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体育文化在体育课程改革中的消解与重构
作者:王 勇 宋海燕
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对体育提出了更为丰富的多元要求,为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要,就必须从多方面构建一个激发社会潜能的人文环境和价值形态的体育文化观。
几十年来,人们很少从体育文化这个层面来讨论体育课程,对其进行解析与解构,体育课程的性质始终得不到准确定位,时常发生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之间关系纠缠不清的局面,其根本原因是在于我们研究思路出现了一些误区。比如说,有关体育课程的学说都是在竞技体育研究的名义下进行的,凡对体育课程理论探讨都自觉不自觉地被作为体育理论的一个分支来对待,始终没有在文化背景上来解决体育课程的性质问题,并上升到社会科学的高度来思考体育课程在体育学中的位置及在人文学科中的位置。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法、文献法、专家咨询法。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体育课程与体育文化健身育人的实践认知
我国的体育课程完全遵循着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嬗变,于是,体育课程逐渐地被赋予了社会主义文化工具性的逻辑与角色,并且按照制度化、已定论的文化模具提高人的运动技术、增强人的体质。“体育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工具”,这种见解至今仍然十分盛行。由此也造成了体育教育品质的畸形,使体育课程的发展呈现出清一色的竞技体育驱控与锁定的机制和效应,造成了体育课程的文化盲点及文化主体无意识状态,体育课程标准落巢于运动成绩的水平,体育课程偏重于技能、教法和体质等“物化”层面的科学研究,忽视了在此基础上加强学生心理健康,以及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等人文方面的深层次的探索,从而使体育课程呈现出重科学、轻人文的倾向,简单地适应与单维趋从与社会文化。这原因固然很多,但体育课程文化性缺失却难脱其咎,从而使体育课程从未真正具有自己独立的理念与品质,造成了体育课程研究的原则及方法在科学与人文、个体与社会、理性与非理性等之间的分裂与冲突。
2.体育课程缺乏体育文化的回归
体育课程起源与文化传承的需要,是作为文化传承的工具,而不是文化主体。这就决定了体育课程是以学生对文化“占有”与掌握的高效率为目标,是文化所特有的更为深刻的无形的、难以预测的内涵被体育课程物化为有形的可操作的、可测评的、系统的、程序化的知识。从此意义上讲,对体育课程的文化现象的研究,就不能简单地归之于竞技运动而忽视对人自身的最高关注。人不再是工具,竞技运动要回到为人和谐发展服务的位置,学生将成为具有自我意识的主体,人格得到完善,体质得到增强。所有这些不仅表现了人的发展,也表现了人的主体性和自我价值意识的空前提高。体育课程作为文化素质传承工具的命题及方法论意义上的机械化、程序化的加工模式,所造成的学校体育课程文化性的缺失和虚无,都根植于体育课程思维方式中的文化主体意识的缺失。体育课程将是一种精神与肉体皆练的、富有人性的、提高人身心素质的教育。而当前学校体育重视的往往是“重体”上的轰轰烈烈的知识、技术、体质等有形成分,而忽略了“轻育”下被遮盖的、对其有形成分起决定作用的无形的人文因素的研究,以致学校体育出现了“体”与“育”相分,科学与人文分离的倾向,只有把学校体育课程从单纯健身或传技中解放出来,才能大大地突出人文性,才能更好地育人。
3.体育课程与体育文化的内涵
体育课程与体育文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它的内容、实施管理及评价等受体育课程决策者主体需要的影响,同时,它又有着一定的客观基础,具有不同于其他的本质属性,体育课程与体育文化的本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体育课程与体育文化的实质内容是由社会的政治、经济和办学宗旨等规定的。对体育课程目标的确定,对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等绝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它是国家意志和各种社会权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受国家意志的制约,体育课程本身就体现了国家对未来人才身心健康要求的意志。因为,优良的身心素质包括较强的免疫力、抗病力,科学的卫生习惯和生活规律,健康的体格,全面发展的体能,顽强的意志,鲜明的主动性和独立性,稳定的应变能力,以及刚强的承受挫折和失败能力等等。
(2)体育课程与体育文化是人类科技文化知识和人类经验的积累,它反映了人类科技文化发展的基本成果。当今社会,高新科技的发展导致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急速转变,人类对健康的追求越来越高,同时,对体育课程与体育文化的影响也十分严峻。此外,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十六大江泽民同志提出了“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家教育体系、科技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体系”[3]。因此,体育课程与体育文化也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健康素质为使命,它应该是一门最富有人文关怀的科学。体育课程的目的再不能局限于身体活动的物化层面上,而是为了使学生把健康作为最大的追求。
(3)体育课程与体育文化的关系,从广义上讲,体育课程是文化的一部分,体育课程既传递与创造社会文化,也受社会文化的规范与制约。从狭义上讲,体育课程是传递文化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之一,文化借课程得以传播。因而,文化水平的高低对体育课程的观念、内容、师资质量和课程管理有很大的影响。可以说,体育课程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处在人类文化的不断变化之中,每一次文化的变迁都对体育课程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也使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文化”是一个常变常新的概念,只要人类社会在不断前行,“文化”即始终是一个不断出新的“人化”形式,它既可以表现为体育自身的发展状态,又可以体现它的整体内涵。由于体育课程是时代的产物,产生于社会变化发展过程中的客观需要和人们受教育的客观要求,相应地体育课程的内容与形式也成为社会发展进程的标志。体育课程本身的发展水平虽然要受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文化、以及教师行为、教学质量、学生的需要、学校资源条件、学校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但从体育课程本身的发展水平可以看出社会和人们受教育的发展水平及国民体质健康素质的发展水平。
(4)体育课程与体育文化是学生在自我定位基础上的自主选择。体育课程与体育文化不仅应反映社会的要求,而且更适应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由于学校主要的任务是培养人才,可以说,体育课程与体育文化最大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体育课程在内容上和组织上,都要适应每个学生在身心发展上的特点与水平,并不失时机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4.体育课程与体育文化的教育融合
体育课程与体育文化是一种较强的价值涉入文化,而知识、经验、技术本身却不能赋予体育课程文化的教育性价值。运动技术中心论体育课程观的错误就在于将技术视为必然的、超越时空的、客观的真理,认为运动技术自身的价值就是体育课程的全部依据,体育课程就在于为学生的体育运动提供技术材料,体育文化教育的过程就是所谓的特殊的运动过程,学生的学习不过是对竞技的认知和掌握。
工具化体育课程在文化意义上是一种没有“我性”的课程,它不可能是一种文化主体存在。显然,体育文化教育是应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发展,它是一个文化过程,体育文化教育应通过文化积淀、传递、创造的不断循环,使其由工具化向文化转化。正是这样,脱离了实用的体育运动,最终才变成真正的“游戏”。培养学生活泼的精神和健康的体魄恰恰就是来自这种脱离实用的“游戏”,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文化来自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并对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的道理。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要实现体育课程的现代目标,就必须把握好体育课程的改革方向,建立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注重文化的渗透,摒弃工具主义,从社会文化的附庸转变为“社会文化的主体”,使其逐步形成人文文化的课程。同时,加强对体育课程与体育文化学的学科建设,对体育文化学的基本问题进行系统性和学理性的研究,深入揭示体育课程与体育文化之间的联系机制。
2.建议
(1)体育课程融合体育文化是一项根本性的任务,但却不是唯一的使命,更不是什么法定的条例。体育课程融合体育文化的目的是为了不让体育教师永远循蹈过去或现代的文化节律,而是通过了解文化,去开创新的体育课程。
(2)从体育课程结构去看当前的体育文化研究。对体育课程的研究更需要的是立体性的纵向拓展,是深层的文化阐释和学理性描述。这样的工作不可能只靠量的扩大就能完成,而应从课程结构的平衡入手,通过课程本身的健全和完善来激活其良性循环的机能,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体育课程文化缺失的这一难题。
参考文献
[1] 陈玉琨.课程与课堂教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钟启泉.课程设计基础.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3] 杨贵仁.学生体质下降不容忽视.北京:人民日报,2004.(责任编辑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