4],但无法避免“身份依然与强烈的身份欲望连在一起”[4]。所以,需要教师从内心去修养自己,不断清除身份欲望。这就要求教师对支撑我们做人的基本理念保持清醒,以开放的、简单的心态去面对人生,努力使自己回归到“本真的状态”之中。
  
  四、对话师生关系的建构
  
  对话师生关系的形成,需要教师与学生从多方面做出努力,尤其处于引导作用的教师,需要采取如下一些有效的策略。
  第一,秉持整体结构观。用混沌理论即整体的、联系的、结构的观点看问题,讲究关联性、生态论、谦逊、对话性等特征。“其出发点是,生活始终拥有其整合性,在我们就这个世界发话之前,该整合性就已经存在在那儿了。”[7]而不是将人与自然,甚至教师与学生,人为地划分为主体与客体。
  第二,葆有开放的心态。面对不同的学生,教师都应该尝试着去接纳他(她),与他(她)们共同分享现实。要做到这一点,要看“我”有无能力去“保持心静,懂得上帝”[8],用纯真、开放和宽容的心态迎接世界、接纳万物。
  第三,学会融入世界。“不要与它斗,……说得更明白些,就是让我们的所作所为更加与世界的现实协调起来,与世界自身的本质和谐一致。”[4]具体说就是,应该勇于面对自我和世界,在遇到“每个转折,每件事物,每个思想、感情、概念,每个人”的时候,都能不断纯净自己的心灵,尝试包容一切,尝试与周遭的世界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1] 郭芙蓉.隐喻的科学方法含义.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1(4).
  [2] [德]赫尔巴特著.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李其龙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3] [美]阿伦·C.奥恩斯坦等著.当代课程问题(第三版).余强主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4] [加] 大卫·杰弗里·史密斯著.教学中的身份、自我与他人:东西比较探索.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郭洋生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 转引自[美]威廉F派纳等著.理解课程.张华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6] [加]大卫·杰弗里·史密斯著.教师教育作为一种形式的话语:教学对话中公众与私人关系.郭洋生译.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7] [加]大卫·杰弗里·史密斯著.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与教育的未来.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郭洋生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8] 见《圣经:旧约》中的《诗篇》,第46章第10节.
  (责任编辑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