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陶行知爱生思想的启示

作者:柳立新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一生为民族、为人民的解放而奋斗的精神,为人、治学、处事的崇高品德给后人树立了光辉典范。陶行知先生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和“爱满天下”为标志的爱生思想最震撼人的心灵。陶行知的爱生思想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是从爱里产生出来的
  
  教师对学生爱的情感,不是基于血缘关系的一己之爱,而是源于社会赋予的神圣责任,源于对青少年未来的殷切希望,它具体表现为对学生的一种亲近感、期望感、责任感。正是这种崇高的情感激励许多优秀教师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对业务刻苦专研、精益求精。对此,陶行知有着深刻的体会。他说:“晓庄是从爱里产生出来的”、“有了爱便不得不去找路线,寻方法,造工具,使这爱可以流露出去完成他的使命。流露的时候,遇着阻力便不得不奋斗——与土豪劣绅奋斗,与外力压迫奋斗,与传统教育奋斗,与农人的封建思想奋斗,与自己带来之伪知识奋斗。这奋斗之历史,也就是这颗爱心之历史。”
  陶行知先生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抗日战争时期,他在重庆创办的育才学校,为了使育才学校幼苗茁壮成长,他在经受政治上接连不断迫害和经济上的严重困难的情况下,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惊人的毅力,硬是坚持把育才办下来。曾有人劝他放弃育才学校,理由是“抱着石头过河游泳会淹死的”。他却表示:“我不是抱着石头游泳,而是抱着爱人游泳,越游越起劲,要游过急流险滩,达到胜利的彼岸。”
  
  二、从“爱满天下”出发,把爱生与爱才、爱民族统一起来
  
  陶行知奉行的格言是“爱满天下”。对学生一视同仁,不以家庭门第、衣裳面貌及个人好恶取人。尤其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许多有特殊才能的穷苦孩子。在普及教育运动的实践中和参观抗战后的长沙、重庆等地的保育院时,他发现老百姓中有许多穷苦孩子有特殊才能,因为没有得到培养的机会而枯萎了。对此,他感到深深的惋惜,认为这是“民族的损失,人类的撼事”,主张对国家民族的人才,不管他有什么缺憾,只要有特殊才能,都应该加以特殊之培养。他克服重重困难,创办了育才学校以培养难童中有才能的人才幼苗,从而为中国革命,为新中国建设培养出一大批有用的人才。为了实现“爱满天下”的夙愿,他抛弃大学教授的优裕生活,谢绝国民党高官厚禄的邀请,脱去西装革履,穿起布衣草鞋,奔赴乡村,面向中国最底层的劳动人民,投身于平民教育运动中。
  
  三、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在陶行知的爱生思想中,有一段话特别感人至深:“要想完成乡村教育的使命,属于什么计划都是次要的,那超过一切的条件是同志们肯不肯把整个的心献给乡村人民和儿童。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这段话启示我们,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不能把目光仅仅投向教学的技术及硬件建设方面。当然,这些都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师生交往主要是精神的交流、心与心的交流。因此,作为教育者首要关注的是被教育者的情感及态度。如何才能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心心相印呢?芽
  首先,教育者应向学生“烧心香”。教育者心里应常常牵挂着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困难,惦记着学生所期盼的幸福,与学生同甘共苦。换句话说,教育者内心应永远保持一颗童心,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其次,跟学生学,与学生、大众站在一条战线上。陶行知在《中国大众教育问题》中告诫教育者:“如果你不肯向你的学生虚心请教,你便不知道他的环境,不知道他的能力,不知道他的需要;那么,你就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教导他……不但为着学生而且为着你自己,你也得跟着学生学。你只须承认小孩有教你的能力,你不久就会发现小孩能教你的事情多着咧。只须你甘心情愿跟你的学生做学生,他们便能把你的‘思想的青春’留住;他们能为你保险,使你永远不落伍。”接着,陶先生进一步指出,教师不仅要心甘情愿拜学生为师,而且需与学生、大众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共同为追求真理而奋斗。这样,使教师的身心与学生融为一体,师生的身心与社会融为一体,在师生之间搭起风雨同舟、相依为命的感情桥梁,成为探索真理道路上互相尊重、心灵相通的同志和战友。
  第三,注重师生接近,注重以人教人。拥有童心,成为学生真诚的朋友,是教师施教的前提、基础。但仅限于此,并不等于就有了教育。要实现心心相印的真教育,培养出“追求真理的真人”,关键是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建立平等、民主的工作作风,注重师生接近,注重以人教人,促使学生早日实现“自觉觉人、自化化人”的飞跃。陶先生在《南京中等学校训育研究会》文章中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我们希望今后办训育的人要打破侦探的技术,丢开判官的面具。他们应该与学生共生活、共甘苦、做他们的朋友,帮助学生在积极活动上行走。他们也不应当忘记同学相互感化的影响;最好还要运用同学去感化同学——运用朋友去感化朋友。”他深信这种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能打破人与人的隔阂,促使师生间实现真正的精神相通,从而达到心心相印的教育效果。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与教师赛跑,教师也要不断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这是教师的责任,也是教师的可敬之处。
  
  四、正确对待天理与人欲
  
  青少年时代,是充满梦想的年龄,色彩斑斓的社会对青少年充满诱惑。教学中,如何正确对待天理与人欲,一直是教师甚感棘手的问题。长期以来,许多教师一直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学生生活中正常要求,甚至有些教师认为,为了学生未来的前途,牺牲个人眼前的正常需要是值得的、必要的。正是在这种错误思想指导下,我们的教育渐渐失去了人情味,变得野蛮、残酷起来。对此陶行知给予了深刻的批判:“中国从前的旧文化,是上了脚镣手铐的。分析起来,就是天理与人欲,以天理压迫人欲……是以天理为一件事,人欲为一件事。人欲是不对的,没有地位的。”在陶先生看来,理不是欲外之理,不是高悬在人欲之上、远离生活的虚无缥缈的教条;人的欲望也不是很坏的东西。在生活即教育原则下,人欲是有地位的。教育者的使命就是用教育的力量,来达民之情,遂民之欲,把天理与人欲打成一片。因此,教师要正视孩子的要求。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创造条件满足孩子正当合理的需要,使我们的教育多些情义,少些冷酷;多些人道,少些野蛮。使学生接受教育的时候,有求学之乐趣,而无不必要之恐怖与烦恼。
  
  五、爱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及创造性
  
  陶行知希望教育者要像爱迪生母亲宽容爱迪生那样爱护有“个性”的青少年。陶行知号召教师,要有爱迪生母亲那样了解儿童及帮助儿童的修养,像园丁一样,给予适当的阳光、空气、水分和养料,并扫除害虫,使他们一天天生长繁荣。与此相适应,陶行知非常反对扼杀青少年个性和创造力的行为。他告诫教师,不要当“糊涂的先生”。要防止“墨水笔下有冤魂”,要警惕“教鞭下有瓦特”,“讥笑中有爱迪生”,别把学堂办成“害人坑”。
  针对旧教育“死读书、读书死”的特点和缺乏创造力的弊端,陶行知首先提出了“六大解放”的独创性见解,以培养和发展儿童的创造力。即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能看事实;解放儿童的头脑,使儿童的创造力从固有的迷信、成见、幻想层层裹头布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嘴,让他们得到言论的自由,让他们能自由发问;解放儿童的空间,让小孩子“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解放儿童的时间,使儿童有学习人生的机会。六大解放的独到性见解,为青少年儿童社会化与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提供了广阔深厚的实践土壤,也为当代教育改革拓开了思路。
  当前,在教育活动中存在着许多师生关系不和谐、甚至不合理的现象。常见的问题有:在情感方面,注重业务关系,而忽视师生交往的情感基础。有些异化为一种金钱关系、利益关系,以至师生关系情绪对立、感情冷漠在一些学校相当普遍;在业务关系上,有明显的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教师习惯把知识和盘端给学生,不注重学生在掌握知识过程中的吸收和内化以及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尊严,简单粗暴地对待学生,造成了师生关系的对立、紧张。上述这些现象与陶行知的爱生思想背道而驰,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格格不入,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在大力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每一位教育者重温陶行知相关师爱的论述对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构建合乎素质教育要求的师生关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学陶师陶重在实践,教师应不断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冲破“师道尊严”陈腐落后意识的束缚,构建适应现代教育要求的教育观、学生观,树立“师生平等”、“教育民主”的教育思想,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以爱、尊重架起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依据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严格要求学生;按照平等、民主、公正的原则处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关系或矛盾,确保师生关系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之上;积极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育人环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追求真理,使学生从惟书、惟上、惟师的窠臼中解放出来,得到生动活泼的主动发展。
  (责任编辑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