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中介作用理论与外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作者:章柏成




  外语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教师在其间扮演着多种角色,比如控制者、组织者、管理者、评估者、促进者、参与者、信息传递者、顾问等。毫无疑问,教师只有在特定的情景中,以恰当的方式扮演合适的角色,方能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我们认为,中介作用理论能够帮助广大外语教师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认清外语教师的根本任务,从而为信息时代外语教师的角色定位提供依据。
  
  一、中介作用理论简介
  
  中介作用理论是由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以色列心理学家与教育家费厄斯坦等提出并不断发展完善的理论概念,其认为中介作用是指儿童身边对他有重要意义的人在其认知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1];儿童从出生起,其学习活动就受到对他有重要意义的成年人——中介者的干预和影响,包括父母、教师等。这些中介者以其认为最合适的方式为儿童选择、组织并呈现各种刺激,同时,通过具体的解释和鼓励来引导儿童对刺激作出更恰当的反映。
  中介作用理论强调“中介”不是仅仅作为信息传递的过程,其一,赋予学习者权利,关系到帮助其学会独立自主和控制自己的学习;其二,涉及学习者的积极参与以及中介者和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其三,强调学生对中介者意图作出反馈这种相互作用。
  费厄斯坦指出了教师中介作用的12种特征:重要性;超越当前的目的;让对方明白意图;胜任感;对自己行为的控制;确立目标;挑战;认识变化;相信积极的结果;共享;个性;归属感[1]。
  
  二、中介作用理论对信息时代外语教师角色定位的启示
  
  信息时代的外语教学呈现出三个主要特征:一是随着教育目标的调整,新时代对学生外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基于技术的外语教学内容、方式与手段发生了根本变化,外语教学与学习终身化;三是由于信息源的多样化,教师不再成为知识信息的垄断者,因此带来了师生关系的平等化[2]。信息时代外语教学观念、方式和手段的变化要求我们对于教师角色问题进行认真反思。
  中介作用理论的核心是“中介”二字,即教师的主要作用不是控制课堂和单纯地传递信息,而是通过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恰当介入,帮助和促进学生获得所需知识、技能以及策略(包括学生解决当前以及未来可能遭遇的问题,应付新的需求等),以及成为具有自控能力、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主动学习者。基于中介作用理论,我们认为信息时代的外语教师要扮演好相应的角色,主要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任何一种学习活动的有效进行都离不开学习者的兴趣培养和动机的激发,这些可以从三方面来考虑。
  第一,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活动或特定学习任务的意义和价值,尤其是让他们理解当前的学习活动对他们个体和社会的近期以及远期价值,明白完成当前的任务除了达到眼前目的以外,还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这实际上是让学生将自己的学习行为与个人、社会的当前以及未来联系起来,把个体学习行为的价值纳入到一个更大的框架,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如此获得的不仅仅是兴趣,还有一种使命感、责任感,进而学习者还会形成比较强烈的持久的学习动机。
  第二,以外语教师自身或其他成功外语学习者的学习经历吸引学生,向学生讲述外语学习的心得体会,或者向他们介绍成功的外语学习者(包括外语界的专家、学者)学习外语的经验,激发他们学习外语的动机。
  第三,教师以扎实的基本功、渊博的学识、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风格以及积极、认真、严谨的教学态度影响学生。简而言之,以外语教师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达到培养兴趣、激发学习动机的目的。
  2.帮助学生形成策略意识,掌握常用学习策略
  首先,教师自己要有策略意识和策略训练意识。教师的策略意识表现为教师自身在英语教与学各方面形成讲究策略的习惯,从策略的角度思考英语教与学实践中的诸多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教师的策略训练意识是指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随时注重对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策略的训练培养,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具有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的能力。需要指出的是,对学生实施英语学习策略训练并非强迫学生完全彻底地改变原有的学习方式,去接受其他冠以“策略”的方式,而是根据具体的英语学习内容(任务)和目标,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个性特征、认知倾向以及学习风格等)选用适当的策略,并且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及时地予以调整,从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英语学习策略。同时我们要明确,学习策略的选择不是停滞不变的,它具有阶段性和可变性的特点,策略训练也并非一劳永逸,因此,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对象,加强研究,并随时对其进行训练和指导,促使策略意识的形成,并具备对自己的英语学习策略进行反思、总结和调整的能力,使自己掌握英语学习的主动权,成为英语学习的主人[3]。
  学习策略可分为元认知策略、认识策略、情感策略和交际策略几个大的范畴。每一个范畴里面都有具体的策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训练,可望使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选择合适的策略进行学习。
  3.促使学生学会学习的自我控制
  使学生对学习进行自我控制,其最终目的是要培养独立自主的学习者。中介作用理论认为与此息息相关的特征要素有六个:胜任感;对自己行为的控制;确立目标;挑战;认识变化;相信积极的结果。
  胜任感是指使学生感到自己能完成他们所面对的学习任务,坚定学习信念,从而形成肯定的、正面的自我形象,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这对于学习者获得成功尤其重要。确立目标是学习者对学习行为进行规划和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操作性较强的现实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具体计划。显然,这是有序规划学习活动的前提。在学习活动中,学习者需要一定程度的挑战,实际上他们也在自觉不自觉地寻求挑战,并在寻求和面对挑战中来证实自己的应对能力。因此,我们应该给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必要的挑战,满足他们的需求。世界万物都处在不断变化的进程中,外语教师有责任让学生理解人也是不断变化的,并能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努力以及通过努力而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变化,形成对自己学习行为进行反思的习惯和能力。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碰到困难和挫折,教师要让学生总是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学习,相信积极的结果,即相信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学生自身的或者是外部环境的),都可以克服和战胜,从而学好外语。所有这些归结到一点,就是帮助学生形成对自己行为进行控制的意识和能力,使他们有能力控制与规范自己的学习、思考和行动,成为一个有较强自控能力的主动的学习者。
  4.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
  语言学习的终极目标并非局限于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的获得,还应包括促使学习者的社会化发展。与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相关的中介特征有:共享、个性以及归属感等三个方面。教师要在外语教学活动中达到这一目标,就应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共享与合作是人类生存的重要形式,因而我们要让学生理解其涵义,使他们懂得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合作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而不应该成为课堂的垄断者;在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上,要大力倡导协作式学习,提倡学生以对子(pair-work)、小组(group-work)等形式学习,在与同学的协作中更加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教师要承认学生个体的多样性,而且在教学活动中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独特性,不能用一个唯一的标准来要求和衡量所有的学习者。
  在外语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语言知识,还要帮助学生形成文化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了解和掌握语言知识所承载的文化意蕴,通过在真实交际中得体地使用语言,形成对于同一个语言社团的归属感。
  
  三、结束语
  
  行文至此,我们更加明确地意识到,教师角色已经成为一个高频词汇。信息时代外语教师要承担多种角色,外语教师能否在课堂教学中扮演恰当的角色对于外语教学的作用举足轻重。基于中介作用理论,我们认为不管如何给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命名,他们的作用都是合适、得体地介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学生有效开展外语学习提供必要的帮助——中介,外语教师最为重要的角色就是做学生学习的中介者。外语教师的中介者角色的具体涵义主要体现在文本所讨论的四个方面,即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形成策略意识,掌握常用学习策略;促使学生学会学习的自我控制;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扮演好中介者这个角色,外语教学效率当有望得到更大幅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学惠.语言教师心理学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 文巧平.信息时代外语教师角色的转换.云梦学刊,2003(5).
  [3] 章柏成.英语学习策略个案研究.中国外语,2005(3).(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