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师源性心理障碍”与教师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马雪玉




  “师源性心理障碍”是指由于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低下,引起对学生的不当教育行为,如讽刺、挖苦、体罚等,从而导致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包括自卑、退缩、厌学、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所以说“师源性心理障碍”不但会给学生造成暂时的心理伤害,甚至会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
  
  一、“师源性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
  
  1.教师本身因素
  (1)教师错误的教育观念和行为
  不少教师受“严师出高徒”、“棒打出孝子”等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对学生采取以批评为主或用简单粗暴的惩罚代替严格要求的教育方式。有些教师认为,批评是给学生“纠错”,惩罚是让学生“长记性”。所以,惩罚与批评几乎“形影不离”。教师以批评、惩罚为主的教育方式,尽管主观愿望是良好的,但其结果却会伤害学生的心理健康。比如,老师对学生的指责辱骂、嘲笑讽刺就会干扰学生对自我、他人和社会的正确认知能力,导致自卑、退缩、对抗等情绪问题,甚至形成退缩性或爆发性的不良人格特征。
  (2)教师自身心理健康知识缺乏
  由于我国传统上对学生的教育是重“品德”轻“心理”的教育模式,造成广大教师普遍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尤其缺乏中小学生心理发展和心理卫生保健知识。所以,目前仍有很多教师严格以《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要求学生,注重学生外在行为的控制。特别注意学生暴露出来的外显行为,如逃学、打架、说谎、不合群、破坏公共财物等为主的品行问题,而对自卑、敏感、依赖等深层人格问题较为忽视。经过调查发现:对学生厌学这样的问题,有31.25%的教师将厌学的学生视为差生,15.62%的教师认为是思想问题,只有9.38%的教师模糊地认为是心理问题;对于人际交往中的退缩行为,有6.25%的教师认为这不算什么问题,绝大多数教师认为是性格内向,但不认为有多严重;对于有攻击性行为的学生,34.37%的教师认为是道德品质差。教师对学生心理问题认识的偏差,导致教师采取不恰当的教育方法,“心病”没用“心药”医,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更加严重和复杂化。
  (3)教师自身的心理不健康
  近年来,我国教育界开始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但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却重视不够,造成一些教师根本没有自我心理管理意识,更没有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和调控自己不良心态与行为的能力,这也是导致“师源性心理障碍”的根本原因。因为教师的行为方式、情绪状态、人格特征等都可能成为学生模仿和学习的对象,这种模仿是潜移默化的。如有些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平时常常表现得烦躁不安、喜怒无常以及对社会的不满等,学生在与其长期接触中,也会产生较多的消极情绪,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学生的情绪问题,甚至导致心理疾病。还有些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往往不善于协调与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学生成了他们泄愤的对象,让学生幼小的心灵承受了他们本不能承受的心灵之痛,从而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2.教育环境因素
  (1)教育本身特性使教师承受压力过大,部分教师不堪重负
  学校教育工作的特殊性,使得教师长期处于一种超负荷劳动状态,8小时工作制对教师来讲只是形式。同时,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使得教师在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前常常深感力不从心。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恶作剧、师生矛盾、家长的苛求、社会不尽完善的评价机制经常会把教师推向进退两难的境地,使得教师对自己的知识水平、教学能力产生“不足”和“困”的感受。所以教师必须以社会期待的形象时刻约束自己,因而作为社会人的规范远远超过了作为自然人的规范。这些都给教师造成较大的职业压力,尤其对于那些本身心理素质较差的教师,更是不堪重负,极易出现焦虑、情绪不稳、缺乏安全感等心理问题,难免做出一些有违师德,给学生造成较大心理伤害的行为。
  (2)教师社会经济地位相对较低,自尊需求不满足,导致心理失衡
  近几年虽然教师的经济地位已有很大提高,但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认可程度以及教师自己的横向比较,造成教师自尊需求的不能满足,引发严重的内心冲突。社会提供的个人发展机遇的增多和教师不安心本职工作的心理冲突,社会不良风气的冲击和教师教育上的“有心无力”的无奈等都会诱发教师的心理不平衡和自尊的丧失。因此,教师极易在教育教学中寻找自尊和心理平衡,盲目维护自身的职业权威,妄自尊大,苛求学生百依百顺,导致工作方式简单粗暴,并表现出过分的“统治欲”,引发学生的不满,从而导致学生对教师和学习的厌恶和反感,出现对学习的焦虑和对学校的恐惧心理。
  (3)教师评价机制不健全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容易导致教师人格异常
  目前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模式较片面,忽视教师的形成性评价,更多的只重显性指标,大多数评价还停留在“评比和评优”上,简单地鉴定教师的工作,让教师感到自己工作不被认可,导致自尊心和上进心的丧失。同时教师的工作特点,决定着教师必须与学生、同事、学校管理者及学生家长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教师作为多重角色的扮演者,在处理各种关系中可能遇到多种矛盾冲突。如果处理不好,就容易产生激动、不安、烦恼和痛苦等负性情绪,不仅影响工作,而且有碍心理健康,严重者甚至导致教师人格异常。而教师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影响源之一,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他人,教师的言行举止可以成为学生模仿的榜样,因此教师不良的人格特征极易在教学过程中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形成各种各样的人格障碍。
  
  二、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杜绝“师源性心理障碍”
  
  1.加强师范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源头提高教师质量
  师范教育应适应教育发展与变革的需要,为师范生增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要求师范生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原则和心理卫生工作方法。学会把握自身心理健康状况,以便有针对性进行教育和调控。对师范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建立心理档案,掌握其心理发展倾向,为师范生打下未来职业生涯所须的心理素质基础,把心理健康作为未来教师任职资格之一。
  2.做好在职教师的心理健康培训工作
  在职教师的心理健康培训同样也很重要。教师的工作效果如何,工作满意度的高低,教师心理士气的强弱,这些都需要进行测评。随时对教师进行培训,调整教师的心理状态,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学反思能力和压力应对能力,预防、减少和杜绝职业倦怠的出现。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尝试各种方式,完善教师的心理健康培训工作。如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给新手教师提供必要的教学实践支持、教育信息支持和社会情感支持,成立“教师心理健康活动中心”,为教师提供一个可以与同行讨论教学问题、获得新的教学技巧和心理支持的场所,从而达到促进教师心理素质全面提高的目的。
  3.学校要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
  学校的管理方式、领导的工作作风、教师的士气都与教师的工作满意感有关。学校应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更多的晋升机会以满足教师的成就动机。同时学校管理者应对教师持一种理解的态度,经常深入到教师工作一线了解教师的工作满意程度以及心理需要。如发现管理、工作安排及其他方面存在的漏洞,及时加以改进。让所有的教师都能从学校管理模式中获得社会支持的心理感受,从而达到有效地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减少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4.从政策上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建立教师心理健康的社会支持系统
  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使教师这一职业最终成为真正意义上受人尊敬的职业。降低教师的心理不平衡感觉,建立起职业自豪感,从而最终提高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同时还应从社会的角度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这是解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促进教师心理健康,减少“师源性心理障碍”的一条根本之路。
  
  参考文献
  [1] 韩文澜.从师源性心理伤害看班级情感建设.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
  [2]周雪梅,俞国良.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类型、成因和对策.教育科学研究,2003(3).
  [3]刘正荣,陈家麟.从师源性心理障碍看教师心理健康.教师之友,2005(8).
  [4]高亚兵.从师源性心理障碍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研究,2003(2).
  
  (责任编辑刘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