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作者:赵 芸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多年来,中学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都偏重于预防和矫正模式,忽略发展模式,服务的对象局限在问题学生身上。因此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规模和力度还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要改变当前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必须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引入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面,发展学生心理的积极层面,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真正的成人成才,增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功效。
  
  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存在偏差
  当前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沿袭了传统主流心理学模式,这种教育模式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点重在学生心理问题的处理上,教师常常把学生存在的问题、心理发展中的弱点和缺陷当作工作的重心,以至于学生误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只是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才需要的,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陷入了被动和片面。
  2.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功能缺失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三级功能:“以消除心理障碍为主要内容的初级功能,以维护心理健康为主要内容的中级功能,以促进心理发展为主要内容的高级功能”。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取向应当立足于主动教育方式,而不是被动地等待少数学生前来求助。但目前我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只重视了初级功能的发挥,多是重咨询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以个别咨询为主、其他方式为辅的教育模式,强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服务对象是那些具有情绪困扰、行为失调以及适应困难的个体,很少把注意力放在广大的普通同学身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局限于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处在被动的地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不健全
  我国中学虽然已经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没将这种重视落到实处,大部分学校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之中。一般的中学只开设《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学时学分都比较少,而且没有按照分年级分层次针对不同的群体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课程的方式灌输给学生,忽视学生的成长潜能和主体能动性,因此教师和学生都感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贫乏空洞,教育形式单调,教育途径单向,除了上课就是讨论和开展一些活动。忽视了个体发展中更重要、最美好、最完善和最积极的方面,忽略了积极的心理体验和积极心理潜能的开发,使心理健康教育远不能达到优化学生心理素质和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4.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不足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起步较晚,现阶段学科教育教学力量还不足以为我们提供大量高水平高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来从事这项工作。而教师是任何一门学科中最为活跃最为重要的主导因素,师资力量的强弱与教师素质的高低,往往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某一教育教学目标的实施效果和目的。
  
  二、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在美国兴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发起者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塞林格曼(SeligmanM.E.)。积极心理学是以一种新的视角诠释心理学,它主张以人的积极力量、善端和美德为研究对象,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读,并以此来激发每个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
  积极心理学研究三个方面的主题:第一是积极情绪体验。积极情绪的“扩展—建构”理论认为,个体看起来相对离散的积极情绪有利于增强在某一时刻的思想和行为能力。积极心理学重点是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将来。其次是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包括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洞察力、才能与智慧等。它认为培养个体具有这些积极人格特质的一条最佳途径是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再次是积极组织系统的研究。
  从一定意义上说,积极心理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提倡积极人性论,传统主流心理学远离了心理学本来的主题——使一切生命过得更有意义。因为它所关注的只是部分有问题的人,过分关注问题的治疗,用一种“快餐式”的工作方式来应对人的问题。而积极心理学主张面向全体学生,侧重于心理品质的优化和心理潜能的开发,它消解了传统主流心理学过于偏重问题的片面性,为我们重新审视和理解心理学的功用与性质,认识和把握人类自身,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维度。
  心理教育有两种目标,消极目标是预防和治疗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积极目标是协助学生在其自身和环境许可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心理功能,使得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人格或个性更加完美。积极心理学把心理健康教育的消极目标与积极目标、全体目标与个体目标、总目标与具体目标进行了整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包括培养全体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与个性品质和帮助个别学生消除心理问题两大方面。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生命系统是一个开放的、自我决定的系统,该系统既有潜在的自我内心冲突,也有潜在的自我完善的内在能力,个体一般都能自己决定自己的最终发展状态,积极的心理本身就有预防和治疗心理问题的作用,只要个体的心理得到了发展,潜能得到了发挥,就能自然而然地避免心理问题和困扰的产生。
  
  三、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措施
  
  2002年国家教育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为: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健康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
  积极心理学关注如何使学生在积极的心理状态下学习和生活,以达到学习最佳的状态,取得最好的绩效。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所带来的快乐和幸福,体验到主观幸福感。通过快乐创造,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积极情绪体验,发展积极的人格、乐观的精神,创造出积极的生长环境,使学生在更加积极的空间里发展自己的个性,发展自己的创造力。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上,要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综合运用心理教育的手段和方法,采取讲授、讨论、辩论、演讲、团体辅导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积极的心理素质为出发点,进行系统的教学,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的教育计划,构建必修课、选修课、主题性讲座、团体辅导为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积极心理学以全新的理论和独特的视角使心理健康的含义更为全面,即心理健康不再仅仅意味着没有疾病,还意味着个人的最佳适应和充分发展,注重人的内在潜能和共同天性。心理健康评价内容更反映了人的本质特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前时代对人的发展的客观要求,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健康的学生应具有一些特征:拥有积极的人格特质,充满自信,能保持和适度张扬个性,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协调统一;有积极的情绪体验,拥有愉快、开朗、乐观、满意等积极情绪;对自己持积极的态度,有正确的自我意识,能对自己的优缺点作出客观积极的评价;具有积极的人际关系,表现为乐于与人交往;有自主性,有能力选择和创设适合自我发展的环境;生活有目标,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各种挑战,个体不断成长。
  塞林格曼认为心理健康是每个人天赋的能力。积极心理学应研究人类力量、恢复力和理想的人类功能。个体内平时自由流畅的思维过程,就是心理健康包括自然的幸福、自尊和常识的来源。无论个体心理状态和社会化存在多么大的差异,所有的学生都同样有建构心理健康的能力。积极心理学强调学校中的一切都是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利用的资源,因此我们应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形成一个以学生为中心,以学校为主体,家庭、社区、社会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对网络成员进行积极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的合力,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的其他工作紧密地联系起来,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学科课堂和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充分调动网络中积极的潜能,激励和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关心自我的心理发展,注重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参与活动,让学生具有积极的心理体验,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积极心理学已经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石,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指导下,构建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才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任俊.积极心理学,心理学价值回归的新视野.光明日报理论版,2004-11-30.
  [2] 陈红等.积极心理学——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角.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2).
  [3] 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心理科学进展,2003(11).
  [4] 崔景贵.积极型心理教育:21世纪心理教育的主导范式.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责任编辑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