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英汉思维模式差异与英语篇章阅读教学的关联

作者:胡合元




  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讲,英语篇章阅读最为困难,篇章阅读主要体现为语篇的宏观结构理解及其之间逻辑关系的把握。学生在英语篇章阅读理解方面的困难,除了语法、词汇和背景知识的欠缺外,由英汉思维模式差异而导致的篇章理解困难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对于中国学生来讲,对英语语篇的理解,必须通过英语的语篇模式来构建理解图式。本文通过对比英汉思维模式差异及其所引起的对篇章建构模式的不同,来探究其对英语篇章阅读教学的启示。
  
  一、英汉思维差异对篇章模式的影响
  
  思维模式是主体在反映客体的思维过程中定型化了的思维形式和思维程序的统一。思维模式是沟通语言与文化的桥梁。一方面,思维模式与文化密切相关,是文化心理特征的集中体现;另一方面,思维模式又与语言密切相关。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也是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受思维模式的支配,即思维模式决定着语言的表达形式。各民族长期生活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具有各自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因而也形成了各自的语言和不同的思维模式。思维模式的差异,反映了说某一种语言的民族群体千百年以来形成的语言心理倾向;思维模式上的差异,也表现于语言形式之中[1]。不同思维模式的差异反映了语言表现形式中的篇章结构的差异。
  1.汉民族的思维模式特点及其对语篇构建的影响
  美国学者Robert Kaplan认为:东方人的思维模式是间接式(indirect)、螺旋型(circularspiral),即说话时往往绕着主题外围转而不从主题直接入手展开,在外围“兜圈子”或“旁敲侧击”,最后进入主题。[2]其思维方式习惯于运用具体、形象的词汇表达抽象的概念,重“整体”、“主观”,重视辩证逻辑和形象思维。中国人这种迂回曲折的思维模式是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的产物,反映出中国人含蓄委婉的特点。其在语言上的表现则是汉语语言表现形式受意念引导,推理、判断表面看来并不严密,而是重意合(parataxis),以意念流(stream of notion)为主要手段,即依靠意义,依靠内在的逻辑关系组织语篇。同时,在汉语语言中,句子与句子之间没有明显的标记,而分段也有很大的随意性。因此,其反映在语篇模式和结构上则是不直接论证段落主题(篇章一般缺乏主题句),而是“转弯抹角”地从各种外围间接论证主题,即以反复而又发展的螺旋形式展开主题思想,把大量的笔墨用在铺垫、陈述上,最后摆出自己的观点,体现为“形散而神不散”,属典型“间接”型语篇组织模式。语篇多数以起、承、转、合为基本框架,文章构建曲折起伏,并不开门见山直抒题意,而是在做足了外围功夫之后,最后点题。
  2.英民族的思维模式特点及其对语篇构建的影响
  英语及其有关的思维模式是从盎格鲁——欧洲文化模式发展而来的,是线性——直线性思维,重视形式逻辑,习惯用抽象概念表达具体的事物。其思维方式以逻辑(linear logic)、分析、线性为特点。这种思维差异在语言上的表现为英语重形合(hypo taxis),注重运用各种有形的连接手段(各种衔接手段)达到语篇形式的完整。其表现形式受逻辑形式严密支配,句子组织严密。文章一般以含有篇题句(thesis statement)的开头段(introductory paragraph)起篇。其反映在语篇结构上则是开门见山、开宗明义,直接陈述主题(topic sentence)或背景,阐明文章的中心。接着分点说明,涵盖与主题相关的要点,以及支持或反对要点的论据和事实。分点说明的每一段以主题句(topic sentence)开头,使读者明了段落要点,主题句(topic sentence)后面的每个句子都必须与中心思想紧密相关,始终围绕主题以线式发展,而且分点说明的细节发展都用不同的标记语来保持段落的连贯性,而后以结尾段(concluding paragraph)总结各段要点[3]。其在语篇布局上的表现就是英文篇章一般按照一条直线展开,遵循着从一般(general)到具体(specific)、从概括(summarize)到举例(exemplify)、从整体(whole)到个体(respective)的原则,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是典型的“直接”型语篇组织模式,反映了西方人的思维模式特点。
  
  二、汉英思维模式差异对篇章阅读教学的影响
  
  思维模式的差异导致了文章写作中谋篇布局的差异,其在语篇上的反映即为语篇的宏观结构安排,体现为不同的语篇模式。不同语篇模式是不同语义内容的体现。从语篇模式的角度去分析篇章阅读教学,可成为阅读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以语篇模式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使外语教学实践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4]在篇章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中,必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的语篇意识,注重差异,探索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1.对比分析英汉语篇模式上的差异,培养英语篇章思维模式习惯
  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导致英汉语篇谋篇布局上的不同,这给中国学生理解英语语篇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给中国学生阅读英语文章带来了负迁移。他们在阅读英文篇章时总是试图以汉语的思维模式“依靠含蓄间接的相关信息暗示”去理解语篇,猜测文章背后的东西,而不是“依靠言语作为传递信息的主要渠道”的“详细描述代码”去理解英文篇章。其表现在做阅读理解题时,不是从文中依靠篇章衔接词语和篇章结构去寻找答案,而是脱离语篇去“想”答案。因此,在英语篇章理解的教学中,教师须让学生了解,英语语篇思维模式实际上就是英语族人思想表达或语篇生成方面约定俗成的抽象结构模型,而中文语篇思维的松散表达方式是中文思维习惯的反应,要对中国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英汉思维模式和英汉语篇模式的对比,重视英汉篇章结构上的差异,让学生在对比实践训练中找到它们之间的不同,培养对英语语篇思维模式的意识和英文模式的篇章思维习惯,在英语篇章阅读中自觉地运用目标语的语篇模式来分析,以期达成对篇章语义的完全和深层理解。
  2.熟悉英语语篇模式,加强语篇分析训练
  “要理解一个语篇,读者面临的任务之一就是理解语篇不同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5]。英语语篇的组成关系构成了不同的英语语篇组织模式。语篇的组织模式(textual pattern)是语篇组织的宏观结构。宏观结构对语篇的生成和解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了解掌握其内在的规律性,有助于在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和分析语篇的能力,更好地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对于语篇的理解旨在对作者的观点和写作意图进行推理,着眼于主题大意、篇章结构和段落衔接等方面,即在篇上,而不在句上。因此分析文章的语篇结构,总结结构的特点,找出特定的语篇框架,让学生在语篇水平上对文章的结构有一个全面认识,利用语篇结构的基本框架来分析文章是促进篇章理解的一个好途径。
  英语语篇中存在着多种语篇结构模式,但常见的模式是概括——具体模式(general-specific pattern)、主张——反主张模式(claim-counterclaim pattern)、问题——解决模式(problem-solution pattern)和提问——回答模式(question-answer pattern)[6]。概括——具体模式是典型的英文行文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文章按照一条直线展开,首先是概括陈述,点明题意,再展开分点具体陈述,最后是总结陈述,归纳中心。而问题——解决模式的结构一般由情景(situation)、问题(problem)、反应(response)和评介(evaluation)或结果(result)组成。主张——反主张模式首先提出某种似乎很有道理的主张,之后对其进行反驳,然后提出自己的主张。而提问——问答模式一般在语篇的开头设置一个问题,语篇的展开主要是寻求对这一问题满意的答案。不同的语篇模式有不同的特点和相对固定的篇章结构。学生在对不同的语篇模式进行分析和了解其共性之后,对于语篇的理解领悟就能大大提高。
  随着对英语语篇模式的熟悉,学生将会逐渐应用英语语篇的思维模式来理解英文篇章,从而使语篇的阅读和理解更容易。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让学生熟悉和分析英语语篇模式。通过这类练习,学生可逐渐熟悉英语篇章模式,培养英语的高级阅读技能。
  
  三、结束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十分密切。思维模式影响语言的表达形式。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影响着语篇的建构和理解。因此,教师在平时的英语篇章教学当中,须根据中国学生带有隐伏型思维模式的特点[7],多给学生阐述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及其对篇章构建的影响,指出英语文章的篇章模式特点,培养在阅读理解时按照英美人的思维习惯和谋篇布局解构语篇的习惯,排除母语思维习惯对英语阅读的影响,提高语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 Kaplan R B.Cultural Thought Patterns in Inter-cultural Education.Language Learning,1966(16):1-20.
  [3] 董金伟.从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谈英语作文的宏观结构.开封大学学报,2002(3).
  [4] 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5] 胡曙中.英汉修辞对比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9).
  [6] 鲁忠义,彭聃龄.语篇理解研究.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3.
  [7] 王墨希,李津.中国学生英语语篇思维模式调查.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4).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