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健康体适能对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影响

作者:张 华 张延玺




  健康体适能教育计划是美国健康、体育、娱乐、舞蹈联盟于1987年提出的一项旨在建立一个能协助体育教师帮助青少年理解终身体育活动的计划。实践证明,健康体适能对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效果甚佳[1]。近年来,健康体适能在我国逐渐被众多体育教育工作者所关注。如何使健康体适能在体育课程改革中得到充分演绎,促进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健康体适能的内涵
  
  体适能是指身体适应生活、活动与环境(如温度、气候变化或病毒等)的综合能力。体适能分为健康体适能和运动体适能。对于学校体育而言,主要是培养发展学生的健康体适能。[2]
  健康体适能是提高学习效率、工作效率、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体适能。健康体适能包括心肺耐力素质、肌肉力量和耐力素质、柔韧性素质、身体成分。[3](1)心肺耐力:代表人体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摄入、运送、吸收利用氧气,进行新陈代谢,产生能量的能力。(2)肌肉力量和耐力:对一般人群来讲,身体各肌群的力量应当得到适度的、均衡的发展,同时还需要有能够重复多次,或持续一定时间的耐力,才能适应日常生活、工作、休闲活动和应付突发事件的需要。(3)柔韧性:良好的柔韧性是保证肢体有较大的活动范围,可自如地完成各种动作,提高应付突发事件能力,并可在意外的情况下,预防肌肉拉伤、关节韧带扭伤的发生,或减轻损害的程度。(4)身体成分:是指人体总体重中的脂肪组织和去脂组织(瘦体重)重量的百分比。身体成分中脂肪的成分增加,肌肉成分必然下降,基础代谢水平就会降低,肥胖症、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的发病率也会增加。
  健康体适能的目标:(1)帮助青少年发展有助于形成体力充沛、健康生活方式的知识、技能、态度、行为,通过教授和应用健康体适能概念,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2)通过健康体适能计划的实施,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体育的活动价值,参与体育运动是愉快的和终身性的,从而积极参与体育运动。(3)使学生通过体育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课程内容,从中发现自己喜欢的项目和兴趣所在。有选择、有针对性地掌握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形成终身体育的能力。(4)使学生懂得设计和实施个人的健康体适能计划,从而达到全面提高身心素质的目标。
  
  二、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课程目标分析
  
  体育新课程提出了五个领域的目标,不仅注重对学生掌握体育技能的目标要求,还注重对学生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1)运动参与目标: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2)运动技能目标: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3)身体健康目标: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能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4)心理健康目标: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5)社会适应目标: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4][5]
  
  三、健康体适能对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影响
  
  我国的体育课程改革正处于起步阶段,有很多东西还在探索发展过程中,而健康体适能教育计划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思想。因此,健康体适能教育计划的引入必将对我国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产生很大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让学生懂得为什么参与体育活动。健康体适能教育计划不仅使学生懂得体育的重要性,体育活动的价值和意义,而且使学生认识到为什么要参与体育活动。传统的体育课程只教给学生知识与技能,从来不告诉学生为什么学,如何制订计划,如何自学?
  2.关注学生的需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是人本主义思想的体现,不仅重视学生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且重视情感、态度、理想和价值观的培育,此外还注重人的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体育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唤起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在运动中体验人的价值,获得自我发展。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自主选择”,使学生和老师之间进行“教”与“学”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学”与“学”的互动,这样才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并在理解他人的同时进行自我认识,获得自我意识。要促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发展个性,展示自身的优点,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调动学生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形成体育锻炼的自觉性。
  3.注重素质教育,突出健康第一。体育运动的价值体现在体育活动中倾注着人类最美好的意愿,如健康、和谐、美丽、娱乐、公平、正义、友谊、进步、竞争等。“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思想是国家和社会对体育课程的需要,健康的内涵比体质更为丰富,体质仅仅是生理上的,而健康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诸多方面。体育课程要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必须在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确定方面,真正体现健康第一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提高。体育新课程重视身体练习和健康教育学习的结合,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意识和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整体健康水平。因此,体育课程与教学目标不仅要提出身体练习的目标,还要提出健康教育的目标,使课程与教学目标多元化,同时突出“健康第一”的目标。
  4.注重体育习惯养成,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学校体育对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学生身体和心理是必不可少的,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逐步掌握体育锻炼的行为方式,并使之转化为习惯。终身体育的核心是,使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因此,体育课程与教学目标对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意识等方面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如在内容的选择上、方法的传授上、教学的组织上,努力让学生置身于一个自然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使学生了解体育、认识体育的价值,自觉把体育作为生活内容的一部分,最终形成体育锻炼能力和体育锻炼习惯。
  5.注重个性情感的培养,体现个体差异。“世界身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人类更是千差万别。现代社会是一个个性张扬的时代,体育运动是最能反映人的个性的一面镜子。健康的个性是一种身心和谐发展的个性,是一种富有高度效能的具有创造性的个性。体育课程要通过对学生体育需要的引导,体育兴趣的培养,促进其智力活动,积极发掘学生的独立性、独特性、创造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适宜的发展。体育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制订要对个性的发展提出要求,使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获得尊重的心理满足,证明自己的能力,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体育锻炼可以发展学生愉快、乐观、友爱、同情等多种情感,还可以促使情感的社会化和竞争与合作意识的形成。因此,体育课余教学目标重视对学生个性与情感目标的要求。
  6.注重人的社会化,重视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社会适应能力是一个人生存的主要技能之一。个体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个体社会化程度的高低。社会化的过程就是把一个生物人塑造成一个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体育课程与教学目标应艺术地引导学生学会正常的人际交往、学会与人相处的艺术、学会公平竞争与合作,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认识到作为集体一员的责任和义务,增强集体和社会责任感,成为一个遵纪守法、有公德的好公民。
  7.科学地评定学生体育成绩。作为国际上公认的健身标准,“体适能”所含有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内容也符合我国新颁发的新课程标准中综合评定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指导思想和内容,二者有一个共同的核心思想就是“健康与健康促进”,这一核心思想使得体育课程中的学生成绩评定在思想和内容上发生了重要的转变,其重心由原来的“一把尺子”、“一块秒表"、“一个高度”、“一个动作”等注重于运动竞技项目的锻炼标准,向“个体需求”、“合理成分”、“为提高学习与工作效率”等注重体质健康的健康标准转变,使“0.1s”或“1cm”卡死学生的现象成为历史。
  
  参考文献
  [1] 张建华.美国最佳体适能教育计划及其对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体育与科学,2001(1).
  [2] 杨敏,刘平清.关于开设体适能课的思考.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6(3).
  [3] 魏晓光.试析发展学生“体适能”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5).
  [4] 国家教育部体育总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教体艺【2002】12号文件,2002.
  [5] 国家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体艺【2002】13号文件,2002.
  
  (责任编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