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之生命教育

作者:赵卫华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语文课程与教学正发生深刻的变化。但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语文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旨在塑造完美人格,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语文教学,崇尚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然而在校园里我们常见到学生一张张不苟言笑、一脸冷峻的面孔和那一双双黯淡的目光。学生对语文的疏远、冷漠已是不争的事实,他们的想像力、灵气、悟性正逐渐远去。忙碌的他们无暇顾及生活的美丽,感受诗意的人生,“实利有用”是他们行动的指南,人趋向高度的共性。在学习面前,人的信仰、气质、尊严、价值观已变得不那么重要,难得听见满腔热情地捍卫自己的观点,愤怒地谴责不正确的行为和思想。名著,承载一个时代的人文精华,现如今被尴尬地列为学生必读书目。许多学生没有自己心爱的书和喜欢的作家,学生的精神上没有了依恃,为生命、为自由的激情喝彩声变得稀落。可以说语文教学没有带给学生幸福的体验,没能占据他们的思想和心灵。
  
  一、语文教学系统的提出
  
  系统论是20世纪40年代与控制论、信息论同时诞生的一门新兴科学,由奥地利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创立。系统论认为系统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要素按一定的结构方式组合而成,并与外部环境发生联系产生相应功能的有机整体,它注重整体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和最优化原则。系统方法广泛应用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中,带来了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它应用于语文教学中,便出现了语文教学系统。
  语文教学系统是由教学内容、教师、学生、教学目的、教学过程等要素构成,他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组成一定的结构,并与外部环境发生关系实现教学功能的有机整体。[1]其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为基本要素。他们以语文教学规律为依据,互相作用,相互协调,实现语文教学系统整体功能大于各要素功能之和。下面就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基本要素着手对语文教学存在的一些弊端做一个简单分析。
  
  二、生命教育
  
  用系统论关照语文教学,就应把语文教学当作一个系统、一个整体,遵循语文自身的规律,发挥要素的协同作用,使系统的整体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1.回归生活
  语文是生活的缩影,生活是语文的真正源头。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克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就应贴近生活,让学生在家庭、社会、社区、学校以及个人的生活天地里学习语文,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美,体悟人生真谛。“只有教学内容与学生不断发展的经验结合时,教学才有意义,学生才处于中心。”[2]在开放、动态的教学环境中,学生调动自己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经验学习语文,感受作品描绘的鲜活世界,激发他们对自然的亲近,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思考,享受成长的快乐。
  把施教的视角延伸到课外的广阔天地里去,把狭窄的课堂教学引入广泛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创建语文教学的“开放式”格局,这符合大语文的教育观。学生在熟悉情境体验中发现自我,感受现实生活带来的意义,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这就要求教师要努力挖掘生活素材。舞蹈千手观音向社会表达了这样一个信仰:只要心地善良,只要人人有爱,就会有一千双手来帮助你。“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因为帮助别人,自己也会得到别人的帮助。学生心存感恩,内心变得充盈、美丽,能够微笑地面对生活。现实的生活让学生感到充实、激动,觉得自己是一个幸福的人。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理想在于使学生成为幸福的人,使他们的心灵由于学习劳动的幸福而充满快乐。
  2.对话教学
  学生的“学”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学生应始终占有主体地位。“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3]因此,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实现他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愿望。对话教学便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是建立在师生互相尊重、平等的基础上,以文本为媒介进行精神的、心灵、情感的交流、碰撞、沟通、融合的教学方法。“对话是教育的基本精神,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4]教育家保尔·弗莱雷说:“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5]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情境,积极开展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师生间的对话,生生间的对话,心灵的交流,智慧的碰撞,教学成了一个生长的过程,教学成了追求真、善、美的过程。自我在彼此沟通、理解、融合中不断成长和完善。对话教学尊重差异个体,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情感得到释放,角色获得尊重,价值获得认同,实现人的全面解放,同时也建构起了平等、和谐的深厚师生关系。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一个人不能宣告自己的存在,不能在人类心灵的某一个领域里成为主宰者,不能在活动和成就中确立自己的存在,如果他没有感到自己作为一个创造者的自尊感……那么所谓的个性是不可思议的。”[6]
  3.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教育,从广义上讲,它是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在精神上不断地丰富、崇高的过程。
  精神生活的丰富得益学生拥有自由支配的时间。恩格斯曾说,一个人最大的发展境界是能够有闲暇时间从事自己想做的事。没有自由的时间,就谈不上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首先,增加课外阅读,特别是经典名著的阅读时间。让学生与崇高精神对话,吸取前人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深化对历史、人生和社会的认识,拓宽文化视野和思维的空间。阅读同时也有利于想像力、创造力的培养。“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翻开《史记》,体验时代浪尖风云变幻,感受鲜活、悲壮的历史人物,那悠远厚重的生命强音仿佛在耳边回响。陶潜诗意放达的人生风范唱响生命的春天。《念奴娇·赤壁怀古》给人一种雄壮、奔放的生命张力。在不断的熏陶中,个人具有文化的人格,生命的厚度有了延伸。其次,多开展一些供学生展示、锻炼自己的活动,如演讲赛、艺术展览、辩论会、讲座等。多组织一些学生社团,如文学社、书法协会等,让他们能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培养学生兴趣。学生在实践中增强自信,学会合作,体验成长历程中的成功感和满足感。
  4.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
  评价是为了改进师生的教与学,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它应建立在师生互相信任,维护学生自尊的基础上。长久以来,以考试分数作为单一的评价方式不能多方面认识学生,冰冷的分数常影响学生的自尊,对教学效果带来不利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离开学校的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分数,更重要的是带着他对未来社会的理想追求。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应有不同评价标准,以鼓励、表扬为主,要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成功的快乐,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在不断的进步中,学生能够增强信心,适时调整学习行为,从而达到自我教育。“教育的最高境界是逐步形成自我教育的人格。”[7]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掌握知识,开启智慧,陶冶心灵,培养高尚的人格。
  赞科夫认为:“教学法一旦触击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击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8]语文教学回归生活,让教学中洋溢学生成长的气息,重视情感体验,丰富学生精神生活,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这样个体才能成为完满的人。
  
  参考文献
  [1] 朱本轩等.整体与圆识——语文教学系统论,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
  [2] 钟启泉等.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 倪文锦等.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 保尔·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顾建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7] 朱永新.新教育之梦——我的教育理想.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8] 赞科夫.教学与发展.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0.(责任编辑张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