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语文学科和谐教学环境的建构

作者:李海生




  任何一门学科的素质教育,都必须仰仗一个具体的学科教学环境,都必须在一个具体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实施。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一个充满人文色彩的教学环境,其于语文素质教育的实施,应该是有所帮助的,应该成为我们的追求。
  一、加强人文性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人文性是语文的终极目的,工具性是其达成目标的桥梁与手段,二者相互依存不可或缺,片面强调工具性,则没有目的性而无所依归,只有人文性而忽视工具性,则徒有空壳而无所依。二者应是有机统一的,工具性的核心在于培养人的工具理性,是在人文精神照耀下的工具理性,是实现人文价值的必需,必须服从、服务于人的需要,人始终是第一位的。正因为如此,语文人文性就成为和谐教学环境的内在动因,其有力地推动我们建构一个和谐的语文教学环境,以促成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现实结合。
  考察语文人文性,其最基本的载体是教材,是教材内容的人文性。课程改革之后,语文教材明显地增加了人文性的内容。有了人文性的内容,就需要呼唤人文性的教学,就需要建构和谐的语文教学环境。否则,空有了人文性内容而无人文性的教学环境,那就是对教材人文性的亵渎。语文人文性还体现在师生主体间的人文性。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应该体现人文关怀。语文实践活动其实就是一种生命活动,其实践的主体是人,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是教育意图的工作者,也是经由语文教育去实现其人生价值的富有创造的专业实践者。其间的关系就不是“人——物”的关系,而是“人——人”的关系。语文人文性就是要把学生还原为主体,再现其作为人的生命特征。学生是有情感有思想的主体,渴望与教师进行主体生命交流,师生间的生命活动交流,就会充满人文关怀,体现人文精神。
  二、倡导民主平等,融洽师生关系
  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使诸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健康成长。”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没有一个师生间民主平等的理念,那是难以办到的,所以,《决定》中又特别强调: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素质教育归根到底是人本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在教学环境的四层关系中,“人——人”关系是其中的核心,最能体现教育的本质特征。这当中之“人”,学生是主要方面,是决定教育的规定性本质,没有学生便没有教育,因此学生是第一性的。只有提高学生的地位,改变学生附庸于学校,依附于教师的从属身分,那才有真正的素质教育,否则难免陷入空谈,流于形式。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树立民主平等的理念,学生作为接受教育的人,同样具有与教师平等的人格,具有民主的权力。只有赋予学生以平等民主的人格与权力,才有可能建构一个和谐的语文教学环境,才会具有艺术的审美意义。
  和谐的语文教学环境的人文性特征,也呼唤着民主与平等。人文性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文关怀。没有民主平等理念的人文关怀,总免不了有居高临下的嫌疑,这不可能具有真正的和谐,不可能促成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民主平等的理念,这是建构一个和谐的语文教学环境的哲学基础,没有这个基础,那是建立在沙漠上的海市蜃楼,看似美妙实不可得。
  三、融注感情,引发师生感情共鸣
  和谐的语文教学环境就是艺术的审美教学环境,这就暗谕着其中必须融注情感,否则就不具备艺术的特质。情感是艺术的生命,创作艺术的过程就是创作主体情感外化的过程,是创作主体情感物化到艺术对象的过程,所以任何可以称之为艺术的东西,都必然地蕴含着某种情感。作为艺术的审美教学环境,除具有艺术创作与艺术鉴赏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个性化的特征,它往往表现为建构与鉴赏的共时性,生产与消费的一体性,其内在的情感交融也就更为直接与强烈。如果有效地激活这种情感交融,就会形成一个情感引力场,引发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充分展示艺术审美的魅力。
  语文教材内容的人文性,又为和谐的语文教学环境提供了材料,没有情感性就没有人文精神。教材是实施教学的凭借与依托,是构建和谐的语文教学环境的关键所在。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材,特别注入了人文内容,从文体的选择到作品的精挑,从体例的编排到插图的选用,从古人的思想到今人的情感,从东方的感性到西方的理性。总之,全方位全立体地充实人文精神。如此丰富多彩的人文内容,如此丰厚深邃的人文情感,这就为实施教学艺术提供了深厚的艺术根基。
  和谐的教学环境最终要通过绘声绘色、神形兼备的教学过程予以生动的展现。教师要以情施教,充分调动自身的情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使自身成为和谐教学环境的一部分。同时还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千方百计地激活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也成为和谐教学环境的一部分,而且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师生的情感都充分调动起来之后,还要体验与鉴赏教材内容的人文情感,这是与长者或先人乃至于哲人的情感交流,这是一种情感教育与艺术熏陶。三方情感互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增添情感阅历,纯洁情感品质,更重要的是体味人生百态,增强人文关怀精神,促成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提高情感的艺术品位。
  四、重视交流参与,促进师生互信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此,就明确了师生的双边活动是一种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精髓是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了学生平等参与课堂教学的交流平台,明确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合作就意味着师生双方都是独立的主体,都有平等的发言权,不应该出现强势的霸权话语,而应该是平等的交流协商。其中当然可能有争论,有冲突,甚至于有矛盾,但都可以通过参与交流而找到某个契合点,达到双赢的理想状态,从而获得对立间的和谐统一。
  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其实就是一种交往行为,如同季亚琴科所说的,“教学——这是交往的特殊变体”,“教学是有知识和经验的人与获得这些知识和经验的人之间的交往”。师生主体间的这种交往行为,必须通过教材这一媒介符号才能实现有指向性的协调互动,从而体现教学交往的个性,实现教育的目的。教学是主体间文化的传承,是对人的自由天性的启迪,并由此使个体自由生成和展示,使其各方面潜能不断丰富和完善。这一过程需要师生双方内心世界的敞亮与对话,需要双方精神的交流与契合,它强调通过对话,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一致。在教学实践中,师生通过教学交往传递信息、增进了解、交流感情。同时,在教师言行举止和人格力量的示范和感召下,学习者的内心世界受到触动,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进一步内化为自己的心理结构或转化为实际行动。
  五、注重主体间性,使学生获得审美地位
  在审美的教学环境中,学生不是审美的物化对象,而是有着鲜活生命活动的审美主体。学生不仅参与和谐教学环境的建构,是审美艺术的创作主体,外化了自己的审美情感与理想,而且还是艺术的审美教学环境的鉴赏者,作为审美主体,其充分的行使着接受者的自主权力。教师也同样是审美教学环境的主体,也具有双重身分,既是创作主体,又是审美主体,而且较之于学生,应该更具有超脱的洞察力。
  主体间性意味着主体间审美意义的产生,不能依靠单一方面的主体,而必须是主体间相互参照,如此就能产生审美意义。这就破除了教师作为意义阐释者的话语霸权地位,其必须放下身子,树立民主平等的理念,与学生交流参与中揭示审美意义,这才能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实施。学生掌握了发言权,就可以摆脱失语状态,从而发出自己的声音。只有充分的发言权,才能避免被边缘化与物化的危险,摆脱被塑造的对象命运,从而获得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审美意义的相互参照,既可避免片面性,又可互相启迪,还会形成一个意义交流场,从而产生“1+1”大于“2”的系统效应,不仅学生的思维得到激活,而且教师的思想也会得到触发,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获得审美主体地位的学生,因其掌握了审美意义发言权,就必然出现审美意义多元化的现象。在学生中间,各个学生的知识结构、生活阅历、情感体验、审美情趣等诸多方面都不尽相同,对同一文本的阐释就不可能一致。教师与学生之间,因为教学是有着较强审美知识和能力的人与获得这些知识和能力的人之间的交往,这些现实的差距,也会导致审美意义阐释的不尽一致。这也就打破了教师一统审美意义的状况,也就充分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成为学习的主人。
  (责任编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