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哲学思维视域中语文教学科学精神的显现

作者:荣翠红




  一、引论
  
  恩格斯指出:“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中学语文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内容众多,涉及面广,当然需要我们以联系的观点谨慎对待,以辩证的思维准确把握,尤其是对待工具性与人文性、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多元感悟与尊重文本、改革与继承等一系列复杂关系,更需要我们运用互补的观点正确处理、把好尺度。可是实际情况如何呢?当需要在语文教学多种要素的相互影响与制约中寻求平衡的时候,当感到某一方面需要加强因而有所强调的时候,一些老师便失去耐心,浮躁焦虑,置辩证法于不顾,又开始采用将一切绝对化的二元对立的方式思考问题,运用将一切简单化的非此即彼的公式解决问题,用一种现象掩盖另一种现象,使得课改从一个极端偏向另一个极端。语文教学,应该有自己的学科精神。有了学科精神,教学就有了共同追寻的目标,有利于形成学科的“风骨”与特质。语文教学的学科精神应该是人文精神、审美精神与研究精神的综合。
  
  二、现代中学语文教学的科学精神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语文教学是塑造人的艺术。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属性。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写道:“没有人,一切创造只是荒芜、徒然,没有终极目的。”自然的最高目的是文化的人。中国文化灿烂古老,博大精深,语文教师作为传承祖国文化的人,根本责任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有文化素养和有文化气质的人。怎样履行这一神圣职责呢?我认为:其一,语文教师自身要积淀一定的人文底蕴。《学记》说:“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语文教师的作用,说到底,就是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若能厚积薄发,自然会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其二,语文教学的本质是语言教学。而语言本身是人的一种特性,因而语言具有鲜明的人文属性。没有语言,就没有人文。“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以语言的感受、涵泳、领悟、运用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灵动,品味语言的气韵,提高学生学习语言与运用语言的能力。其三,语文教学应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没有情感,就没有语文教学。从阅读学讲,文章本是情铸成,字字句句吐衷肠。阅读是读者与作者心灵的对话。从写作学讲,作文是情感宣泄的一种方式,情到深处文自工。语文教学应把人文关怀、情感熏陶放在重要位置。
  美学是真正的人学。我主张,语文教学走审美教育之路,即从审美的角度研究语文教学。语文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审美活动过程。从审美的客体讲,现行教材中包含了众多审美因素,如小说中的主题、形象,散文中的画面、结构,诗歌中的意境、意象,戏剧中的人物性格与矛盾冲突,还有文章的构思美、立意美、结构美、意境美、语言美等等,这些都具有丰富的审美意义。从教学审美主体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伴随着审美心理活动,如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审美想象、审美情绪以及审美灵感等。从课堂美的创造主体讲,教师授课讲究教学艺术,即教学活动具有可欣赏性、创造性和个性,这本身就属于教学的审美范畴。因此,说得直接一点,语文教学就是在审美。
  语文教学伴随着丰富浓郁的情感活动,在这种情感活动中,最基本的情感是审美情感。爱美是人们的共性,学生更是如此。只有当学生对语文教学产生了美感,才会真正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审美是一种情感体验,也是一种价值判断。用审美精神关照语文教学旨在把语文教学当作一个审美的整体加以感受,用审美的精神分析语文教学的各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揭示语文教学与美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培养学生一双审美的眼睛,让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去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进而提升语文学习的人文品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正是我们期待的语文教学的高层次境界。
  语文教师应该成为研究者。英国教育家贝克汉姆曾经强调:“教师拥有研究机会,如果他们能够抓住这个机会,不仅能有力地和迅速地推进教学的技术,而且将使教师工作获得生命力与尊严。”我国语文教育是在研究与改革之中发展前进的。但有一个事实:历来的研究与改革“投身者少,旁观者多”。现在仍然如此。教师既是教学的主人,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只有当这个“主体”的研究意识真正形成了,教学才可能得到真正的改观。传统语文教学的最大弊端,就在于大一统的教学思想的束缚,导致了语文教师专业自主权力的缺失,造成教学的依赖性过强。语文教师拥有研究精神就要把“研究”作为解放自己的武器,加强教学的全程研究,形成自己的教学系统。语文教师成为研究者意味着自己不再是一个旁观者,老是照着专家、学者的法子去套,而是在实践中开展行动研究。有了研究精神,就能够走自己的路,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就能够在学生面前树立真实“自我”的形象,做语文教学的主人。
  
  三、现代中学语文教学的科学改革
  
  素质教育强调教学的主体性,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学生只有发挥其主体作用,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所以,我们在确立教学模式上,务必要求学生学会学习,使他们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做到像叶圣陶所说的那样,“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终生受益”。
  然而,遗憾的是,我国现行教学模式受前苏联凯洛夫《教育学》理论的影响至深。我国的语文教学,从20世纪50年代起到现在,许多教师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下基本上采取的仍旧是逐段逐句读读讲讲的“满堂灌”教学模式。讲现代文如此,讲文言文则更甚。“由于每年文言文考试主要是考词义和翻译,所以,文言文教学要‘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被教师奉为圭臬。”肢解课文已到了“碎尸万段”的地步!对此,钱梦龙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目前文言文教学最大的弊病是“有‘言’而无‘文’”,他告诫道“如果只着眼于词句本身的学习,而忽视甚至舍弃了它所承载的丰富内容,那叫‘买椟还珠’,其结果必然连语言本身也不可能真正学好”。这种为适应考试命题特点而搞的分解式教学,正像有的老师所形容的那样,如同解牛,一篇篇有血有肉、感情丰富、跳动着生命弦律的课文如此几经分割,皮是皮,骨是骨,肉是肉,可惜一条活生生的全牛不见了。这种脱胎于陈旧的教学模式的“分解式”教学,为的是适应所谓“标准化”试题,它硬将本应生动活泼并且还需要丰富感情参与其中的语文教学,变成了犹如工厂生产线似的标准化操作,实在有违语文教学科学化的初衷。
  语文教师应毫不犹豫地摒弃陈旧的教学模式,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从各个方面调动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和探索精神,发挥他们无穷的理智和永无休止的进取性,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明确了语文的性质和学习过程这一根本问题后,就能居高临下地正确处理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种种矛盾。吕先生针对语文教学中的一些陈腐的观念,从不同角度发表了自己精辟的见解,这是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在思想观念上的“革命”。语文教学“要变被动为主动”、教学法的“关键在于一个‘活’字”,则是吕先生语文教育改革观的精髓。其具体内容有:
  在知识与能力的问题上,改变把语文教学过程仅仅看成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单一过程的观念,提出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为主体,使知识、智力和谐发展的综合过程的观念。诚然,语文教学应当重视知识的传授,但旧式语文教学总是不适当地强调所读文章的内容,而忽视语文本身的特点和运用规律的探究,因而造成了偏重知识的传授,讲课主要讲知识,考查主要考知识的倾向。由于语文是一种表情达意的工具,学习它就不能仅仅满足于对知识的“接受”与“理解”,还必须会“运用”,教师应该把传授知识和指导运用结合起来,并在指导运用、培养能力上多下工夫。吕先生认为:“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不是传授语文知识。”又说:“我们要有知识,这是不错的,更重要的是要有智慧。”“教学的目的首先是培养自学能力,让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都能够充分发挥出来。”这就讲明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传授一定的知识是必要的,科学的知识是语文能力形成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但由于语文是技能性的课,它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就是要掌握一套语文技能。如果这一认识解决了,语文教学就会出现一个新的面貌。
  叶圣陶先生曾对中外教育史上的各种流派作过一次精辟的分析:“关于教育的见解,千差万别,可是扼要地区别起来,也很简单,受教育者自有发掘探讨的能力,这种能力只待培养,只待启发,教育事业并非旁的,就只是做那培养和启发工作。”叶圣陶先生所阐述的是对语文教学规律性的认识,为语文教学适应时代需要开创新局面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 白月桥.素质教育课程构建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 卜玉华.课程理念探.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 陈学飞.美国教育发展史.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
  [4] 陈学飞.美国、德国、法国、日本当代教育思想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孙海燕)